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游。

平生生死夢,三者無劣優。知君不再見,欲去且少留。

公元1100年,遇赦的蘇東坡即將離島北歸,感慨萬千的他寫下了這首《別海南黎民表》,表達了他對這個流放之地的無限留戀和對友人的難舍之情,他甚至發自肺腑地將海南儋州稱作自己的故鄉。

而這一年,是蘇東坡被貶海南的第三年。

同年,蘇東坡離開人世,并在臨終前寫下了“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絕筆。

蘇東坡一千年來一直為人熟知,他的事跡和詩詞也為人熟知,而我卻發現很多文章都沒有寫他在惠州和海南期間的生活。

1

海南,這座崛起的熱帶島嶼,每年迎接著數以萬計的中外游客來此度假、旅游,秀美的自然風光慰藉來者,湛藍的海水淘洗疲憊的心靈。在世人眼中,這儼然是一處度假天堂。

而穿越千年到公元1097年的大宋,海南還是一塊未開化的蠻荒之地,光是天涯海角的流離就足以讓人感到惶恐。被貶海南,是僅次于死刑的懲罰,是生還是死,不得而知。

這時的蘇東坡謫居惠州,晚年生活沒有像以前常住黃州時,“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的風采與放浪;也沒有了游歷黃州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與激昂……

在惠州,更多的是“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的嗟嘆與迷惘。但也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樂觀與豁達。苦中作樂的蘇東坡以為可以在惠州安居晚年,但當朝的政敵并沒有放松對他的迫害。

一天,蘇東坡詩興大發,寫了一首《縱筆》小詩:“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寫的是白發老頭在春風吹拂的午后躺在藤椅上酣睡,一邊聽著房后寺院和尚的敲鐘聲。

結果,此詩一出,朝野振動,蘇東坡的政敵宰相章惇知道后,覺得蘇東坡被貶惠州還過得這么舒服、快活,大發肝火,隨即上奏宋哲宗,說蘇東坡作詩諷刺朝政,請求再貶海南。于是貶謫令再發,花甲之年的蘇東坡被貶海南儋州。

不得已,蘇東坡又要從惠州啟程前往儋州。到梧州時,蘇東坡通過當地百姓的口頭描述,聞知被貶雷州半島的弟弟蘇轍經過這里,便寫了“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的詩句派人追上。兄弟倆在藤州見面后,相伴同行到雷州半島。當時,雷州太守熱情接待蘇東坡兄弟倆,兩人停留了幾天,只是沒想到這竟然是兄弟倆的最后一次見面。

渡海即是生離死別,蘇東坡在惠州時就決定不讓家人陪同,最終只有小兒子蘇過陪伴他到海南。

離別之際,對于海南,蘇東坡是心灰意冷的,甚至做好了死的準備。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某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春與長子邁訣,已處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當做棺,次便做墓。乃留手疏與諸子,死則葬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此亦乃東坡之家風也。

這一年六月十一日,蘇東坡和蘇過及幾個士兵上了船,雖然航程很短,天氣也晴朗,島上山巒的輪廓矗立于天邊,大海蒼茫一片,這對于現在進島的游客來說,也許會興奮地拍下海上的美景,但是,此刻的蘇東坡卻是“眩懷喪魄”,沒有一點喜悅之情。

有人說“東坡不幸海南幸”。千年前,正是這塊世人眼中的熱帶度假天堂迎來了抱著渡海后生死未卜心情的蘇東坡。從此,海南擁抱了蘇東坡,海南的文化進程一掃陰霾,接納了北宋文壇最耀眼的光芒。

這也許就是命運,偉大的文豪、詩人蘇東坡注定要與海南結下一段不解之緣。

2

蘇東坡作為一個貶官被流放海南,頭上掛著瓊州別駕的頭銜,實際上沒有什么實權。不僅如此,當時政敵還給蘇東坡下了三不禁令:不得食官糧、不得住官舍、不得簽公事。

然而,他剛一抵達儋州,便得到當地民眾與昌化軍使張中的熱烈歡迎與款待。張中冒著生命和罷官的危險,將蘇東坡與蘇過接到官舍居住,并且每日好菜好酒招待。張中、蘇過兩人終日下棋,蘇東坡在旁觀戰。有時,張中還向蘇東坡請教公事,這給蘇東坡痛苦的內心帶來了極大的慰藉。

