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上學時,學霸輕松地駕馭學習,而學渣為了應付考試而焦頭爛額;工作中,多數人為了應付老板的任務而疲于奔命,少數人卻應付自如;在于他人交往時,大多數人都在自說自話,少數人卻可以成為“認真的聆聽著”。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為什么這么大?
“元認知能力”會給出答案。
對,就是李笑來老師在《財富自由》中提到的一個重要能力——元認知能力。
它起作用的方式極其簡單:“哦,我應該這么想才對……”
“嗯?我這么想難道不對嗎?”
“看來,我確實需要改變自己的思路了!”
看看,任何人之間這么大的差異來自于多么簡單的一個過程!
所謂元認知,簡言之就是對認知的認知。
再舉個例子,人人都說現在信息爆炸,其實爆炸的只是信息,而真正有用并可以改變思維、進而改變生活的信息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多。想一想,每天瀏覽完新聞、微博、微信、QQ,自己能記住的內容有多少?對自己有價值的內容又有多少?反正我是幾乎記不住也用不上,這些內容不但浪費了自己的時間,還分散了寶貴的注意力。
以前,我還搜集各種概念和觀點,以備演講或寫作時用,卻沒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去辨別其中的優劣,最后只會讓自己的腦子越來越糊涂。
以上都是沒有元認知能力的表現。李笑來老師說:“沒有元認知能力,就等同于:不注意大腦的飲食健康。”
元認知能力其實就是我們大腦的“食品質監員”。我們要用有限的注意力去篩選那些對大腦成長真正有意義的食物,而不是不顧質量地拼命硬塞。要記得不光要注意自己身體攝入的食物,更要對自己大腦攝入的“食品”進行把關。
元認知的實質就是人的自我監控。
那些牛人都是站在更高層次去俯視自己的大腦,這樣,就可以輕松控制它,讓它按照自己的方式運作。元認知能力就是不斷脫離這種束縛的能力,讓你能夠站在更高的層次去控制自己的大腦。
2.
這幾天學到心理學家阿倫·貝克的“認知療法”,就是通過改變自己的元認知,從而達到正確認識自己的目的。
貝克的認知療法中有幾個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動化思維”及“規則”。
他指出,“共同感受”,就是指人們用以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工具。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知覺和思維的過程,即元認知能力。
人們在思維過程中一些錯誤觀念形成了固定的思維習慣而被保存下來,使個體自身對這些錯誤的認知觀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
貝克在治療過程中重視求助者的潛能,他強調,咨詢師應注意引導求助者去充分調動和發揮自身的內部潛在能力,對自己的認知過程進行反省,發現自己的問題并主動改變。
事實證明,元認知能力的提高確實可以很好地控制不良情緒,從很大程度上緩解抑郁癥狀。
3.
怎樣具備元認知能力?
思考方式的改變之所以非常困難,是因為它是從底層上的修正。
這就好比每次升級電腦的操作系統,總會比簡單安裝個軟件要復雜的多,耗時也相應長一些。
所以不要以為是一蹴而就的過程。但也不是高不可攀。
一、通過讀書和學習鍛煉自己的元認知能力
閱讀本身沒有任何價值,閱讀過后的思考,選擇、行動才有價值。
羅振宇說:厲害的人就是元認知能力超強的人,他們知道一個概念后不是束之高閣,而是思索概念背后的東西,并轉化為具體操作實施。
元認知能力強的人,在閱讀的時候,時時刻刻能注意到自己的思考與思路,時時刻刻都在對自己的思考與思路進行“反思”、“校對”、“修訂”,當然最終是為了“升級”。
所以,在讀書的時候,讀到的不僅僅是文字以及文字所闡述的道理,更多注意到的是作者的“思考方式”,作者的思考方式與自己的有何不同。
比如,一本概率論讀完,大多數人就是考個試也不一定能及格,而另外極少數人卻成了科學家——因為他們改良了自己的思考方式,從此可以“像一個科學家一樣思考”。
二、監控自己的思考行為
想想另一個我一直在邊上觀察自己,時刻監控自己的狀態和想法。當發生了一件事,我做出某一個回應,另一個我就會問自己一連串問題:“為什么剛才我要這么想?為什么做出這種反應?是自然反應還是經過思考的?有沒有更好的反應?”你會發現這樣反思很有趣。元認知能力從一個抽象概念變成非常形象具體的可操作方法了,這個過程太奇妙了!
再比如,你在圖書館看書,坐在你旁邊的人大聲說話,這時大腦就開始運作了,先是釋放情緒感覺很憤怒,然后指導我的行為把他趕走,這個時候你這個主任就要用元認知能力控制大腦了,首先我憤怒沒有用,我不能拿別人錯誤懲罰自己,其次我的目的要明確,就是想讓對方停止說話,達到這個目的語氣一定要緩和,其次給他一個解決方案,最后表示感謝。
通過這樣的認知練習,慢慢提高自己溝通能力,進而提高談判能力,最后形成結構性思辨。當你學習時,大腦來一個想法想休息,想看電視或玩游戲,這個時候就靠元認知能力給大腦制定適當的獎勵機制,來更好控制我們大腦。
三、對外比照,刻意訓練
可以是對照一個身邊的牛人,可以是一件事情,可以是一個習慣,凡是與自己有差距的更高層次或更優緯度的思維模式或思維視角或實際操作都可以。比照反思,找出差距并想出改進措施進行迭代。
持續的正確的行動才能產生積累效應,教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用也是學習的一種最好方式,有意識地刻意鍛煉,刻意使用,元認知能力會不斷增強。
隨著訓練的持續,你會發現元認知能力會慢慢輻射到你涉及的各個領域,就像多維度發展這個概念,你慢慢就會發現你涉及的領域越多,你的元認知能力用的越熟練。
最終,你會發現,你已經具備了把大多數人甩開的能力,你不但改變了“現在的自己”,更改變了——“將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