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市的天氣總是變得很快,仿佛眨眼間烏云就能遮住明媚的太陽,一片晴朗瞬間變得灰暗起來。
11月,突然變得有一點忙。
這個月的一個重頭戲依然是雙十一的逛歡購物節。
老實說,大學之前任何一個雙十一,我都沒有為買東西熬夜過。
初中沒有什么購物的概念,高中自然不用說,沉迷學海無法自拔,三年的哪個雙十一似乎都沒有什么差別。
大一的第一個雙十一,我也沒有為它花太多的時間。好吧,我也不知道怎么定義“多”。即使是臨近雙十一的那幾天,我也似乎對將到來的日子渾然不知。僅僅是雙十一那天,恰好周日,我就花了半個下午和大半個晚上逛淘寶,糾結了一番選定了想買的東西。
第一次因為網絡繁忙而不能付款,似乎才讓我有種參與狂歡的感覺。
11個快遞,我等的也很耐心。有一個不是很適合,也去嘗試了第一次退貨。客服的態度很好,我還需要考慮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
熬到將近一點,大腦還有些興奮,眼睛卻提醒我累了。
我是再累也不想晚起的人,所以還是在七點多鬧鐘響起來時掙扎了一下,甩著腦袋爬了起來。晚起會讓我有種難以言狀的罪惡感,浪費時間也是。
可能是高三的后遺癥,我總是對時間有著一種莫名的緊迫感。但有時,我也不想把自己逼得太緊,不管怎樣都想就一些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其實十月底的時候老師就布置下了論文,要求十一月底交。我不喜歡把事情都拖到最后,免得夜長夢多。我是想著在月中之前完成的,卻一拖再拖,終于逼著自己在上個星期日寫完了。
上周六定下了題目,開始用圖書館查找資料。周日的時候又重新定了題目,打好大綱再寫電子檔。因為老師要求手稿,我不得不用我的極限手速在星期天結束之前把近三千字的論文徒手抄了一遍。
不管怎樣,立下的flag不能倒。決定星期天一定要做完的事,不管怎樣都要做完。
中間的時間,我們寢室合伙為英語課的presentation做了一個PPT,關于中英文化差異的。我們大概花了三天的時間,五天期限里的最后三天。
采取了雙人對話的模式,還有和臺下的互動。編寫對話,安排內容,表現得還挺不錯。十三個組里面,我們是唯一一個脫稿的。
第一次當著一個班的人講英語,上臺前說不緊張是假的,但一開始說出來反而沒那么緊張了。
有段時間天氣不好,陰雨綿綿,灰暗的天空時不時下起雨來,于是沒怎么是打球。
前兩天好不容易逮了個晴天,下午去打了會球,卻不小心著涼了。今天剛好也沒有下雨,我也就像往常一樣向球場走去。
脫了大衣,才感受到初冬的寒冷。
陣陣的涼風刮過球場,遠處亮起的一座座燈點亮夜幕的一角。足球場上舞龍舞獅的隊伍鼓聲不斷,我們旁邊別的學院的排球隊互相打得火熱,同一片場地上,好些人圍著籃球框或跑或投。
可能離開故鄉的冬天總是會有一些冷的。
要走時,學長問我有沒有報名參加最近組織的網絡沙盤大賽,我說沒有,因為我覺得我太菜了。
“哪有什么菜不菜的,多參加幾次不就好了。”
我默默無語,覺得還是下一次吧。
之前一起玩沙盤的同伴也問我參不參加,5.5個學分呢。我還是提不起興趣,想著星期六要去博物館看看。
如果是為了學分才去做一件事,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妥。即使我知道我還是會去做這樣的事,盡量不經常吧。
久違地上了幾次晚自習,班上的同學來了大部分,十幾個人參加活動或者其他去了。
大家似乎是按部就班的坐到八點半,再按部就班的回寢室各做各的事情。
我們的作業少的可憐,雖然我也不是很喜歡寫。我抬眼看看四周,前一排有個男生帶著電腦,一開始在刷網課,后來看起了電影。左邊的室友還在寫論文,右邊那排的同學之前寫了會作業,現在在看手機,斜后方那排的同學一直在本子上寫個不停。
我覺得有些疲倦,似乎來教室自習的效率還不如我在寢室里自習的時候高。
下自習的路上仍然很冷,我去超市挑了些小橘子。
我以前很懶于吃水果,可來到學校,卻樂的吃了,真是奇怪。
宿舍和超市之間有一個小廣場,還有幾個男生在練習投籃。
我哈出一口白氣,抬頭看深黑色的夜空,發現今晚的月亮很美。
有時候,覺得就這樣吧。
有時候,還是覺得,還是別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