作文課,訓練六年級學生“對稱手法”,以下是部分課堂內容——
1?讀懂詩文對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經典詩文源遠流長。對稱手法在詩文中的運用隨處可見,準確來說,在詩文中的對稱叫“對仗”。
001 ?讀詩,分析對仗特點——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一行:數量詞對稱
黃鸝、白鷺:鳥類名詞對稱,“黃白”顏色對稱
鳴、上:動詞對稱
翠柳、青天:形容詞加名詞對稱,“翠青”也是顏色對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千、萬:數量對稱
山、徑:名詞詞性對稱
千山、萬徑:并非有一千座山、一萬條小路,虛數,表示很多山很多路。
鳥飛絕、人蹤滅:除了詞性的對稱以外,還有一種意境的相似。連綿起伏的山沒有鳥飛行的身影,一望無際的路沒有人行走的足跡,體現天地之間的一種空。
002 試一試分析下面的句子——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紅樓夢》第十九回回目
八卦爐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記》第七回回目
003 對仗詩文我會寫——
松葉竹葉葉葉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葉、竹葉:植物、第二字個相同
葉葉翠:疊詞加形容詞,形容葉子的顏色。
(同學們對除了很多精彩的句子——江水海水水水凉;菊花梅花花花艷;風聲雨聲聲聲響;你家我家家家安……
也有搞怪的同學:你家我家家家窮,你家我家家家掛。作文就是一個玩轉語言文字的過程,改變一個字意境大不同。)
2?反義詞情景對稱寫
除了詩文中的對仗,生活中很多場景也能用對稱的方式進行描寫和創作,例:
冷: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刮著,天氣很冷。大街上的行人紛紛裹緊自己的身體,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熱:夏天來臨,烈日炙烤著大地,天氣變熱。大街上看不見一個人,他們都在家吹著空調。只有曬蔫了的小花小草。
師:你能想到類似的例子嗎?
生1:《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鐘人加西莫多和那個美麗的吉普賽女郎,他們就是一美一丑的典型代表。
(加西莫多:他長著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獨眼,駝背,跛子,身體的高度和寬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兩腿從前面看,好像是兩把鐮刀,刀柄同刀柄相連起來。)
生2:《臨死前的嚴監生》為了一根燈芯死不瞑目,他很吝嗇。吝嗇、慷慨;貧窮、富有可以進行對稱情景創作。
學生作品1:
美:她是最美的人,她的臉順滑無比,像孔雀照亮萬物,小花見了都開了,小草見了更高了,小鳥見了都開心地唱起歌來。
丑:她是最丑的人,臉上全是麻子,像烏鴉惡心世間多事,小花見了都死了,小草見了都低了,小鳥見了惡心地嘔吐起來。
(師評:“她的臉順滑無比”和“臉上全是麻子”可以做簡單修改,比如“臉上順滑無比”對“臉上全是麻子”;“像孔雀照亮萬物”和“像烏鴉惡心世間多事”,這個比喻很好。“世間多事”這個詞語用得少,屬于文言用法。黃庭堅有“世間多事,人事相趁,渾不及我”的說法,小作者想和“照亮萬物”對稱,仔細推敲“惡心世間多事”有點問題。“小鳥見了惡心地嘔吐起來”是個很俏皮的說法,讓人忍俊不禁。)
學生作品2:
美:這朵白蓮花晶瑩剔透,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宛如仙女掉下的白裙,花蕊是嫩黃,小巧可愛。
丑:這朵白蓮花花瓣已經干枯,在黑暗中可怕極了,就像魔鬼丟棄的魔杖,花蕊是焦黑,張牙舞爪。
(師評:一看就有深厚的文學底蘊,遣詞造句簡練不失精彩,“仙女掉下的白裙”和“魔鬼丟棄的魔杖”比喻奇妙,加分;“花蕊是嫩黃;花蕊是焦黑”這個“是”字用得高級,比“嫩黃的花蕊”多一種韻味兒。)
3?經典文章結構對稱
很多名家經典文章,不僅內容上對稱,在結構和形式上也對稱,形成了結構上的“建筑美”,如——
001 對稱句組成段落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 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 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厚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淘氣的云雀,嘰嘰喳喳地談些什么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山中訪友》
