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太傻,如你所說,可以不進入分離,而在合一的完整中,去面對現實的種種生活環境,并且獲得一種沒有恐懼、沒有疑慮、沒有期待、和諧統一的生活狀態。這個可能實現的嗎?
我反復思考,還是覺得,一個人不太可能不使用那些分離的概念而在這個世界存活。
通過前面的閱讀,初步學到了太傻世界的加減乘除。可是,現在要在分離的世界中找到沒有恐懼焦慮、和諧統一的生活,我感覺面對的是一道復雜的微積分難題;這可能是我目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希望從這一章節中能慢慢找到初步的思路。
試想,如果不分離,就沒有選擇。但我們生活的真實的世界,依然是分離的世界,有分離,就必然面臨選擇。而太傻的選擇正是:沒有恐懼、沒有疑慮、沒有期待、和諧統一的生活狀態。這不正是一種選擇嗎?
想起在你給Jim講過的海底城市的世界末日,故事中巨大的地震將會摧毀這座海底城市,那些主動去選擇和逃生的軍官和“我的妻子”坐上了通往地面的交通火箭;而被動留下、放棄選擇的“我”和完全不知情的人們留在了海底城市。最終地震并沒有摧毀海底城市,反而作出選擇的人們失去了生命。看起來,沒有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啊,他選擇的就是“不去選擇”,而是接受劇本,順其自然。
所以我認為,選擇的意義,在《太傻天書》中既簡單又玄妙。
簡單的是,太傻生活原則就是,“理解一切,接受一切,走出分離,放下憂慮,不必選擇”。這是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世界,通向快樂幸福生活的必然途徑。
玄妙的是,面對復雜的分離世界,太傻的選擇就是“不選擇”,不選擇就沒有分離。那還為什么要寬恕、為什么要理解、為什么要接受?“寬恕、理解、接受”這些不也都是選擇嗎?而且是具有主動意義的選擇,不是被動的、逆來順受的“無選擇”。
是不是有點繞?當下此刻,這道選擇的微積分題橫亙在我面前,使我無法輕松愉快地去接住太傻從天而降的肉丸。
是的,雖然很多人都明白“寬恕、理解、接受,是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的真正途徑”這個道理,但還是經常性地進入各種困擾、矛盾和爭執,這是因為他們還是陷入了分離的追逐。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工作生活中很難去真正實踐諸如寬容、愛、接受、理解,而是容易在遇到問題時容易去批判、去指責和歸咎。
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難和恐懼時,一旦讓大腦病毒控制你的思維進入分離狀態,那么這種情況下的選擇必然是幻覺誘導下的選擇,終究會加劇分離、焦慮和恐懼,會讓困惑和矛盾更加糟糕,這將是毫無意義的選擇。
所以,我以為,選擇的意義,關鍵是達到平靜、平和、平衡的境界。
如何在任何一個最嘈雜、斗爭最激烈的環境中,在任何一刻都保持內在的平靜,并處于完整的合一和當下一刻,讓自己不要陷入分離的追逐,此時的不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面對分離、矛盾、敵對、危險和恐懼時,不僅僅沒有逃離,反而選擇寬容、愛、接受、理解,這時候的選擇就是太傻世界的“走出分離,不必選擇”。在這個世界生活的每一處,用合一的眼睛看不到問題,看不到矛盾,看不到斗爭和需要解決的困難,只看到奇跡,只看世界本來的真相,只堅持內在的統一。
而內在的統一是不可能制造任何分離、任何問題和痛苦的。
所以 ,放下你的判斷、分離、選擇和追逐,讓一切回歸的最本真的需求:平靜和幸福,或許這個才是選擇的真正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