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反脆弱》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塔勒布的“核心三元結構”。他將事物分為在風險下的三類狀態(tài),即“核心三元結構”:脆弱類、強韌類和反脆弱類。
這個三元結構向我們指出,這個世界不希望我們了解它,它的魅力就來自于我們無法真正了解它。那么,在這樣我們并不了解的世界中生活,如果遇到不確定性的事件,我們將如何應對呢?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誰也無法預料將要到來的一秒鐘會發(fā)生什么。
所以,我們要適應隨機性,面對風險和不確定的未來,不要止步于強韌性,要挖掘反脆弱性,并在不確定性中獲益。
這不僅讓我想起了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
那是個平淡無奇的日子,生活在既有的軌道上行駛。要不是他的出現(xiàn),也許我還工作在水深火熱之中。也許你會想,他一定是你生命中的貴人吧。恭喜你,答錯了!他非但不是我的貴人,還是上我們大領導那兒舉報我的人。
事情是這個樣子的:記得那天是在單位,已臨近中午時分,沒有人來辦事,十分空閑。我呢,就想利用這段時間,到上級主管部門取一些與工作有關的東西。(因已在工作群中催促多次)
我是和另外一個同事一起去的。主管單位離我們并不遠,過一條橫馬路,步行大概十分鐘的路程。我這面的事情辦的很順利,陪同事上樓取宣傳資料耽誤了些時間。待我們回到單位,有同事告訴我,剛才有個男人來辦事情,找不到人,等了半天,有些不高興,說是要投訴你呢。
我大不以為然。切,神經病啊!你以為你誰啊,別人就得像木頭人一樣等你什么也不做啊,我還有其他工作呢。
就這樣我們擦肩而過。事后我才知道,我到單位,他剛剛離去。因為素未謀面,所以不曾相識。
他果真是到書記那兒投訴了我。正當我享用午餐之時,同事告訴我,咱們領導來電話了,讓你放下飯碗馬上把他的事情辦了。
我一聽這話就十分反感。認識領導了不起啊,最討厭這種人,屁大個事就拿領導壓人。對不起,現(xiàn)在是我的午休時間,辦不辦的看我餐后心情。
沒想到啊沒想到,那個奇葩男竟然追到我們食堂外面,并在門口偷聽我們的談話,并又一次將我舉報。
這下事態(tài)擴大了,上級黨辦責令我寫檢查,我們領導找我談話。想想不聽指揮的士兵會有什么好果子吃?我滿肚子委屈我不是擅離職守,我是去做與工作相關的事情。有同事為證!再說,主管部門有監(jiān)控,也有接待我的工作人員,調查一下不就清楚了嗎?
我拒絕寫檢查!因為我不知道錯在哪里!一,我沒有擅離職守,二,你(猥瑣男)沒有剝奪我午休的權利。(后來聽說,這家伙還是局里的,我去,可別TMD 的給局里丟人了!)領導見我態(tài)度強硬,說,既然如此,那你就到上級主管部門報道去吧。
好吧,在這樣明哲保身的領導手下工作沒勁!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再說,要不是原來的書記執(zhí)意要我,我才懶得來這個低智商的聚集地呢……去就去!我早就在這干夠了!
當時,覺得自己特大義凜然,特不畏權貴![(m)]
結果,由于我的堅持,不但檢查沒有寫,原來把我要來的領導,聽說我的事情后,由于沒有我的電話,主動通過別人聯(lián)系到我,并在大領導那力保我,將我調到了上級部門。
后來才知道,他當時在大領導那兒說,他以人格擔保,我絕不是那種浮躁的愛生是非之人,而且業(yè)務能力強,真的是遇到這么個難纏的主……看看,同樣的事情,不同的角度,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必竟當過我的領導,對我還是比較了解的!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最讓我感動的是,他說,必竟當初是我把沒你要來的,出了事我不能坐視不理……看看,領導班子成員說話辦事就是不一樣!
事情過去了,我也從中總結出很多東西。現(xiàn)在想起來還覺得很有戲劇性。塞翁失馬,焉知禍福。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題,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在一定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
“風會熄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這是全書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充滿了發(fā)人深省的哲理。
那么,就讓我們做借風越燒越旺的火吧!
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并運用“反脆弱”讓有些事情能從沖擊中受益,當暴露在波動性、隨機性、混亂和壓力,風險和不確定性下時,讓它們反而能茁壯成長和壯大。
正如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說的那樣:“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就了最強盛的生命力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反脆弱”在脆弱中去成長,在脆弱中去獲益。“我寧愿做愚鈍但具有反脆弱性的人,也不做極其聰明但脆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