所謂的官舍,在《蘇東坡傳》中所記,其實也不過是一所小舊房子,秋雨一來,房頂就漏,夜里蘇東坡得把床東移西移。張中曾用公款修繕一番。

“嶺南天氣卑濕,地氣蒸溽,而海南為甚。”那時的海南島,夏天潮濕、氣悶,冬天霧氣中,秋天多雨,一切東西無不在發霉。蘇東坡有一次看見好多白蟻死在他的床柱上。這樣居住環境已經夠艱苦了,但政敵還不肯放過蘇東坡。

湖南提舉董必察訪廣西時,聞知張中給蘇東坡官舍住,還熱情款待他,便立即遣派使者渡海,罷免了張中的官職,又將蘇東坡父子驅逐出官舍。被驅逐出官舍后,蘇東坡“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生活陷入了困境。

蘇東坡在海南的多數日子是難捱的,他自己說貶謫海南時為了供給衣食,賣光了酒器,只留下一個制工精美的荷葉杯自娛自樂。

其實,蘇東坡在當時的名氣如雷貫耳,被貶海南,百姓也知道這位大學士,他只要賣出一幅書畫作品就能把日子過好點,而不至于賣光了酒器。但是,當時海南還是未開化的蠻夷之地,教育很落后,百姓的文化水平不高,就算蘇東坡賣書畫,也沒人懂得欣賞掏錢購買。

儋州百姓懶于耕種,以打獵為生,五谷、布、鹽、咸菜等都是從大陸運進來的,甚至大米都是從大陸輸入的。當地人只吃芋頭喝白水當做飯食。冬天,運米的船不到海南時,蘇東坡也得靠芋頭、白水維持生活。

3

蘇東坡不僅是大學士、大文豪,不僅是多才多藝的人,還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

初到儋州之時,蘇東坡的感覺是到了一個非人所居之地。晚年再度貶謫的打擊以及海南自然人文所給予的巨大反差,使蘇東坡的心情非常低落,無邊的孤獨和落寞包抄而來。但是,如果讓這種低落和痛苦永遠延續下去,那他也就不是蘇東坡了,他很快做出了調整。

蘇東坡與大隱士陶淵明唱和,與海峽對岸的弟弟蘇轍互通書信,經常在寺廟、道觀和村徑市街上轉悠,和當地人交往,他的心靈漸漸平靜下來,慢慢地融入了當地的環境,走出了心靈的低谷。雖然在儋州有時還是無法擺脫生活艱辛的困擾,心情也有過波蕩,但他大體上是在超脫而愉快的精神狀態下度過的。

蘇東坡曾說過,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他和當地的讀書人、村婦匹夫在一起,沒有高低之分。與他們閑談時,他常常席地而坐,聽他們講話。

他還經常帶著一條海南種的大狗烏嘴,到處閑逛。檳榔樹下,蘇東坡與莊稼漢暢談起來,震于蘇大學士的博學,他們只能說“我不知道說什么”。蘇東坡便說:那就談鬼好了,告訴我幾個鬼故事吧!那些人不知道什么有趣的鬼故事,蘇東坡便說:沒關系,隨便說你聽到的就行。

有一次蘇東坡郊外閑游,遇到一位背著大瓢在田間行走的老婦人,蘇東坡問:世事如何?老婦答:世事如一場春夢耳。蘇東坡以為她沒有聽清,又重復了一句:世事如何?老婦人再答:翰林富貴,一場春夢耳!蘇東坡聽后十分佩服老婦人,覺得自己比不上她。

