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些人而言,辭職不過是一張輕飄飄的辭職函;
而對另一些人,每一次辭職,都像是一次撕裂般的肌肉拉傷。
統(tǒng)歸所有的辭職原因,只有四個字:“干不下去。”
多說無用,但是很多過來人還是會說,騎驢找馬,不要裸辭。
問題是,你害怕。
你根本沒有做好開始一份新工作的準備。
對目前的工作不感興趣,卻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么。不知道轉行是否還會遇到相同困境,也沒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如果下一家的加班負擔依然這么重,如果所有公司的加班強度都是差不多的,是不是還要辭?
如果下一家的領導還是這么奇葩,是不是還要辭?那還要辭多少次?還有多少時間和存款能用來揮霍?
多少知乎大V苦口婆心地說,“不要在最糟糕的狀態(tài)辭職”,因為在對自己和未來極端不自信的時候,人很容易直接退縮到底。
而你自己也很害怕:以現(xiàn)在的頹態(tài),一旦離開職場,很可能就再也不會重返社會了。
朋友@唧唧復唧唧的辭職信都改好五六遍了,存在郵箱里一直沒發(fā)。
他精神狀況持續(xù)不樂觀,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對任何人都很淡漠。嘗試過整整一個星期沒有在公司說過一句話,除了必要的郵件交流,甚至在會議上,他都沒有發(fā)表過一句言論。
父母完全不能理解他為什么辭職。對于他們那一代人來說,一個飯碗是很珍貴的東西,僅僅“上班不開心”這樣的理由,根本就不能說服他們——年輕人哪有不拼的?
“既然別人都能受得了,你為什么受不了?”
12月,突然開始變得極度嗜睡,并且暴飲暴食。有時候甚至連飯都還塞在嘴里,倒在床上就睡著了。1月底,在連續(xù)加班了36個小時后,他平靜地給領導發(fā)了一條微信,大意是可能準備離職,年后就不回來上班了。
父親因為他裸辭而大發(fā)雷霆,表示空窗期有任何經濟困難,家里都不會伸手幫忙。他說沒關系,他可以去麥當勞或者7/11打工,可以退租暫住在朋友家,就算睡天橋都能活下去,你不用操心。
辭就辭了,自己做的決定,自己負責。
辭職前以為自己沒有公司收留,就好像會立刻暴斃街頭似的;真的裸辭了,發(fā)現(xiàn)自己本來就有手有腳,想活下去也并不那么難。
2017年開始,朋友@ocean正式成為失業(yè)人士。
因為必須節(jié)約開支,她并沒有出門看世界,而是宅在空調房里看劇,美滋滋地看了兩個星期。不過即使賦閑在家,她也依然堅持6點起床,10點半睡覺。看劇看累了就練字,有心情的話還會去圖書館借書來看,去公園跑跑步。
每當想起自己已經辭職了,就會沒來由地樂個半天,睡覺都笑醒。
裸辭后找工作的征途當然是很苦的,簡直能拉著二胡來一首《二泉映月》。但是問她選擇繼續(xù)呆在上家,還是選擇奔波迷茫,她二話不說就選了后者。
她說再繼續(xù)呆下去她可能真的要殺人,至于迷茫,“迷茫而已,又不會死人。”
出去玩的時候,她最喜歡的也是“正在路上”的時候。因為當她走在路上的時候,她知道自己有無限的選擇自由,和隨時可能到來的希望。
空窗期最寶貴的地方在于,心態(tài)調整是自然而然發(fā)生的,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心理輔導,或者職業(yè)培訓。一旦離開了讓你痛苦的環(huán)境,很多從前篤定的偏激想法,就會慢慢變得客觀起來。
也許,加班的確是一個讓我“干不下去”的原因,但是如果一個人真的對自己的工作有熱情,加班算什么呢?還有不少人會擠出時間主動學習呢;
也許,我的工作能力確實有不足,但是誰又是十全十美的呢?誰不會在工作中受挫?誰不會在信心滿滿地擼完方案后被啪啪打臉?馬云爸爸難道就沒在深夜里邊抽煙邊哭過?
也許下一家的領導還是朵奇葩,那又怎樣,惹不起還躲不起嘛。在面試的時候多跟未來的上司聊聊,不光是他在面試你,你也要面試他呢。
我見過明明上班上得痛苦萬分,卻因為所有人都在說不能裸辭,而苦苦忍受無法自救的人。我見過就為了盡快脫離上家,而倉促找好下家趕緊跳槽的人,到頭來又是一場惡性循環(huán)。
狀態(tài)明明已經糟糕到無法勝任下家工作,卻又因為別人的觀點而不敢斷舍離的你,是真的在自我分析,還是僅僅在作繭自縛?
我在一篇批判裸辭的文章下,看到了一條非常辛辣的留言:
“難道別人裸辭了,這輩子就完了?就得站街賣身了?就得流浪乞討了?
每個人都有苦衷,都有自己的選擇,別人的選擇你憑什么來貶低?”
有人加班加到尿血,有人患上了工作抑郁。有人下班的時候在地鐵里痛哭流涕,有人在被窩里焦慮到凌晨五六點都睡不著。
有人僅僅就是不開心。但他天天都不開心,總有一天會忍不下去。
如果明天真的會變好,誰愿意走到裸辭這一步?
最近看了一部超暖的電影《老公得了抑郁癥》,男主因為苦悶的工作而患上了抑郁癥,醫(yī)生建議他辭職回家休養(yǎng)。
他很焦慮:可是公司還有那么多事呢,可是失業(yè)保險并不多,可是可是可是……
男主的妻子說:我不管,我只要你完好無損。
理智的確是好事,人的確不應該在最糟糕的狀態(tài)下做決斷;但有的時候如果不及時止損,“最糟糕”會一次又一次變成“更糟糕”。
簡單地說,如果一份工作給你帶來的痛苦,遠大于你對它的留戀,那就到了該止損的時候了。
忍耐和決斷都需要勇氣。而有一樣東西,是你必要首先保護的,永遠也不能讓它被蹉跎掉。
那就是重新開始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