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提問模型
1,開放式問題
適用范圍:任何場景
像命題作文
關鍵詞:為什么,如何,怎么樣
2,開放式問題線
適用范圍:重點可運用于負面,焦慮,失落等負能量狀態場景
0(負面)-1 正面(封閉)-2 開放-3復數-4 可能性-5 聚焦-6 動態-7 系統性思考
3,蘇格拉底提問法
適用范圍:不知道答案時就提問
四步驟:
1)先不發表意見
2)利用封閉式問題核對主題
3)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并愿意陪著對方聊
4)連續向對方發問。
4,共情式提問
適用范圍:對方需要陪伴和被理解的場景
1)向自己提出同理心問題,感受對方的心情.
2)向對方提出寬泛的問題,讓對方進入安全舒適的對話狀態
3)要全心聆聽,留意話里話外的信息
4)保持客觀的距離,給出客觀的建議
5,對抗式問題
適用范圍:自己被忽悠,需要捍衛自己的權力
分兩個階段:知己知彼,然后問責
第一階段:識別風險,明確目標,掌握事實
第二階段:掌握問責主導權,針對性提問,批判性聆聽
6,ORID提問
適用范圍:聚會,研討會
客觀,反映,理解,決定
7,采訪型問題
適用范圍:面試,談薪資,社交初見
四方面:
1)介紹自己
2)分享愿景
3)承認挫折和挑戰
4)擊打曲線球:分享思維,創意,價值觀
8,Xyz法則
適用范圍:沖突場景
問題模型:我有一個問題,當你做X時,導致結果Y,而我的感覺是Z。
第一:描述給你帶來的具體行為X,這有助于你在急于給出反饋時避免給出一種評價式或者泛泛的回答。
第二:列出這些詳細的,可見的后果Y。簡單明白告訴對方,其行為給你帶來的問題,通常使他們發生改變的有限刺激。
第三:描述你對問題結果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僅讓對方了解哪些行為妨礙了你,而且要解釋它如何通過帶給你挫折,憤怒,或不安全的感受來影響你。解釋這些感受怎樣干擾你的工作。
9,不忘初心的四個基本原則
適用范圍:陷入迷茫,不清晰目標的自己或者他人
模型描述:你想要什么?(目標,夢想家)你如何得到?(執行,實干家) 你如何承諾會做到? 如何知道自己已經知道了?(評論家)
10,欣賞式探詢
適用范圍:挖掘他人的閃光點
“從心出發,解決問題”,著力在“動機”層面,四個階分別實現
1)發現階段:通過探詢最佳實踐中發現優勢,激發潛能
2)夢想階段:基于發現優勢,探詢新的夢想和目標
3)設計階段:探詢目標達成的計劃
4)實現階段:最后加強肯定力量,支持持續行動達成。
11,選擇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