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學生,整理辦公桌上的教學物品,分類存放好。給自己留二十分鐘的時間靜坐。于靜坐中讓心靈休息,在過往的歲月里尋找努力的自己,試圖擁抱。于未來的日子里,設想執著的自己,努力成長。
曾子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從反省中發現問題,彌補不足,這也是進步和成長最好的方式之一吧?
開學后忙碌的一個月畫上圓滿的句號。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經典抄書繼續,寫作日更已是常態。生活就在循環往復的時光中,流逝成一個又一個,留存在過去的記憶。
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深邃而廣闊的夜空,內心不由地震撼:夜空正如草原和大海一樣包容萬物。不僅如此,它還帶給人們團聚和休息的機會,不僅廣闊,而且溫暖。不由伸手,在空中用力地握握,權當我向夜空致意吧。
回到家里,他正在煎牛排,還要再做一份干煸豆角。人間煙火氣不過如此,忙碌的一天結束后,回到家里,有人在為你準備晚餐。
每一個假期開始前的夜晚都是放松的,任由自己調整緊繃的神經,哪怕是短暫的睡眠也好。再醒來已是晚上十點半。
先到寫作群里去學習,這是每日必修的功課。今日進群便遇到了陶語老師點評《題西林壁》簡析。
她說,每個人都應當明白自身的視角局限,不自以為是,尊重差異,這樣就可以避免爭執與矛盾。而且要以“旁觀者”的視角去觀察,置身事外,看清事物真相,如此才能輕盈、自在。
陶老師的觀點總是格外通透,每次讀她的文章都會有更深刻的體悟。抄書時,會不定期抄寫陶老師的《心靈隨筆》,經由抄寫的過程,去梳理內心。每當停筆,心靈總會格外安靜和清明。
點評幾篇伙伴的文章,她們每天都有屬于自己的感悟與收獲。小丫以《你就是想得太多》為題寫出了自己很難融入寫作群,感到困惑。
讀她的文字時,想到陶老師關于“旁觀者”視者看問題的觀點。便把自己帶入,當作小丫另外的視角,看她在寫作班的表現。
她被老師當頭棒喝,我記憶猶新,當時以為她會退卻。沒想到她虛心接受建議,日日拜讀周老師的文章,寫感悟,摘錄經典語句,日日精進。她已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業余寫作者,憑借對寫作的熱情,在緊張而忙碌的生活之余,利用余暇讀書寫作。這原本已令人生充實而富足。
堅持讀書,忙時少寫一些,閑時多寫一些,像讀寫緣伙伴一樣,居家的日子成就她每日兩千字的夢想。
在不同的時段設定不同的目標,把目標變成易實現或是努努力就能實現的樣子,生活便會盡顯溫柔,處處都是人間皆安。困惑哪里還有藏身之地呢?
安慰小丫的文字,不知不覺間也安慰了自己,這是文字的力量。以前只提同文字之間的情感,自從走進寫作班,跟隨周老師寫作,在陶老師、燕老師和各位伙伴的支持下,挑戰文字精練,挖掘努力方向,明確寫作意義,這本就是收獲。
在互相交流和點評中,發現許多自己無法察覺的問題,在吸納和改進中一步一步地成長。這是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達到一定量的積累,才會發生質變。寫作也是如此。
慢下來,細細品味生活。抬頭看天之遼闊,感受家之溫暖,品寫作之意義。當文章即將畫上句號時,生活已刻在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