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真實案例,講現代山西的一個傻子念佛往生,筆者產生了兩點疑問:
第一個問題:傻子的大腦里究竟想的是什么?
以老狗的揣測,傻子大腦宛如一團混沌,Ta對于外界信息的刺激反映非常非常緩慢。癡傻越嚴重,反映越慢越少,乃至于完全沒有反映。
第二個問題:既然傻子大腦里是一片混沌,那么這個神奇的預言故事是怎么產生的?
答:應該是她與家人的業力顯現,有一種神秘玄妙的力量化為一個信息,穿透了她一片混沌的大腦,投射了過去,讓她作出了反映。
OK,借助這個思路,我們繼續延展下去:瘋子、天才、圣人的大腦里究竟想的是什么?
瘋子:瘋子的大腦里是無數的碎片,像無數蝴蝶一樣在亂飛,Ta在不停的捕捉,沉溺其中。所以對于外界信息無法作出得體的回應。
天才:天才某些方面和瘋子有些像,Ta們都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中。但天才有能力連接常人無法連接的事實,將之錯置并列,看出他人所看不到的關聯性,形成獨到準確的邏輯。
圣人:圣人的大腦就像一面明鏡,各種信息在上面清晰反映。無論外界信息如何變化,Ta心中始終寧靜無動。
總結:每個人都有一套由自己認知形成的“世界”,外界信息來了,隨之化為腦海里的信息,心里又隨即作出反映。
比如作家,觀察到某種信息,與自己的所知交感,產生靈感,隨即記錄;
比如商人,觀察到某種信息,與自己的所知交感,產生靈感,形成商機;
比如常人,觀察到某種信息,與自己的所知交感,產生主意,形成聰明。
那么,這個信息從何而來呢?
答:萬物都是信息,一切都是信息,處處都是真理。
人生老病死是信息,喜怒哀樂是信息,順遂坎坷是信息,吃喝拉撒是信息;
萬物生滅是信息,天災人禍是信息,風水云動是信息,念頭起落是信息;
……
所有的一切無不是信息,無不蘊含著真理。
人們因為價值觀、知識結構的不同,對信息的理解產生不同;
人們又因為心境的不同,對信息的理解又產生不同;
人們有時由外界信息刺激而產生反映,有時腦海里念頭起落,自動產生信息;
而信息本身是沒有不同的,任何一個信息都是圓滿無缺的真理的顯現。
如果我們放棄一切知見,就像圣人那樣,心中是一座大明鏡子,映照世間的一切,而念頭起落都不去理睬。那是什么情況?
你自己就消失了,你就成了宇宙。
PS:
傻子念佛往生的案例有一個神奇之處,在于特別癡呆的傻子腦海是一片混沌,Ta無法接受外界信息并形成自己的反映,更無法在大腦中產生意識。
而這個故事的女主人公卻能預知死去的時間。
說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穿透了這片混沌,使她在腦海里有了一個堅定的意識。
又:
祖師們一直異口同聲地在說,有兩種人學佛(終極智慧)能得成就,一種是最聰明的人,一種是最笨的人。
現在有點明白了,真是如此。
最聰明的人一點就透,他一看佛(終極智慧)所說,能理解消化,知道這是對的,隨即信受奉持。
最笨的人腦子里空空蕩蕩,他一聽聞佛(終極智慧)所說,雖然完全不懂,但是卻成為他空蕩蕩腦海中最重要的信息,于是照著去做了。
而常人呢?他不像聰明銳利的人一樣,一看就懂。也不像最笨的人一樣照著去做。我們一方面用思維心去理解佛理,當然理解不動;一方面偶爾機緣巧合,身心沉靜,看懂了,升起信心,但隨著世間信息的刺激又不斷生出各種念頭,遮掩住了信心,又將注意力集中到其他東西上。如此反反復復,當然收益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