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來。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危險的事固然美麗,不如看她騎馬歸來。
面頰溫暖,羞澀。低下頭,回答著皇帝。一面鏡子永遠等候她,讓她坐到鏡中常坐的地方。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張棗《鏡中》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首現代詩——《鏡中》。與這首詩的緣分說來卻并不早,一次偶然,聽到了好友的鈴聲,是李健的《雨后初晴》。先是被前奏那極富日本特色的音樂所吸引,后來被李健溫厚細膩的唱腔所感動,李健是音樂詩人,這首《雨后初晴》的曲與詞也都極富詩意。他創作這首《雨后初晴》是在日本的京都,京都的繁華與陌生,打動了這位音樂詩人,也許在某個雨后初晴的日子,他忽而想到了那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故而,便有了這首歌曲。
《雨后初晴》里有句歌詞:“春風起時何處攔哪有湖水不受牽連,你如細雨忽然來心生漣漪讓夢難安。”這句歌詞滿含詩意與哲理,又將心動描繪得忐忑而唯美。這句詞又讓人想起一副對聯:“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這是清人李文甫與自己的老師出游時所作,老師出上聯,李文甫來對下聯。青山原本不會老,只因白雪落到山頂,像極了白發;綠水本無煩憂,微風吹拂水面,陣陣漣漪,像皺了眉頭。兩句皆以擬人之法影射了世人的憂愁事,人的哀樂總是容易受外界影響。平靜的綠水正如鏡面,照著一切的風吹草動。
《鏡中》這首詩大概也是如此,鏡中窺得人心。“只要一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來”,詩的開頭許是作者自己的悔意,雖與詩的結尾有些呼應,但不難看出結尾之處還是有所不同,待到最后再品味吧。游泳到河的“另一岸”,登上“松木梯子”,這些都是看似愜意卻十分危險的事情,倘若可以,寧愿這些危險她都不曾涉足,只靜靜地“騎馬歸來”,盈盈一笑,宛若桃花朵朵。
皇帝詢問,她羞澀地低下頭,溫柔地一一作答,她的面前放著一面不曾挪動過的銅鏡,皇帝讓她在尋常梳妝的地方坐著,她靜靜地望著窗外,歲月美好。她望著窗外,皇帝望著她,“我”望著他們。張棗原本是想要將“皇帝”一詞刪去的,改換作“我”,但如此便失去了詩歌的歷史美,失去了原有的沉重感。他所寫的悔意是輕盈飄浮的,是在沉重壓抑之中飄飛而出的,以輕越重,他的悔,是不同尋常的。這里出現的“鏡中”,卻也增多了意境的層次與復雜,不再是只有“皇帝”和“她”,似乎“我”也存在于那個空間。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詩的結尾又用了這句,只是最后有所不同,首句是“梅花落了下來”,也許這是作者想起了自己一生中后悔的事情;“梅花便落滿了南山”,這大概是“她”望著窗外時,一時觸動,想起了自己所后悔的事情。
人的思想如同人的存在,都是獨特的。詩的品讀,每個人的感悟都有所不同,只靜默讀詩,足矣。
文 | 三度&漸之
品讀更多經典詩詞、音頻、美圖與美文,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唐詩宋詞品讀
很高興能夠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里與你相識。每天推送經典詩詞、音頻、美圖與國學品讀,讓我們在這浮躁的年代,靜下心來,和三度一起品讀鑒賞那些快被時光遺忘的詩詞文化,修身養性,傳承經典,約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