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寫于2009年10月9日——
去年讀過崔曼麗的商戰小說《浮沉》,對滲透在文字中的女性作家的獨立感,留有深刻印象,所以,當得知她在《浮沉》成為08年暢銷書后,并沒有趁熱打鐵出第二部,反而去圓了祖父祖母的夢,用心寫就展現民國歷史的《琉璃時代》,對這不俗女子,不禁更是欣賞有加。國慶假期,只要不出門,便手捧書卷,端的是如醉如癡。
正如作者所言,這是她的心血之作,和《浮沉》相比,不一定要說是向文學的回歸,但文字確實頗顯功力,而作者所特有的商業視野和感悟,無疑又為這部表現民國政治社會風情,特別是民族工業發展的歷史長卷,增添了亮麗光彩。
主人公邵鳳儀,從一個只懂得畫畫的小女孩,執著地追求和把握她內心的兩個世界,歷經心理上的坎坷艱辛,成長為一個女企業家,而這個歷程中,她漸漸懂得了愛情、親情,懂得了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文中所刻畫的三類商人,邵元任在思想上最為傳統,行動上卻亦正亦邪,講官商合作,也講派系周旋,最后回歸平淡,青燈相伴;袁子欣海外歸來,最講商業規律,在現實中也漸漸懂得了變通,而對待鳳儀,他是以一種近似疏離的方式愛她,令她成長,所幸的是,鳳儀領會了他的用心,在自我頤養的同時,也收獲了他的曠世愛情;方液仙出身民營,一腔熱血,卻更懂得什么時候需要轉身,什么時候更要堅持。還有從青幫小廝發跡的李威,美艷世故的金筆小姐康凱蒂,和鳳儀從小一起長大卻性格命運迥異的姐妹美蓮、杏禮……正是這些栩栩如生的群像,讓《琉璃時代》更加立體,更具血肉,相信如果拍成電視劇,一定不會輸給曾經紅極一時的《上海一家人》。
在歲月的暗示和磨礪中,鳳儀在煌煌亂世,成為從容的勝者,而在她所珍視的另一個世界,她同樣從未放棄,并且,圓滿地將理想和現實的兩個世界,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正如書簽上那句讓人動容的結語:——有些人永遠掌握自己的命運,不交于他人,甚至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