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看到“父親”這個詞,在所有長大的記憶里是那么模糊,總定格在快過年的某一天背著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回家的他,只會和母親不停吵架的他。
?我的心中沒有快樂的新年,亦沒有可以撒撒嬌就會給我買糖吃的父親,看到他總是怯生生,甚至于仇視,希望他消失,永遠不要回家。
?一首歌唱:“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應該就是父親是孩子的靠山的意思吧?!而我的父親我卻不敢依靠。
?一個心中沒有父親是靠山的女孩子,回過頭看成長的路總是處處“艱辛”。
?“艱辛”不是來自外界,來自心中沒有父親位置的自己。
?關于父親,印象太少太淺,可以說從沒去正和他坐在一起好好說過話,吃過飯,從來都是用母親給我灌輸的思想去敵對他。這樣的夫妻關系、父女關系、母女關系的錯位深深影響著我的思維、我的行為、我的語言。
?我記得我在自己把自己搞得最痛苦的時候寫過一句話“我不能倒下,因為我身后空無一人”,一直都是母親帶我,她表現出的逆來順受,脆弱,我的內心深處覺得是不足以依靠,相反我會覺得我要變得很強,早點有能力去保護她,同時也帶著對父親的怨恨。而在這期間我從沒想過我的父親在什么樣的位置,他是否是那個強有力的后盾?
?我不懂遇事退讓,只會奮力前進;我不懂尋求幫助,只會死磕到底;我不懂柔和,父母除過強硬就是打罵。
?這樣的自己過得實屬艱辛,沒有人會喜歡渾身帶刺,不顧及別人感受的人。
?直到接觸心理學,我才明白,原來我這一切一切都只是表象,終歸還是源于和自己本應親密的人——父親,鏈接的問題。
?誰會不喜歡一個和和美美的家呢? 如果要進步,要改變家庭現狀,就得去和父親鏈接。但是在別人那里很正常的去和父親打電話嘮嗑,說說笑笑,噓寒問暖,是那么自然融洽,在我這里卻異常艱難。
?拿著電話會半天找不到他的電話號碼,看著電話始終按不下撥號鍵,好不容易撥過去,我并不知道該說些什么給我的父親。
?不常回家的我,鼓起勇氣回家的時候,發現他老了,滿頭白發,身體佝僂,已不再是過年那幾天可以扛起大包小包回家的人,他想對我說話,如果在從前我扭過頭就走遠了,這次我沒有,他嘴里念著,雖然充斥著他一貫的強硬,但其實是在關心我,他似乎沒有我想象中那么討厭;我看向他的手,因多年在工地打工,他的手粗大黝黑爬滿老繭帶著一道又一道的口子,指甲都是殘損的,這么多年哥哥姐姐還有我的教育費用就是靠他在工地一磚一磚的掙回來的嗎?我忍住淚水……
?對父親的重新認識,讓我感到從未有的釋懷,我驚悟在我成長的這二十幾年里,原來一直有個人在我身后默默支撐,他是隱忍的。
?我的心態和心情也悄然改變,多年的負擔卸掉的感覺。也不再逼自己那么狠,為了一件事徹夜不眠,在追趕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慢點,追不上自己想要的也沒關系,你還有父親保護你。
? 當我對“父親”認識的改變,帶給我生活多姿多彩的時候,我真的好想讓自己早點明白,父親才是我真正的靠山,不貪心,就從最怨恨的五年前告訴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