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夏天,我中招考試的成績沒有我預期的那么好,也讓父母和老師對我的期望落空。我的成績離我們縣高中的錄取分數線還差十幾分。如果想在我們縣城的高中讀書就得交高價費,我忘記當時差一分要交多少錢了,反正我差的十幾分得交好幾千塊錢。整個夏天我媽一直都在要不要讓我繼續上學中糾結,因為當時我妹跟我弟也快要上初中,如果我再上學,家里的經濟會很有壓力。再加上那時候我們村的女孩從初中輟學后每年都能為家里掙一兩萬塊錢,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這些錢能頂上地里莊稼一年的收入。我爸的一個電話,讓我媽的心思穩定下來,我爸跟我媽說:既然她想繼續上學,就繼續供應,咱們苦點不算啥。
我媽后來跟鄰居打聽到外縣城的錄取分數線要比我們縣城低十幾分,而且每分的高價費也才幾十塊錢。后來暑假結束后,我就去那所高中讀書了,從此,開始我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
那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園里有很高大的梧桐樹,每當秋天的時候,道路兩旁的梧桐樹干頂著金黃色的葉子,在夕陽下,有一種壯觀的美。我去上學的那年,新的宿舍樓剛剛建好,是五層的樓房,每間住8個人,住宿條件比起初中的時候,已經很不錯了。學校有寬敞明亮的教室和修得非常平整的操場,還有一間現代化的機房,我也是在高一的時候,第一次見到計算機。老師有60%都是剛大學畢業的應屆畢業生,教學方法新穎,課堂氛圍充滿活力,正如那個年代的我們和他們。
三年下來,我的成績在全校10多個班級中,一直屬于中等,最好的時候也沒有進入過前100名。所以每當期中或期末考試揭榜的時候,我都無法在榜單看到我的名字。因為學校的排行榜只粘貼前100名同學的成績。英語依然是我的強項,但在班級里卻排不上名次,甚至每次考試都不到90分,那時候滿分是150分。最差的是物理和數學,和初中相比這兩門課似乎更難了。高二的時候我們分班,我毫不猶豫選擇了文科,雖然我的歷史和政治也不盡如人意。
高中這三年,雖然在成績上不如人意,但卻是快樂的三年。在這里自由地生活,學習,還認識了很多同學。畢業多年以后,我們仍然保持聯系,他們是我生命中重要的朋友。也是在這所學校,我開始了長達好幾年的暗戀。看著他有女朋友,聽說他考上了重點大學,在校內網上看到他結婚的動態,在qq空間里看到他曬孩子的照片。大學畢業幾年后,我仍然經常做夢夢到他,雖然我那時候已經對他沒有任何奢望。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現在已經不再夢到他,時間真是一副良藥。如果再重新來過,我想我會面對面地主動表達自己的感情,盡管還是有些害羞,有些難為情。我不想后悔,更不想留有遺憾。所以,后來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就勇敢表達,不再給自己留遺憾。
我在高中的時候,依然跟在外打工的同學保持著通信聯系。得知她們在外的不易,經常加班加點和工作上的不平等,當然還有屬于自己那個年齡的小快樂。她們偶爾會隨信寄給我她們的照片,照片上初中時青澀的模樣都變得靚麗、時尚起來,通過照片看她們都透著大都市的時尚氣息。我有時候還是很羨慕她們的,尤其是看到跟我同齡的小伙伴每年春節出外打工回來后外表、見聞和談吐的變化,讓我覺得她們好洋氣,而我好土氣。
2015年夏天我參加高考,被安徽的一所師范類的大專院校錄取。當時看我們同學都選擇了復讀,我也跟著他們選擇了復讀。由于復讀生不得在外縣參加高考,所以復讀那年我離開熟悉的學校和熟悉的同學回我們縣城去讀高四了。我復讀的那所高中,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方面,都無法跟我之前的學校相比。由于一個班級有150多人,座位又是按成績排的,所以我常常坐在倒數第二排,倒數第一排一般坐男生。人生地不熟,再加上跟老師和同學的關系都不太好,自己的成績又差,所以整整一年,我都生活在郁悶里。當然高考成績也不理想,雖然比第一年高出了20多分,但那年的題比較容易,所以基本上等于是原地踏步,也浪費了一年的時光,而且那一年的時光漫長,壓抑。再加上,我沒有填好高考志愿,所以最后只上了一所省內的專科。我真是又后悔復習了一年,又悔恨自己當初不該跟風,如果第一年就去上大學也不至于這么憋屈。基于這次慘痛的教訓,以后的日子,我寧愿選擇孤獨,也不要再跟風。
現在想來真是慶幸我爸媽沒有像其他家長那樣:孩子沒有考上高中就讓孩子去廣州進廠打工了。他們當初明智地出高價費讓我讀高中,后來又支持我上了一所不太好的大學,這對我以后的人生影響都非常大。因為大學的學歷成為找工作的敲門磚,尤其是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