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薇薇終于還是懟了姜思達。
作為《奇葩說》第四季一期不落不離不棄的老觀眾,我預感這一天早晚會來。
起因當然是因為上星期的半決賽,姜思達一個王者帶著三個青銅,拼到了最后一刻,最終還是輸掉了比賽,慘遭淘汰。最具冠軍相的選手居然進不了決賽,這是觀眾們接受不了的。
我看節目的時候,就感覺這件事情要爆,是因為這期節目被聲援姜思達的彈幕刷了屏。
撕逼的故事都是相似的,都是彈幕上刷完、公號里刷,如果還不過癮就去微博上罵。
結果在微博上被罵了幾天,馬薇薇終于坐不住了,開始就“黑幕說”的謠言進行反擊,順便diss了姜思達。完全忘了自己在《被誤會要不要澄清》的那期節目里,口口聲聲地說過,要“清者自清”。
講真,我個人也為姜思達進不了決賽感到可惜,但是我馬上釋然了是因為這一季的奇葩之王含金量太低。
姜思達第三季是惜敗給了大魔王黃執中,但這一季的規則是,前三季的奇葩之王不參與今年決賽,也就是說黃執中不參加。那姜思達得了奇葩之王又怎樣。
只有贏了自己最想贏的人才是真的冠軍。
就像今年勇士成功復仇了騎士,杜蘭特終于打敗了自己多年的苦主詹姆斯一樣,贏得總冠軍。
1
為什么姜思達的呼聲這么高?
老觀眾都知道,前兩季的姜思達存在感很低,一直在節目里靠“大美玲”的人設博關注。但是第三季的“大美玲之夜”之后,姜思達突然爆發,蛻變成了神級辯手,開始實力圈粉。到了第四季,姜思達表達節奏的控制和現場情緒的調動越來越嫻熟,成績和人氣也越來越恐怖,比如,
預賽(星星戰)全勝。
星星獎章榜第一。
連《奇葩說》忠實觀眾的女神馬思純都是姜思達的迷妹。
到了半決賽,4V4,反方的姜思達幾乎是一己之力面對正方四個辯論咖:胡建彪、陳銘、顏如晶和肖驍,這是全場除了三個奇葩之王之外能組成的最強陣容。
正方四個人發言完畢,反方已經瀕臨絕境。這時,姜思達問隊友:
“我們還需要掰回來多少票?”
“50多票是吧”
“能贏”
然后露出了一點不符合他“美玲”人設的超MAN的一面,全場嘩然……
2
姜思達先用一句話就解決了雙方一直爭持不下的“對錯觀”。
我覺得對錯有沒有絕對的不重要,但是我覺得只有一種對錯,一定是可怕的,一定是錯的。
然后又用一句話反駁了顏如晶的觀點。
如晶說,判斷這道題的標準巨簡單,就是我們愛的人都喝了,我就喝。因為我們愛的人都喝了,所以我不喝。為什么?因為我喝了以后,因為意識錯亂,我們就不愛了。
輕松駁倒了正方的立論,姜又拋出了兩個驚世駭俗的觀點:
1、“我覺得對方辯友最大的問題,不是吃屎,是如果你喝了,你也是最后一個吃屎的,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我告訴大家,我不管任何情況,我堅決不做最后一名。”
2、“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你怎么保證每個人瘋的方向都一樣呢。瘋的方向不一樣,不是一樣沒有共鳴嗎?”
用兩個段子搞熱了現場氣氛以后,姜開始上價值。
1、年輕人不應該放棄英雄主義夢想。用的例子是斯巴達克斯挑戰古羅馬奴隸制和梭羅反對極端癡迷工業革命的《瓦爾登湖》。
2、即使不作英雄,也不會做自己認為錯的事情,因為不敢打破多年積累起來的教養。舉的是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例子,還有beatles的《Noting's goona change my world》。
最后的ending是,如果你認慫了喝了水,最可怕的不是給井水下藥的女巫,是在你認慫的那一刻,你心里釋放出來的女巫。
姜思達半決賽的結辯,可以算是他第四季表現的縮影。亦諧亦莊,有段子有價值,屎尿屁的惡趣味和高大上的價值觀,從他嘴里說出來,竟然都毫無違和感。
關鍵是,他竟然還自帶顏藝。
高曉松在姜思達發言的時候,情不自禁地感嘆了好幾次“精彩”。現場觀眾也因為他的發言而幾度沸騰,票數拉到距勝利只差兩票。
雖然姜思達所在的反方最終還是輸了,但是宣布結果之后,我看見姜思達依然神情輕松地蹦蹦跳跳,臉上帶著迷之微笑。那一刻,我突然覺得,他已經變成了……
大魔王。
3
缺席了一整季的高曉松,看完半決賽之后,一直在感慨《奇葩說》的選手們變化太多。
但如果他今天看到馬薇薇懟了姜思達就會發現,和選手們自身的變化相比,選手們之間關系的變化更令他震驚。
首先是肖驍和姜思達。
從半決賽就能看出來,在節目倡導“多元的價值觀”和“做自己”,讓姜思達成功地貼上了“《奇葩說》90后KOL”的標簽,并無往不利。
