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命運坎坷的「芳華」,終于上映了。
之前阿布就說過,電影從某一個角度來說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導演用腦子拍的和用心拍的。
一部電影的誕生,可以是很多原因。
為了創造利潤、導演為了證明實力,還有······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
「芳華」就是馮小剛"完成心愿"的一部作品(「我不是潘金蓮」也是)。
芳華
Youth
說「芳華」是馮小剛完成心愿的一部作品,一點都不假。
馮小剛高中畢業之后,就進入了北京軍區文化單位,作為部隊文職人員參與了不少部隊文藝晚會的籌備工作。
在某次采訪中,馮小剛說:
我當年在文工團是做幕后、做美工的,對于那些上臺表演的漂亮姑娘們,我也就是從后面看著的份兒,沒機會接觸。再說了,人家也不搭理我。拍「芳華」這樣一個片子,就是為了彌補當年的一個遺憾,回憶一下青春。
很多朋友都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影片到底有沒有被刪減,阿布可以告訴你們,沒有。
而且,「芳華」真的給了阿布一些小小的驚喜,比預期要高。
目前,「芳華」豆瓣評分7.9。
七萬五千多人的評價下拿到7.9分,之后的分數浮動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了。
如果說,「芳華」是馮小剛的心愿。
那么這其中的故事,就是編劇嚴歌苓的回憶,蕭穗子(鐘楚曦 飾)所代表的,就是嚴歌苓本人。
1970年,嚴歌苓考入了成都軍區,成為一名跳紅色芭蕾舞的文藝兵。
1979年,嚴歌苓主動請纓,趕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成為一名戰地記者。
······
蕭穗子的故事,完全就是嚴歌苓的人生軌跡。
在「芳華」原著的前言中,嚴歌苓提到:
在我少年時代發生過一場早戀,后來我回憶這段經歷,總是驚訝的想,人們怎么會在這類口誅筆伐的運動中獲得如此之大的滿足和快感。再成熟些,我想作為社會的人也許是極其缺乏安全感的。
阿布想要告訴你們的是,原著中所講述的故事非常黑暗,主要就是圍繞著文工團內壓抑、惡毒的人性。
原著中的主要人物是五個:劉峰、何小曼(電影中的何小萍)、蕭穗子、林丁丁、郝淑雯。
嚴歌苓的文工團回憶中,壓抑的人性、封閉的思想占據主要位置。
所以在原著小說中,林丁丁、郝淑雯有著極度的品行惡劣,而且最后的下場也是惡有惡報。
而馮小剛的青春和嚴歌苓的多少有些不同:
我年輕的時候在部隊,隊友都是十六七歲身懷絕技的文藝兵,小提琴、長笛、大提琴、都水平超高,我想搬上銀幕給現在的年輕人看。那是我們的青春。
馮小剛把自己的文工團生活評價為"一段難以忘懷的歲月,一段榮耀驕傲的時光"。
馮小剛是帶著一種驕傲,想要把他的青春"炫耀"給我們的。
所以,「芳華」電影中,人性的壓抑和惡被一點點的稀釋了。
取而代之的是馮導用一種柔美、溫和的色調讓我們看到,文工團青春男女之間萌動、壓抑的愛意。
而那些惡,更多的展現在了團體和社會當中。
馮導的電影內核,就是芳華,充滿芳香的青春年華。
「芳華」電影中并沒有以五個人物為主講述,而是以"我(蕭穗子)"為第一視角,來講述劉峰與何小萍為主,林丁丁、郝淑雯為輔的故事。
當然,關于原著中的一些惡,雖然被磨平了一些棱角,但是卻也同樣以個人、以社會的形式傳遞了出來。
而這些惡的最大受害者,就是劉峰。
劉峰身上最多的,就是"好人卡"。
作為文工團的一員,原本他每天做好排練、表演的工作就可以了。
但是劉峰并沒有僅僅完成這些,他每天盡其所能的幫助著文工團的人。
文工團內所有的人,都被劉峰幫助過。
他被稱為文工團的"活雷鋒",以至于很多人把劉峰所做的,看成了理所應當。
但是劉峰并不是圣人,他只是個普通人,一個有著喜怒哀樂、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他喜歡林丁丁,偷偷喜歡了很多年,他為了林丁丁放棄了很多東西,包括唯一的一個去大學深造的機會。
結果在他表達自己愛意之后,不僅遭到了林丁丁的拒絕,而且被當成了想要猥褻林丁丁的流氓。
所有人都在驚訝,一個每天樂呵呵,特別會為別人著想的人,卻變成了這樣。
但是在驚訝之余,沒有任何一個人愿意幫劉峰說話。
所有人都沒有想過,為什么他不可以這樣,"活雷鋒"不能擁有愛?
林丁丁那句"所有人都可以追我, 只有他不行"卻赤裸裸的證明,在他們的眼中,"活雷鋒"真的不能擁有愛情。
除了何小萍。
而這個同情劉峰的姑娘,和劉峰有著同樣的命運。
"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從始至終,她都是被女兵排擠的那個。
在文工團這個小型的社會圈子里,劉峰和何小萍就像是兩個社會的邊緣人一樣。
被排擠、被嘲笑,只能互相取暖。
讓人心生寒意的是,兩人的經歷證明了一點,"好人沒好報"。
劉峰因為"林丁丁事件"而身敗名裂,下放到伐木隊;何小萍因為劉峰的遭遇對文工團的所有人心灰意冷,主動要求被調配到野戰醫院。
「芳華」中結局最慘的,就是劉峰和何小萍。
劉峰和何小萍應該就是馮小剛和嚴歌苓唯一的相同點,青春的痛。
在此之前,馮小剛拍了很多讓人笑的電影。
而這次,他卻準備讓我們哭。
馮小剛這次真的走心了,他認認真真地把自己的青春擺在我們的面前。
而這些青春,匯聚成了一段關于中國發展下每個人至深的情懷。
馮小剛說:「芳華」是美好的。
它是青春、它是愛戀。
它是每個人最美好的年代。
但是他卻騙了我們,狠狠地騙了我們。
「芳華」一點都不美好,他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兩個心地善良的男女在人和社會的摧殘下,逐漸墜落、沉淪的樣子。
那些青春的芳華,消失在了劉峰在越戰受傷時絕望的眼神中,消失在了他的假肢被那些腐敗警察打掉的時候,消失在了何小萍月下獨舞的曼妙身姿中。
而這些痛苦的回憶,也許就是馮小剛的、是嚴歌苓的,是坐在銀幕前的每個人的。
是這些,匯聚成了每個人專屬的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