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初婆婆回來老家后,因為優優太少,實在不舍得交給陌生人帶,我進入實質性全職媽媽的行列。
后來兩個孩子一起生病,我媽來幫過一個月左右。其余時間至今,都是我個人在帶優優和嘟嘟,截止今日,嘟嘟4歲半多一些,優優剛滿兩歲。
白天是一個孩子,晚上是兩個孩子,加之日常的家務三餐等諸多雜事,每天都忙的暈頭轉向。
而我自己還想著有一些私人時間學習看書,甚至碼字賺錢,于是不斷調整自己的時間,以及日程,以期能夠達到較為理想的平衡狀態:既能帶好孩子,料理家務,還能學習運動碼字。
較之以前的生活,至今為此做過兩項努力:
第一:早起,我大概是從18年10月初開始,每天五點早起,偶爾會有起不來的時候,大概每周一次,也不過與苛責自己,只是爭取第二天能夠按時起來。
至今早起將近半年,收獲很多,其一就是有了將近2個小時的自由時間(嘟嘟早晨要7點叫起洗漱送幼兒園),這個時間不再需要全身心的看顧孩子,只是獨自一人。
最開始會看看書,發發呆,喝喝茶,覺得十分寶貴。
后來沒有多久就開始學習英語流利說,每天早晨有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要學英語,因為我除了跟讀還要記筆記,打開半個小時往往要花費一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
于是早起有一半時間獻給英語學習,剩余時間只有一個小時。
這一個小時要自己洗漱,要做早飯,要看書看文章,有時候還想運動,因為想要的太多,反而往往什么都做不了。
后來我調整為自由時間,大部分時間做早飯,偶爾早飯簡單的用牛奶面包雞蛋,這個時間可以用來看書喝茶。
現在想著可以把每周早餐盡量固定,這樣時間可以更有效利用,目前正在做調整,也就牽扯大第二個改變,日程表。
第二:日程表
寫出這個日程表的目的,一是為了看看自己的時間究竟都花到哪兒了,然后看看能否有優化選項。
最重要的是,我想擠出時間固定去運動并且寫文,哪怕每天寫2000字也可以。
我非常認可連岳所說,好習慣都是一點點的積累,就如同我早起,那么運動啊,寫書啊,也不是一蹴而就,要有個開始階段。
也允許自己最開始做的比較少。所以在上周末連岳文章里留言,本周每天跑2公里,每天寫1000字等,從這些微小的習慣開始培養,然后慢慢累積。
日程表列完之后,我就開始思考,那些事情可以同時多任務操作,比如帶著優優一起做飯或者打掃衛生,既能做家務,還能讓孩子跟著學習一些日常知識。
比如陪伴優優外出玩耍的時候,能否同時記錄下來想要寫的文章思路,進行手機錄音的可行性。
或者是陪著優優玩的時候,能否進行一些運動,比如跳繩等簡單運動。
但是這首先要保證孩子安全,所以要嘗試如何仍然全身心投入看護孩子中。
那些事情可以分工協作,比如讓嘟爸來做,家本來是我們兩個的,但是我全職之后,他一來比較忙,二來可能覺得我在家呢,回家除了給孩子看看書,幫著洗漱,其余都不做。
我把家里家務和看娃的事兒細化一下,到時候我倆分工協作,擠出一些屬于我的時間。
另外把部分家務進行外包,已經購買某服務公司的家庭年包,但是暫時是兩周來清潔一次。沒有賺錢,花起了錢來總是不夠大方。
同時細化家務和看娃的事情之后,也能夠有效增加嘟嘟更多的運動時間,尤其現在天氣變暖,空氣質量良好,無論嘟嘟或者優優,我都希望她們有足夠的運動時間,打下好的身體底子。
以上就是我的日程表及對日程表的思考,后續的目的以及家務分工,下周細化出來。
慢慢變好,終身學習,過理想中的生活,這是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