肖驍實現了從“蛇精男”到專業辯手的轉型,進步神速,這一點觀眾們有目共睹。但偏偏在節目里的定位和姜思達撞了型,又因為文化底蘊比姜差一些,所以一直被姜壓著。(在姜缺席的第四季的前幾期,肖驍在自己的領域基本上沒有對手。)
這就很尷尬了……
沒辦法,撞型了就得分出高下。所以我們就看到,肖驍幾乎不放過任何一個和姜思達PK的機會,幾乎是貼身肉搏。最明顯的是,肖驍在二排發言的時候,都要反駁姜思達的觀點,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要不要幫愛人恢復記憶》和《剩男剩女該不該差不多得了》兩期。
好不容易兩人被分到同一邊,比如《親戚該不該不把自己當外人》這期,在姜思達站起來發言的時候,肖驍在后面也是一臉輕蔑。
如果半決賽你是在剛更新的時候看的,你會看到當時節目組給半決賽的標題叫《肖驍姜思達終極互懟》。
觀眾看得出來,節目組當然也知道,并樂于把他們之間的戲劇沖突作成標題黨,吸引觀眾點擊。
但這也從側面說明,肖驍和姜思達的友誼算是走到盡頭了。
4
那教了大家一年“好好說話”的馬薇薇為什么不惜自打臉,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回擊粉絲的“黑幕說”,并diss姜思達呢?
第一,當然是為了維護好友肖驍,畢竟肖驍幫馬薇薇搭檔過一整季的《黑白星球》。
馬薇薇自己也承認了,老奇葩們就是抱團搞小團體。
第二,也許是為了自己,因為她可能感到了自己“奇葩一姐”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同屬一個公司,誰的粉絲多,誰的市場受眾大,誰的資源就越好,還有與之對應著的名氣和收入。
但,這不也就是娛樂圈里最常見的爭番位的俗套故事了嗎?
馬薇薇曾經在金主雷軍來的那期說:
雖然這句話,馬薇薇當時是當玩笑說的,但是看完整個第四季,觀眾們會發現這句話并不是句玩笑話。
是真話。
因為《奇葩說》真的變得越來越功利了。
5
顏如晶在《沒有上進心我錯了嗎》那期直接講,她和肖驍每天上進就是為了拿冠軍。
姜思達也在《該不該一鍵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里說,“我就是想當冠軍,我不想被黃執中打壓。”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以前的奇葩說,我能又笑又哭一口氣看完。但這一季的奇葩說,越看越困,看到一半就想棄了。
為什么?除了綜藝都有的審美疲勞的魔咒,是不是還因為:
1、節目組為了給藝人們增加更多的曝光機會,從第三季的3v3改成了這一季的4v4。
2、選手們都是先講段子暖場,最后上價值,演講的套路越來越6,辯論的奇襲卻越來越少。
3、老奇葩已經功成名就,沒有了勝負心,辯論不盡全力,或為自己的節目帶流量,或幫助節目組讓新奇葩之王上岸。
肖驍曾在《該不該一鍵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里說,
“姜思達想當冠軍,他不想被黃執中壓著。但如果有一天艾力想當冠軍了,他可是被所有人壓著。那接下來,《奇葩說》就變成了一個相親相愛的演講節目,ENDING就是,人人都是贏家……”
嚇不嚇人?驚不驚險?
沒想到《奇葩說》真的被肖驍一語成讖。
6
再加上如今馬薇薇堂而皇之地懟了姜思達,矛盾公開化。這給《奇葩說》第四季和沒開播的下一季又平添了一條尷尬。
馬薇薇這次被圍攻之后,黃執中像往常一樣,第一時間出來維護自己的好友。他說,
我當然相信這是真的。
因為我還記得在第二季的半決賽,馬薇薇作隊長挑人和陳銘對決的時候,她選了邱晨、范甜甜和姜思達。
馬薇薇最終輸了,還會板著臉。然后邱晨作為敗方唯一進入決賽的選手,最后竟然拿到了第二季的奇葩之王,但實至名歸。
那個時候,半決賽晉級決賽的規則還是:獲勝方晉級三名,敗方晉級一名。
我還記得第三季,黃執中在《婚前該不該啪啪啪》那期,被顏如晶、陳銘、馬薇薇無限奇襲,少爺也沒在怕的,一一化解,大魔王附體。在《有后代的和沒后代的誰應該去搶險》那一題,拋出了“偉大對烈士后代來說是一種詛咒”的觀點,引全場圍攻,場面激烈到最后被高曉松強行打斷,奇襲才停下來。但是作為觀眾,看得真爽。
我很懷念他(她)們未成名時認真辯論時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