和山中的一切打招呼,“你好,XX的XX”是所有對稱句的基礎,要么用疑問句和他進行親切的問答;要么用肯定句對他進行由衷的贊嘆。讀起來節奏明快且充滿溫情。
學生作品3——
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紅彤彤的西紅柿,你的樣子像個小燈籠,難道是要給晚上迷路的人們指引方向嗎?你好,翠綠的白菜,連畫家的調色板都調不出來這樣的顏色,還有誰能跟你比呢?你好,長長的豌豆,你像一個士兵,在保護著所有的蔬菜。你好,大大的西瓜,你又大又圓,是要給人們做一頂流行的帽子嗎?嗨,葡萄,你長那么高干什么?小心你的美貌,人們會摘了你。
——蔣涵康
(師評:學以致用,來到果園和菜園親切地和蔬菜水果們打招呼。抓住西紅柿、白菜、豆角、西瓜、葡萄的特點。尤其喜歡兩處:西瓜給人們做帽子的聯想,充滿童真;對葡萄的提醒,頗有哲理。)
002 對稱段組成文章
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光瀲滟的西湖,卻從沒有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呀,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只有船槳激起一道道水紋,擴散出一圈圈漣漪的時候,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跋涉過連綿起伏的燕山,卻從沒有看見過桂林這樣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呀,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哇,像翠屏,像芙蓉,像玉筍,重巒疊彩,綺麗清秀;桂林的山真險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它就會栽倒下來似的。
我在電影里見過光怪陸離、色彩絢爛的溶洞,卻沒有想到桂林的洞比童話里的洞更奇絕。在桂林,無山不洞,無洞不奇。石乳凝成千奇百怪的形狀。這些大自然的藝術品,件件雕鏤精巧,玲瓏剔透。黑黝黝的深洞,曲曲折折的幽徑,迷蒙的光環,絢爛的色彩,簡直就是一個童話世界。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一篇非常明顯的運用對稱手法寫的文章,“我見過……卻從沒見過……”是所有對稱段的基礎。綜合運用對比、對稱搭建整篇文章的框架,在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表現桂林山、水、溶洞的奇特之處。
學生作品4——
秋天的美無處不在,她不像夏天那般炎熱,也不似春天那般芬芳,但他卻有自己的色彩。
她十分淘氣,林中的秋,將樹葉渲染成火一樣的紅色;金子一般的金黃,微微泛白的嫩黃,橙子般的橙黃;這些五顏六色的葉子,被秋風吹落在地上,給大地換上了彩色的衣服。
她很鮮艷,在秋天,花園里的葵花如一片花的海洋,微風吹來葉子如海浪般流動著,一朵朵如仙女似的葵花,沒有春天那般艷麗多姿,但卻也有淺紫、淡紅、水藍、雪白、嫩黃、粉紅等讓人目不暇接的色彩。
她是忙碌的,在農田里,農民正在笑瞇瞇地收割麥子,大得嚇人的黃瓜、冬瓜、南瓜,加把勁兒干啊;需要冬眠的蟲子,也在積累過冬的糧食;松鼠在松樹、栗子樹與家里四處奔波;小青蛙也在為冬眠挖洞。
她同時很荒涼,大雁排成“人”或“一”字,向暖暖的南方飛去。候鳥也陸陸續續地飛走了,再不見昆蟲與野獸的身影,偶爾只聽見一兩聲狼叫。臨冬,剩下的只有寂靜,再無他聲。
秋天的美,無處不在。
——劉禹池
(師評:001全文色彩斑斕,是一個顏色跳動的秋天。作者特別善于組合詞語、短語,讓文章錯落有致,讀起來,有一種“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輕快。“加把勁兒干啊”點睛之筆。
002首尾點明“秋的美無處不在”,從“淘氣、鮮艷、忙碌、荒涼”四個方面展開,再仔細讀讀,“淘氣”和“鮮艷”其實寫的都是一個內容:秋天顏色豐富,可歸為一段。
003全文最后用“鮮艷、忙碌、荒涼”來展開描寫秋天的美。那么第一段“她不像夏天那般炎熱,也不似春天那般芬芳,但他卻有自己的色彩”這句話中的“色彩”一詞便不恰當,想想,改成什么樣更好呢?
004“忙碌” “荒涼”兩段選擇了一些具體的事例,對整理的描寫還不夠。)
不管是詩文對仗的字詞推敲,反義詞對稱的情景模擬,還是經典文章的對稱結構搭建,學會這個方法,首先能把作文從寫不出的泥潭中拯救出來。反復練習,經常運用,還能讓作文再上一個臺階。
結構清晰、對稱鮮明的文章,稍加推敲打磨,盡顯大家風范。
我是魔鏡,一個愛讀詩、愛健身,還有點兒逗比的作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