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高冠,散發搭肩,披蘭戴芷,滿目憂傷,嘴角抽搐,沉吟汨江,形容枯槁,腰佩長劍,步履維艱,形單影只,獨自一人徘徊于天地間,高歌于山野中,曰廟堂曰江湖,憂其君,愁其民。這是我對屈原一直以來的映像,如烙印一般,刻于心間。翻開楚辭,如沐春風,屈子形象在我心中重塑。
? 《離騷》之“罹憂”,逢憂悲,遇苦難。屈子悲苦行走于字里行間,此乃其表面。“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遇悲不卑,遇苦不退,雖上有昏君下有佞臣,仍不喪其志,為明之楚國仍做好了奔走效勞,前赴后繼之心。“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娛樂”雖無訴苦之知己,交心之摯友。不愛凡間之管弦,崇圣而慕賢,抑郁徘徊而不忘自娛自樂。雖滿心愁苦而能有奏九歌而舞韶兮的浪漫情懷。對于屈子沒有絕望,只有罹難后的整裝待發。
? ? 《天問》之“問天”天乃造物者,無不知之世事,無不曉之箴言。造物之神偉,日月之永恒,先賢之至圣,何來至偉志恒至圣之人,困惑重重而無解。問人人不知,尋地地不靈。唯有問天,天之大,包羅萬象,求天解。此可見屈子之刨根問底,向往真理之心,又可見其天真爛漫冰清玉潔之心.。
? ? 《九歌》之“民歌”歌東皇奏云中請湘君邀湘妃唱大司命曰少司命頌河伯唱山鬼。楚人祭司,開壇設香,扮神驅邪,接福避禍,何等隆重,何等氣派?;钌桓背松顖D摹與世人眼前,此楚人之樂也,更為屈子之樂,屈子之樂楚人之樂也。
? ? 《楚辭》浩瀚,劃槳行舟于其中,不時有奇珍異寶攬于行囊。屈子精魂,激我輩遇戾石崴嵬而不忘披肝瀝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