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俠》(Wonder Woman)是一部朋友圈刷屏、自來水甚多的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但社交平臺的轉化率似乎并不高,中國票房也才6億,成績并不亮眼,考慮到通貨膨脹和影市環境,可能比郭敬明的“小時代”系列好那么一丟丟。
所以,不太能理解當初你們為什么辣么挺《神奇女俠》。
當然我也沒那么苛刻,DC漫畫首次將“神奇女俠”這個超級女英雄搬上熒屏,第一部算是拉開了序幕,好戲肯定還在后頭。
這是漫畫黨的福音,也是超級英雄控的福音。
僅“超級女英雄”一詞就足以能讓大批觀眾(尤其是男性觀眾)走進影院,更何況是由模特出身的以色列演員蓋爾·加朵(Gal Gadot)出演神奇女俠。身高腿長,符合東方審美。
不過,我仍舊認為《神奇女俠》只是一部爆米花電影。身材是好的,顏值是高的,劇情不能說不吸引人,但角色太幼稚,敘事太尷尬,還赤裸裸地賣肉。
先說劇情。
神奇女俠相信人類是完美的,只是受到了戰爭之神阿瑞斯的蠱惑,當救下闖入天堂島的間諜飛行員史蒂夫·特雷弗(你肯定沒記住他的名字),并得知人類正遭遇一場涉及百萬人之多的戰爭時,她決定不顧母親的反對,執意離島,為人類而戰。
其實整部電影就講到三點,她是誰(武器),她要殺誰(阿瑞斯),為了什么(人類)。
關于她的身份,在離開天堂島之前,她媽有暗示她。只是我們的神奇女俠沒能理解,更沒追問。而且,直到電影結束,編劇也沒讓神奇女俠意識到她才是殺神武器這個真相。
阿瑞斯當然是大BOSS,只是死得太快,抵不過神奇女俠在最后時刻爆發的愛之力量。愛是她的信仰,也是最強大的武器,她認為只有愛才能拯救這個世界。
呵呵,爛俗設定。
再說敘事。尷尬得要死,流水賬般的平鋪直敘,實在搞不懂這種很容易猜到結局的故事為什么不在敘事上玩出點花。有點侮辱觀眾智商了。
蓋爾·加朵的演技也實在是——很欠缺,整個故事都不太流暢,情緒的引導上有好多瑕疵。我想到了李亞鵬版的《射雕英雄傳》,郭靖不傻,神奇女俠也不蠢啊。
“理想主義”不是幼稚,蓋爾·加朵顯然沒能領悟“理想主義”該怎么表現。
所有劇情還都圍繞著蓋爾·加朵,即使是電影后半段跟蓋爾·加朵搭檔的那幾個核心演員。
幾乎所有特寫都集中在蓋爾·加朵和幾個核心角色身上,這其實讓影片更像是一部舞臺劇,細節太少,沒有歷史感,人物性格設定非黑即白,布景設計過于簡單,整部電影的真實性大打折扣,代入感太差。
感覺導演也在補救,比如前線那場打戲,有兩個不太重要的角色的畫面——狙擊手特寫——讓那場打戲的效果更接近一場真實的戰爭。
反派角色也處理得不太好,沒有一點立體感,很強大但也很愚蠢。
正派與反派之間的力量是要平衡的。小反派有小反派的性格,大反派有大反派的脾性,丸博士和阿瑞斯這兩個角色塑造都太單薄了,搞不明白他們是怎么讓神奇女俠從莽撞幼稚走向了成熟理性的,價值觀的對抗不夠強烈啊。
而且,大BOSS、我們的戰爭之神阿瑞斯也是說敗就敗。
他可是戰爭之神啊,那個即使被打敗也要東山再起的男人,怎么說絕望就絕望,說失敗就失敗呢,角色的暗黑氣質完全沒撐到最后啊。
編劇太偷懶。
男主,男主叫啥,哦,史蒂夫·特雷弗,最后也是為了拯救人類英勇獻身,我真沒想到他能這么做。編劇啊,這是硬傷,神奇女俠本可以先打掉飛機的,男主沒必要去死。
淺薄的歷史觀,簡單的人性論,《神奇女俠》充其量只能是一部爆米花電影,說它是“科幻版手撕德國鬼子”也不過分。
你們之所以辣么挺《神奇女俠》,大概是因為有顏值、有身材,還有愛吧。
可以說,雙眉緊蹙、天生一副憐憫相的蓋爾·加朵,滿足了很多男性對女性的幻想,也滿足了很多女性對中性氣質的向往。
不過我最喜歡的演員還是這個小演員——莉莉·阿斯佩爾(Lilly Aspell),也是緊蹙雙眉,但更多睿智。
說實話,小莉莉演的比蓋爾·加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