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的太熱了!北京氣溫頻頻上40°,據說是1961年以來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年。命都是空調給的,工作日窩在辦公室,周末窩在家,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這樣?
據說今年的極端高溫是「厄爾尼諾」的貢獻。之前世界氣象組織宣布說熱帶太平洋地區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未來5年內大概率出現創紀錄極端高溫。
聽到了嗎?地球在跟我們對話,她想告訴我們什么。就像你熬了很多天夜后,有一天開始臉上爆痘、心律加快、呼吸不暢,那就是身體在告訴你該休息一下了。地球也是,她在向我們發出警告:我們現在承受高溫天氣的“果”,就是由于一個多世紀來破壞環境的“因”。
最近看了一個很火的紀錄片,叫《地球改變之年》,主題就是環境保護。但它的角度非常新穎!講得是疫情時期當我們所有人都被封控在家后,不同時間段地球上的空氣變化、噪聲變化,以及動物們的變化。
洛杉磯迎來了40年來最好的空氣質量,中國空氣中的有毒氣體下降了一半。而在印度的一個小村莊里,人們首次看到了喜馬拉雅山,原來山一直在那里,那么近那么美,卻被渾濁的空氣遮擋了那么多年!
人類被封控了起來,地球卻重生了。動物們的變化則更加明顯,許多瀕危動物都在人類消失的日子里開始繁殖,生育率大幅提升。
在南非海岸線,游客們一直以為自己在和非洲公驢企鵝和諧相處。但當人類停止活動后,研究人員才發現,之前由于沙灘上有大量游客,成年企鵝捕到食物后都沒有辦法送到企鵝寶寶嘴里,只能等夜晚游客都走光了才能出來喂食。而現在,沙灘上沒有一人,它們可以隨意往返,一天可以給寶寶喂食兩到三次,企鵝寶寶更健康、成長更快了,甚至有的成年企鵝開始生二胎。
這個紀錄片只有48分鐘,卻很震撼。它的解說是大名鼎鼎的大衛·愛登堡,經常看BBC的小伙伴應該對他非常了解,他實地探索過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態環境,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自然博物學家,還是勇敢無畏的探險家和旅行家,被世人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
現在回想封控的那三年,我們仿佛做了一場大夢。而當我們懷抱著各種各樣的情緒——或焦慮、或憤怒、或害怕、或煩躁——被迫待在家時,怎么會想到世界上竟然還有這么一群環保研究人員和媒體人,在觀察著、記錄著地球的變化,在探究著人類的活動對動物的影響。這是一場絕無僅有的地球試驗。
我們真應該打開眼睛看看這個世界,當人類只是關注“我”時,便意識不到很多自以為的苦難在更大的維度里所帶來的意義。
另一個我要強烈推薦的紀錄片是Netflix出品的《我的章魚老師》,2020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這個紀錄片也很短,總長只有一個半小時,畫面質感堪比電影,但給我的觸動卻不亞于看電影。
你想過和一只章魚做朋友嗎?你想過一只章魚過來跟你握手嗎?
紀錄片里的攝影師克雷格·福斯特在打工多年后走入了人生低谷,于是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南開普敦茫茫大海里的一個小房子。他開始回歸自我,日復一日像童年時那樣潛水,和海里奇妙的生物作伴。他想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只是旁觀者。
直到有一天,他在潛水時發現了一個極其怪異的“生物”。各種貝殼、珊瑚、海藻長成一團????,他還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奇怪的物種。
后來他才知道原來這并不是一只生物,這亂七八糟的外殼里面是只章魚(他稱這只章魚為“她”),而這個詭異外殼就是她的偽裝術,她只露出眼睛去觀察外面的情況。
章魚是膽小的、獨居的生物,他懷抱著好奇和關懷,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每天都去看她。慢慢地,章魚發現他從不危害她,她開始不再害怕這個巨大的生物。直到有一次,她把觸手伸向了他,然后搭在了他的手上,和他握了手……????
我刷地一下就淚目了。
物種之間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卻又存在著如絲如縷的聯系,這種聯系就像一種奇妙的感應,超出了一切慣常認知和科學解釋。
章魚的壽命只有一年多,在后面的300多天里,他仍然每天去找她,研究她的行為。他發現章魚非常聰明,她的智商和兩三歲的小孩差不多。她受到鯊魚攻擊時會琢磨出騎到鯊魚背上的方法逃生。她還是個“幾何學家”,之所以能用自己的軟體殺死殼類動物,是因為她算出了在它們殼上哪里打孔能直擊要害。
可是她再聰明,也有天敵。有一次她被一只睡袍鯊追殺,她各種逃竄,最后躲進了石頭縫里。他見到這一切,想出手援助,但他又知道自己不能,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心而破壞大自然的生物鏈。最后,她被咬斷了一條腿。
失去觸角后,她極其虛弱地趴著,看起來蒼白無力。直到幾天后,他驚奇地發現她被咬斷的地方長出了新的“小細腿”,雖然在她身上顯得很不協調,但總算劫后重生。這一次,他從她身上學到了強大的生命力。
一天又一天,他就這樣陪著她,直到她生命的最后:她懷孕了。雌章魚一生只能交配一次,為了保證寶寶順利產出,她必須停止捕獵和進食,對她來說孕育就預示著死亡。產卵后她再也沒有力氣行動,最后被魚群咬住、拖拽、吃掉……
他親眼看到她死在面前卻無能無力,他內心的自責、煎熬和悲痛讓我隔著屏幕都感同身受。
縱使有萬般無奈和遺憾,但這就是大自然。能量在不斷地流動,不斷地更迭和循環。我們只能懷著敬畏之心,去發現、去鏈接、去感受。
最后,想向這些自然科學家和愛好者致敬。敬佩他們為大自然付出了如此熱忱,他們對地球的熱愛超越了一切自身利益,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守護著我們的家園。
「我是予書,主業打工人,副業自由撰稿人。」
讀書 、旅行、思考、寫作,不負每日 ,不負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