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姐 · 家庭教育第二講:孩子,你應當聽圣賢的教誨! | 致良知·致幸福
原創 2017-09-22 劉方 致良知四合院
什么是讓“孩子聽話”的關鍵
來自致良知四合院
00:0011:34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好。
從今天起,我們圍繞著陽明先生的家訓《示憲兒》展開關于家庭教育的分享。這篇家訓的篇幅很小,只有九十六個字,卻很寶貴,其中飽含了陽明先生關于教育孩子的精髓,寄托了先生對晚輩們的諄諄教誨,字數雖短,卻歷久彌新。
今天,我們終于可以知道教育的根本到底在哪里。
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句:
“
幼兒曹,聽教誨。
”
很簡單的六個字,一打眼兒就明白了字面的意思,孩子們要聽話。但是要聽誰的話呢?如何聽話呢?真正明了其中的深意,也是不容易的。接下來,我就這句話,跟大家分享三點小內容。孩子、家長以及在當下我們該怎么做,從而讓我們經營好家庭,培養好孩子,真正使家成為每一個孩子夢想起航的地方。
一、孩子,你要聽話,要聽圣賢的話,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以此來培養自己的恭敬心,這是關鍵所在。
圣賢是我們遠古的祖先,是我們終生的師長。圣賢的話,傳道解惑,句句經典,經過歷史的考驗,蘊含豐富的智慧,歷久彌新,我們當然要聽。
在家里,我們要聽父母的話。從小事說起,當父母喊我們的時候,要及時答應;交代給我們做的事情,要立刻動身去做,絕不拖延、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的時候,告訴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一定是為我們好,我們要恭恭敬敬地聆聽,做錯了,父母責備教訓我們,還要虛心地接受,切不可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傷心。
在家聽父母的話,延伸到學校,就要聽老師的話,延伸到企業,就是聽領導的話,懷著這么一顆順從、恭敬的心,緊緊跟隨著圣賢、父母、領導,時時刻刻能夠聆聽到他們的教導、啟發和指引,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做下屬的,一定能夠走上一條平坦的大路。
這份恭敬心,是我們人生成功的一個重要原點。一分恭敬,得一分收獲;十分恭敬,得十分收獲。對于圣賢,對于先輩和師長的恭敬心,一定會開發出我們人生的大智慧。
第二點,講講我們做家長的。“幼兒曹,聽教誨”。對于這句話,有些朋友有些猶疑,說我們現在的家長做得怎么樣,我們的家長都走到哪里去了呢?
是的,過去或許我們作為家長,自己可能有些不當的言行。但是,人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今天,我們就明白了,要讓孩子聽話,關鍵在哪里呢?
還是在于我們做家長的,自己是否有一個最根本和究竟的認知,是否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在大是大非面前,看得清、守得住。
說到這里,我想在這里再一次跟大家分享孟母三遷故事背后那個孟母斷機的故事。在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厭學,逃學回家剛好被母親撞見,正在織布的母親一句話都沒說,當即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匹剪斷了。
孟子是個孝順的孩子,慌忙跪下來問母親為什么這么做。
母親說道:“讀書求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一根線開始,然后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布匹,才能做成衣服,才能有用。讀書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這樣半途而廢,以后怎么才能有用、成才呢?”
一席話說完,孟子如夢初醒,從此謹遵母親的教導,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最終成了繼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圣人。
我們看孟母,可謂是深諳為母之道的精髓。她明確地知道:求學求道才是人生的第一等事。在孩子出現問題的關鍵時刻,體察到孩子的細微變化,同時用自己的力量把孩子帶到正道上來。孟母之所以能夠導之以正,根本還在于孟母心中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當然,在勤學的背后,一定是引導孩子立下了必為圣賢之志。
所以,在這里,也想跟各位家長說句最貼心的話:上次我們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今天我們說,身子正不怕影子斜。我們要做好家庭教育、改變家風,最好的也是最簡潔的方法和途徑就是從我們自己做起。
這一點我也是有深刻的體會,特別是在孩子慢慢長大、懂事、成熟以后,從來不會輕易地數落和指責孩子。只要發現他身上有了問題,我就會去對照、檢查自己。
身邊的人做不到,孩子做不好,要看看是不是自己在這方面也有什么缺陷。當自己下決心改變的時候,你就會驚喜地發現,在潛移默化當中,孩子變化了、成長了,所以作為家長,調整自己、改變自己、成長自己,才是教導孩子的捷徑和最簡單的方法。
也就是說,沒有比改變自己更重要的事情了。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個,那就是致良知——不斷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心靈品質。
