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達(dá)在《皮囊》一書中描寫的那些刻在骨頭上的故事,透過血肉,帶著剜心的痛。那些我們終其一生也要回答的問題,捶擊著心,帶著殘忍的意味。
但是劉德華認(rèn)為《皮囊》是一盞照亮迷途的明燈。評論家李敬澤認(rèn)為《皮囊》是一本認(rèn)人、認(rèn)心之書。
哪怕傷痕累累的心也是好的,證明著跳動與清醒。它調(diào)動支配著皮囊,用皮囊去標(biāo)志生命與生活的限度,證明值得活過。
《重癥病房里的圣誕節(jié)》寫到重癥病房里病人比病人家屬陽光,病人們關(guān)心婦產(chǎn)科里新生兒的故事,不安于醫(yī)生與護(hù)士長的戀愛……脆弱的病人家屬內(nèi)心跟著醫(yī)護(hù)的表情而起伏,一跳一宕。
在重癥病房里,“我”不愿意與同齡人為友,因?yàn)楸舜丝梢钥赐副舜说膫窝b;“我”從與年老的患者交友到不再交友,因?yàn)槿藭蝗幌А拖駸熁ǎ绲啺慊一业娜挤藕圹E。過不了幾天,風(fēng)一吹,沙子一埋,便不見了,一切輕薄的好像從來沒發(fā)生過。
如同泰戈?duì)査鶎懙?“生命一次又一次輕薄過,輕狂而不知疲倦。”
《我的神明朋友》讓我相信神明是存在的。神明的存在是因?yàn)槲覀兊男枰?i>神明救了我們,實(shí)際上是人的自救。
《張美麗》讓我看到了世人總是以先入為主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與其說這個世界是我們看到的世界,毋寧說是我們帶著某種特定的濾鏡功能去看到的世界。
往往最親近的人傷害自己最深最有力。請給世界上所有疲憊的靈魂多一份理解,他們不求關(guān)愛,只求一份寬容。
《阿小和阿小》讓我看到了鎮(zhèn)上少年對城市生活的憧憬,以及他們對香港阿小畸形的態(tài)度。香港阿小也因?yàn)榧磳⒖梢酝度胂愀凵睿床黄鹦℃?zhèn)。
最終海土阿小成為小時候最討厭的漁民,香港二小也經(jīng)歷了城市的惡心與徹骨的孤單,沒有成為少爺,“我”也離城市近些,看清了很多。
未諳世事的少年,以自己的方式去認(rèn)知這個世界,看著繁華城市之景而心生向往,自尊又自卑。無奈命運(yùn)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最幸福的似乎是那個無法離開小鎮(zhèn),成為漁民并且成家立業(yè)的阿小。
在城市里人潮涌動的地鐵站,覺得人似乎不是人,只是移動的蟻?zhàn)澹瑥倪@個巢穴穿到另外一個,碌碌無為著。而小鎮(zhèn)上的人形象鮮明,這樣的人才是人。
惟愿時光匆匆里,我們可以活的心滿意足。
《天才文展》讓我看到靈魂是那么飄渺,皮囊是那樣的真實(shí)。如果心封的太死,皮囊也跟著說謊。
在小鎮(zhèn)成長的我,特別能理解文展,我身邊沒有像他這樣的“天才”,但我們都是他的一部分,年少的我們想要逃離什么,所以努力著。但想太多會很累,所以做好眼前事,但我們又非人才,所以一件事也做得很久。
自覺可以控制周邊一切的文展,也過分的、畸形的、自以為是的控制著自己,他以為自己充滿了積極的力量,但實(shí)際上,他渾身攜帶著負(fù)面情緒,讓人想要逃離。
多像一場可憐的、悲情的、自導(dǎo)自演的內(nèi)心戲,而演戲的人一輩子都沒出來。
天才展示是屬于我們每個人的,他以一種極端的方式奴役著自己的心,操縱著皮囊,最終難堪傷心,破碎的皮囊承載不了沉重的心。
把眼前的事做好,想得太遠(yuǎn)太多,既無濟(jì)也傷心傷身,切記事事權(quán)衡,切忌功利心太重。未來說來就來,有你難以承受,有你無法預(yù)測,也有你未曾想象過的美好。
《厚樸》讓我看到了一個用生命燃燒幻象的人。“我”與厚樸都是生病的人,為了某種想象的未來的達(dá)成,“我們”采用不同的方式,一種放松想象,一種控制著想象。
“我”似乎達(dá)到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我”有比較、有慶幸,卻也因此愧疚在心。“我”鋪陳這一切,讓讀者自己去選擇,或者是以一個更好的方式去面對想象。或者說,面對人生,“我”依然這樣迷茫無措,面對眾多的厚樸,“我”還是說不出所謂的對的規(guī)勸之詞,所以讓厚樸自己走,讓我們自己走。
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既沒有厚樸膨脹的想象力,也沒有作者理性的控制力,所以我們活在其間,既不危險也不怎么安全,說到底都是在用心,揣度著皮囊所在的世界,希望可以保護(hù)自己的皮囊。
活在想象里的人終究要醒,要么繼續(xù)活,要么活不下去,沒醒來的日子固然美好,但代價卻是醒時痛苦或者無法醒來的孤獨(dú)無援。
清醒的人理性規(guī)劃每一步,在一個個嘗試?yán)锉疾ǎ鷮?shí)實(shí),卑微地堅(jiān)持著夢想,一步步靠近,看似龐大但具體的目標(biāo)。但他們也在平庸與枯燥時試圖想象,卻又理性的不允許自己想象。
我們都是老天爺正在雕塑的作品。
沒有人不辛苦。簡單粗暴地評判對錯,本身就是幼稚無力的。在有意無意的比較中,我們既慶幸又自悲。
我們都是卑微的蟻?zhàn)澹J(rèn)真投入著,完成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任務(wù),辛苦著、自憐著,卻因小小成就而自足著,因相遇而快樂著。
《海是藏不住的》讓我聽到作者對自己的期許:“我期許自己活得更真實(shí),也更誠實(shí),要更接受甚至喜歡自己身上起伏的每部分,才能更喜歡這個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處理欣賞各種欲求,各種人性的丑陋與美妙,找到和他們相處的最好方式。”
我相信他的期許也是我們心中的潮汐,我希望我們都能有面對勇敢的勇敢,有面對真誠的真誠。好好想想應(yīng)該怎么生活,怎樣去享受生活。
真實(shí)的生活要過成什么樣,要自己完成和回答。
《回家》讓我明白了親人是很重要的存在,在你羈旅他鄉(xiāng)、客居異處、倍感無依的時候,你依然有家可歸、有根可循、有祖可祭,這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火車伊要開往叨位》讓我忽然間覺得:旅行的意義在于你與這一處風(fēng)景的無關(guān),一切的相遇都是輕巧而美好的,你只是路過,所有不舍都由它來承擔(dān)。
《(后記)我想看見每一個人》讓我想到海子的一句詩:生命于我寒冷的冬天,你的名字是溫暖。
因?yàn)閲L到失去的滋味是那樣徹骨的痛,所以“我”拼命的去抓住現(xiàn)有的一切,把刀尖對著自己,清醒的解剖著自己,用美好的筆觸去留下生命中重要的人。
何必那么用力的去反抗時間帶給我們的遺忘呢?珍惜著身邊的人事,把最好的自己帶給他們就好,在下一次相遇前把自己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