還有一次,蘇東坡看見一位黎族青年婦女口嚼檳榔,手提竹籃正給田間耕作的丈夫送飯,便開口吟道:

頭發蓬松口烏烏,天天送飯予田夫。

黎家婦女一見蘇東坡吟詩,馬上開口接道:

是非皆因多開口,記得君王貶你乎。

蘇東坡再次為海南婦人所折服。

蘇東坡在海南的物質生活很差,但過得越來越興致勃勃。余秋雨在《天涯故事》中寫道:蘇東坡病弱,喝幾口酒,臉紅紅的,孩子們還以為他返老還童了。

有時酒沒有了,米也沒有了,大陸的船只好久沒來,他便掐指算算房東什么時候祭灶,準備到他那兒美滋滋地飽餐一頓。他有好幾位姓黎的朋友,經常互相往訪,遇到好天氣,他喜歡站在朋友的家門口看行人,下雨了,他便借了當地的椰笠、木屐穿戴上回家。

一路上婦女孩子看他怪模怪樣哈哈大笑,連狗群也向著他吠叫。他便沖著婦女孩子和狗群發問:笑我怪樣子吧?叫我怪樣子吧?有時他喝酒半醉,迷迷糊糊地去拜訪朋友,孩子們口吹蔥葉迎送,他只記得自己的住處在牛欄西面,便一路尋著牛糞摸回家去。

春天來了,景象更美,已經長久不填詞的蘇東坡忍不住又哼出來一闋《減字木蘭花》:春牛春杖,無限風光來海上。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救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這種壓抑不住的喜悅的節奏,誰能想得到竟是出自一位年邁貶官的心頭呢?

4

公元1100年,朝政更替,元祐老臣獲赦,六月二十日,蘇東坡也遇赦北歸。

當他和兒子蘇過離開儋州時,當地許多老百姓擔著酒水與干糧,一路為他們送行。直到在澄邁老城的港口,蘇東坡和蘇過登船漂浮而去,在大海里消失了影子,老百姓們才轉身含淚歸去。

作別時,蘇東坡在澄邁留下了他在海南的最后一首詩歌《六月二十日渡海》: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日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抒發了遇赦北歸的喜悅和離開海南的不舍之情。

蘇東坡一生耿直,愈老愈艱,晚年被貶海南,原以為要老死海外,不料卻遇上愛戴他的海南人民,不怪他臨終前稱“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把孤懸海外的儋州與黃州、惠州相提并論,由衷地道出他的感激之情。

蘇東坡把黃州、惠州、儋州三個貶謫地當成自己的功業,其實里面的心情是很復雜的,是帶著一種自嘲的口吻說的。

蘇東坡對海南文化的影響巨大,開了海南文化教育的先河。蘇東坡還沒來海南之前,海南沒有出過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他來海南后培養了海南第一位舉人姜唐佐、第一位進士符確。此后,海南人在科舉考試中屢有斬獲。據統計,經宋、元、明、清幾代,海南共出舉人767人,進士97人。

這不能不歸咎于蘇東坡對海南教育的巨大貢獻。在海南的歷史記載中,海南人民一直銘記著蘇東坡對海南教育的貢獻。《瓊臺紀事錄》記載:宋蘇文公之謫儋耳,講學時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海南人高度評價蘇東坡,可見當時蘇東坡貶謫后對當地文教的影響與貢獻是真實客觀的。

在海南儋州的三年,是蘇東坡在生活上遭受苦難最多的時期,卻也是他文學創作的高峰時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華到極致,對人生意義哲思體會最為深刻的時期。

這一時期,他在蘇過的幫助下整理雜記文稿,匯集成了《東坡志林》。他還完成了對《尚書》的作注。據統計,蘇東坡在海南詩作130多首,這其中包括他的和陶詩15首。

由此可見,嶺外的蠻荒之氣并未使蘇東坡的才氣性靈打折扣,相反,一次次的磨難是對詩作最好的錘煉,最后幻化為文字的絢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0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4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5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20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1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4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0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0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91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7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