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穿越時空去見到還沒有生你的年輕時的媽媽,你會對她說些什么呢?
大家好,我是七月,一個七月份出生的七月。
找這張圖片找了半個小時,并不是因為這張圖片很難找,而是我把手機相冊從頭翻到尾,卻找不到一張關于親情的圖片。作為一個95后,我的相冊里全部都是關于愛情、友情的圖片,大多是心靈雞湯,或者是網友們評論的截圖,再或者是一些段子。關于親情,一張也沒有。當然,現在這張也不是很貼切。
今天刷微博,刷到這樣一個話題。如果能夠穿越時空去見到還沒有生你的年輕時的媽媽,你會對她說些什么呢?
評論中這幾條最熱門:1,重男輕女極其嚴重;2,母親這一輩的女人,婚姻太多不幸了,爸爸以混蛋為主;3,這一代的年輕人內心也很不快樂,很多人不希望出生;4,讓母親去買彩票股票,去北上廣買房,去找馬云王健林馬化騰。
前不久,和朋友一起去機場接一個總是在外地出差的哥們兒,這哥們已經結婚有孩子了,兒子兩歲,每次去他家,他對兒子都是無限的寵溺,再調皮也從來不打一下。
在車上,朋友問他:
“多久沒見到你兒子了?”
“快倆月了”
“不想他么?”
“想啊,當然想啊,都兩個月沒見著了,能不想么?”
話音剛落,就拿起手機給家里打了個電話:“喂,媽,小寶呢?”
“在跟前呢,讓他接電話是吧,來”
“寶貝兒,有沒有想爸爸呀?爸爸在外面出差呢,過幾天就回去啦……”
吧啦吧啦聊了幾分鐘,電話掛了。朋友問他:“你剛才給誰打的電話?”
“我兒子呀”
“一開始接電話那人是誰?”
“哦,我媽接的”
“你和你媽聊了沒幾句吧?你有沒有想過,她也兩個月沒見著自己的兒子了,她想不想她兒子呢?”
哥們沉默了一會兒,又撥通了剛才那通電話。
“喂,媽”
“嗯,找小寶是吧”
“不是,不找他。這次是想和你聊會天”
我是一名鋼琴老師,身邊接觸最多的就是孩子跟家長了。各種各樣的家長都遇到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越來越好,他們盡自己的最大努力送孩子去最好的培訓機構,他們教給孩子很多東西,但是,所有家長都沒有教給孩子一點:回報父母。
其實近幾年微博的話題有很多是關于親情的,每次看完都會淚流滿面,每次看完都會下定決心更要好好孝順家人,而這個決心就是當時的你滿懷感恩的一個電話,僅此,而已。可是當父母的意見與你出現分歧時,你還是會用那張張牙舞爪的臉拼命的去證明:我是對的!幾年后,當你身為父母時,你會發現其實當初的你并不一定是對的,但哪個父母在自己孩子面前最后沒有妥協?可到那時,為時已晚。
這種感覺就像是你喝醉了酒,那么那么難受,第二天跟身邊所有人發誓再也不喝了,但不出一個周你又會去參加各種酒局。當你真正意識到我不能再繼續喝下去的時候,或許就是你查出胃癌的時候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當我看到這個微博話題中好多評論是希望媽媽不要生下自己,我很難過。我想,對于你們的母親來說,最高興的事就是擁有你們啊。
這是賈玲打磨了很多年的作品,為了懷念已故的母親。
“媽,你怎么那么愛笑啊?”
“因為媽生了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