第三點,我要說的是作為我們家長,具體該怎么做呢?我覺得有三個字好記,而且很貼切,那就是君、親、師。
為之君,我們要像君主一樣,威嚴有力量。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樹立權威,要堅定地走圣賢之路,這不是說大話,這是我們人生唯一的路,我們要以身作則,才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我們是怎么說的,我們的孩子就會怎么學著說;我們怎么做的,我們的孩子就會沿著我們的腳印走向遠方。
為之親,除了給孩子在衣食住行上給予無微不至地照顧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心貼心地與孩子交流,用心感知孩子的需求,體察孩子在成長中的困惑和難題,幫助他們在心上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予以化解,長養孩子的生命智慧。
為之師,就是要像師長一樣,始終能夠引導孩子、指導孩子,引導他們到達未曾到達的高度上去。《教條示龍場諸生》當中講到,“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所以,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教育孩子,重要的還是要讓他們立下高遠之志,立定志向就能朝向正道,一路奔跑。
當然,我們還要說,家長們,我們自己立志了嗎?我們是否確定了今生一定要走一條正確的路?我們是否有著這樣的一份承諾和真心實意?我們是否開啟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最后,有三個問題,我們一起來體會和感悟。
第一個,生命當中,我們每一位家長愿不愿意把百分之一的時間給到自己的孩子?一天有24個小時,有1440分鐘,平均下來是14分24秒,大約15分鐘的時間,我們愿不愿意給到自己的孩子呢?我們一定是愿意的。
但是,這個時間是指有效時間,不是和孩子吃喝玩樂的這個時間,那么在這個時間里,做到正式的溝通、正式的交流,有機會的話最好面對面。當我們和孩子在一起,當我們面對面的時候,我們能夠傳遞給孩子那份真誠的眼神,那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自信。
第二個問題,你給予孩子怎樣的引導?這就是說,我們渴望孩子成為有用的人才,可是在這樣的一條路上,我們指導孩子做了什么呢?
第三,我們自己又做到了多少?
看上去很簡單的三個問題,做家長的功夫就在里面。我們領會了,做到了,就不僅是一位合格的家長,一定是孩子心中優秀的榜樣。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可以大聲地說:“幼兒曹,聽教誨!”
每日推薦
① 方姐:家庭幸福,可學而至——家庭教育第一講!
② 生命中最好的遇見
③ 一人認錯全家安
微博:@致良知四合院
聲明:公眾號原創文章版權歸“致良知四合院”所有
任何組織、機構、個人不得擅自轉載和二次修改
轉載請留言
如有問題,可聯系郵箱:
1106449847@qq.com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論壇報名頁面
閱讀原文閱讀 914353 投訴
精選留言
寫留言
6
陳淑媛
求學求道才是人生的第一等事。父母以身作則,上所施,下所效,長善救失。
9月22日
6
王誠瑩
聽圣賢的,醍醐灌頂之感啊!以前教育孩子,讓孩子聽話,是聽自己的話,卻不知道,自己的話很多都不是正確的。
9月22日
5
吳倩蕓-致良知四合院
要聽話,要聽圣賢的話!自勉!
9月22日
4
刀具精品 吳13605556796
改變自己,提升自身,做好榜樣,從而引導孩子。
9月22日
4
超瑞:-D
沒有比改變自己更重要的事情了。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個,那就是致良知——不斷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心靈品
9月22日
3
柳兆斌
從自己做起,改變家風。
9月22日
2
文諧
圣賢是我們遠古的祖先,是我們終生的師長。圣賢的話,傳道解惑,句句經典,經過歷史的考驗,蘊含豐富的智慧,歷久彌新,跋涉千山萬水也要去追尋的寶藏,怎么可以就在身邊還不懂得珍惜?
9月22日
2
董倉全
教育孩子,省察自己,立志圣賢,一起努力。
9月22日
2
虎虎-致良知四合院
聽話
9月22日
2
文諧
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個,那就是致良知——不斷提升自己的心靈境界、心靈品質,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在大是大非面前,看清守住。
9月22日
2
周洋
圣賢是我們遠古的祖先,是我們終生的師長。圣賢的話,傳道解惑,句句經典,經過歷史的考驗,蘊含豐富的智慧,歷久彌新,我們當然要聽。
圣賢不是外人,不是別人,就是我們遠古的祖先!
9月22日
1
三好^杜
方姐,每次聽方姐講后很感動很勵志,謝謝方姐,謝謝良知四合院!
9月22日
陳文書
生命之真善美慧來自良好的教育
9月29日
作者回復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教育其實是讓我們那顆原本光明的心早些恢復。
9月29日
金鳳
感恩老師!君親師,自己做出樣子,可學而致
9月26日
王鵬189~致良知四合院
代代相傳
9月23日
張玲
孩子要聽話,聽誰的話才是“聽話”,聽什么話才是“聽話”?方姐來嘍~
9月22日
以上留言由公眾號篩選后顯示
了解留言功能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