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起源是因為,上一家公司與這一家公司畫風區別太大,讓人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說回來這兩者之間的分量可以算得上差不多,我也不知道哪個對當下更重要,個人認為還是要看公司的發展階段。
想說說我在前任(上一家公司)2年多的時間,對這兩者之間的一個淺見
前任公司背景
初創階段,小團隊,沒有背景、沒有資源,只有能力,產品還未推出市場。
每一步走的都是穩扎穩打,沒有半絲焦慮,這跟當家人有很大的關系,當家人掌握著一家公司的發展和產品風向,因為履歷和經驗的沉淀,才得以穩步前行。
當家人理念
慢則是快、穩中求發展
現在情況
在維穩的生活中,追中另一種發展方式,以此追求公司團隊的擴展強大。
在這家公司的2年里,公司的用人準則
在招人上面
看中的不是你當前能力有多好,而是看你有沒有發展的潛力,培養之后能不能給公司帶來效益。
大白話就是:你有沒有經驗沒有關系,公司愿意培養,但培養的前提是因為你值得
在用人上面
知人善用,這是當家人最大的亮點,會把不同人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從而會去包容一些不足點。
大白話就是:你只要有一個亮點,其它的毛病都可以暫時忽略,前提是毛病不能影響利益。
選人上面
在員工堆里面,要重用其人,看中的是忠誠和次要的能力,勤奮成為了篩選人的關鍵要素
忠誠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比較難得的一種品質,也就是一個人能夠一直認可公司的發展與自己一致,才會愿意與公司攜手并肩作戰。
鄙人有幸面試過一些人,當家人也叮囑了我一些注意事項,注意點應該是哪些。
其中一點就是看人的穩定性
也就是看簡歷中的畢業時間到當下的這個時間,共有幾份工作,每份工作時長是多久,綜合評估下來就可以斷定這個人,要不要約?
如果要的話有哪些注意事項,需要提前準備要走的一個可能性。
也就意味著這個人如果在公司沒有看到想跟公司一起奮斗的欲望,也沒有什么太大貢獻,那么一般的重要事件都會做一個規避或特殊處理。
因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會對一個不穩定,也沒有信任的人委以重用。
其二看的就是匹配性
匹配性從兩個方面來說,第一是性格上的匹配、第二是專業上的匹配、第三是匹配能力
如果我們公司是招銷售崗位,那么匹配的就是你性格外向還是內向,是否合適?
如果我們公司招的是會計,那么匹配的就是你的專業能力
如果我們公司招聘的是高級產品經理,簡歷是普通的產品經理那么肯定就不合適,因為你沒有高級的品質。
當然由于前任公司的階段問題,在能力是否匹配上面,就沒有過多關注
對于一些公司已經過了初創期,進入成長期的公司,更關注的就是個人能力和匹配的問題,因為公司需要操持成長速率,所以需要引進人才,創新和突破。
最后說到前任公司對能力看的很弱是為什么呢?
如果一個人足夠忠誠,那么能力便成了次要,是因為忠誠難覓,能力可以提升。
也許你當前的能力跟公司想要的和能承擔的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是因為能力這種東西,不僅可以教還可以練,同時也能給你試錯機會。
但是人心是不可測的,所以忠誠成了第一要素。
忠誠之余的輔助道具就是勤奮,無論是你因為自身提升從而顯得勤奮,還是想獲得公司認可從而獲得機會與公司一起并肩,都是在忠誠之余較為重要的
如果你只忠誠,卻能力一般,然而表現一般,那么不好意思,公司不是慈善機構
不會為你止步不前而公司停止前進,想都不用想
這也就是為什么,35歲以上的人找工作并不受待見,也是華為企業為什么會逼退一定年齡的員工。
不管是普通還是管理層,止步不前的結果就是:公司沒有能力負擔你的未來,所以請你另覓出路。
如果你忠誠,但是你足夠勤奮,愿意為了錢途而去接受新事物,吸取新知識,并為己所用,那么公司也會愿意給到你給多機會。
人的一輩子有機會的次數真的有限,所以你把握住了,就是你的,你需要為了機會為之努力奮斗。
沒有把握住,流失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反思自己,也反思公司。
要思考,公司還會不會再次把機會選擇權給到你,如果會,一直保持這個姿勢,等待下次機會的來臨。
如果不會,那么換個環境同樣的姿勢保持也會迎來新的機會,加油!
幾乎是所有的初創公司,一定會是因為你有了前者,公司才會愿意花時間精力和成本,去培養你
反之,沒有前者的忠誠,公司去培養你,那么正常人心里的對白,肯定是會心存感恩和感謝.
但是個人發展會更重要,所以是去還是留,就要看公司有沒有及時的給予相應能力的價值。
也許會有人否定,我能力強,走到哪都受重要,但我們要根據事實說話,你頻繁跳槽,你的能力被公司認可的話,除此之外還給你了哪些?
權利、股權?還是管理位?如果都有,肯定要恭喜你,沒有就靜下心來好好思考。
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的上司沒有自己厲害,為什么能做領導,而時常會覺得能力強卻不受重用
重要的點是:看人不僅僅是能力,還有對公司的貢獻,以及一個愿意追隨的忠誠度,同時我們都要明白并區分好,管理者與執行者的區別
管理者不需要實際執行,所以當個人來說覺得上司能力不如你的意思,可以去看下其它方面是否也可以并肩?
如果可以的話,恭喜你,可以換家公司應聘管理崗,從此走向人生巔峰。
個人淺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歡迎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