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第一批90后已經……”的段子很多
讓很多90后真的以為自己真的禿了,真的油膩了……
看著這些段子,90后的臉上總會有一點失落,有一點難過
有人會反駁,我們90后招誰惹誰了?
我覺得,是因為第一批00后已經上大學了
90后,00后,這其中時間的差距,時代的變化,科技的成熟,教育的改變,足以讓90后需要通過‘禿了’才能趕得上00后的步伐吧!
而在這期間,也有一群人很尷尬,那就是像我這樣第一批步入為人民(bi)服務的95后
第一批95后已經工作了,說說95后吧,雖然有點片面
或許,蹬高跟鞋會崴腳。或許搭配不了一身合理的衣服。或許,寫不了一篇邏輯清晰的文案。
或許,接女盆友開不起車,或許,只會住的起一室,或許,穿上一身西裝會很別扭,或許……
這么多“或許”,并不會讓我們感到難過,焦慮。
畢業及失業,沒道理,也不無道理。而我,確實感受到了這句話的意義。
我暑期在杭州流浪的時候,時間有限,不知道干什么工作,問一位大哥說適合干什么,大哥反問我,你們95后不是都不工作嗎?我還有點懵圈,為什么不工作。這段時間感受到了我們為什么不工作了,而我,也有強烈的不工作的念頭。
和一位與我處境差不多的朋友聊天,待業中,很焦慮,很迷茫。不是因為窮,不是因為不優秀,而是“找不到方向,做不出選擇” 要找到真正適合自己做,真正想做的東西
那么我現在明白了,原來不工作的借口是“尋找理想”
然而我特別想罵自己一句“你特么就是睡床上,吃喝逛來尋找理想的?”
當然,客觀原因也是存在的,時代的不同發展
讓95后出生于傳統環境,成長于科技創新。
既有突破傳統的恐懼,還存在對創新的迷茫。
不得不接受,選擇傳統會在以后無法前進,選擇創新會被當做天馬行空。
來一段雞湯,青春之所以迷茫,不是因為沒有選擇,而是因為選擇太多。真正讓人困惑的不是無路可選,而是選擇太多;真正讓人疲倦的不是做了選擇,而是做選擇前的前思后想;想的太多,只會讓做的少;越是在乎,越是會錯過
那么,苦難終會有,我們面對苦難的方法,只有認認真真,腳踏實地,老師告訴我,不要把任何理由當做借口
那么,困難隨時都有,不要想困難,做出解決方法最重要,將來兵擋,水來土掩
那么,傷心總是難免的,不能“一往情深”
第一批95后,已經放棄校園愛情了
第一批95后,已經學壞了
第一批95后,已經開始放棄王者了........
送一首魯米的詩
來,讓我們談談
我們的靈魂
讓我們甚至躲開
自己的耳目
就像玫瑰花園一樣
永遠展露微笑
就像幻想一樣
永遠無聲地言說
就像精神一樣
統治著世界
用無言
訴說秘密
讓我們遠離
所有聰明的人
他們教我們該說些什么
讓我們只說出
我們的心愿
甚至我們的手腳
都會感知每一個內在的行動
讓我們保持安靜
跟隨內心的指引
神秘的命運
知曉每一粒塵埃的一生
讓我們講述我們的故事
有如一粒微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讓我們來談談我們的靈魂》
請相信,
我認為,
不代表你們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