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uses bundles to represent apps, frameworks, plug-ins, and many other specific types of content. ——from developer.apple.com
蘋果用“包”來表示應用、框架、插件以及其它一些特定類型的內(nèi)容集合。
關鍵字:包
/iOS
/Swift
/Bundle
/Framework
/Resource File
/Info.plist
先看代碼
開發(fā)過程中我們會調(diào)用這樣的代碼:
// Swift 2.2
// Get the app's main bundle
let mainBundle = NSBundle.mainBundle().path(forResource: FILE_NAME, ofType: FILE_TYPE)
// Swift 3.0
// Get the file path of the resource file
let filePath = Bundle.main.path(forResource: FILE_NAME, ofType: FILE_TYPE)
「Bundle」是「Foundation」中定義的類,是用于開發(fā)者獲取資源文件的一個接口。
了解概念
除了Bundle
表示「包」以外,還有個單詞Package
也是「包」,這兩者在Apple的定義中擁有不同的含義。
- Bundle:是一個具有標準層級結(jié)構(gòu)的目錄,該目錄包含可執(zhí)行二進制代碼,以及相關的資源文件。
- Package:是一個以單一文件呈現(xiàn)的目錄。
相對與「Package」而言,「Bundle」更像是一個有組織有預謀的東西。
設計總是伴有目的性的,「Package」存在的目的是用來提升用戶體驗的,而「Bundle」的目的則是用來提升開發(fā)者體驗的。
圍繞提升開發(fā)者體驗來看,蘋果為不同平臺不同的內(nèi)容提供了不同的「Bundle標準」,開發(fā)者無需手動去構(gòu)建一個項目的「Bundle」,通過Xcode創(chuàng)建項目即自動會生成相對應的「Bundle」(通過Makefile打包項目例外)。當然,每個「Bundle」有其必要的組成文件,開發(fā)者僅需在項目中添加和修改資源文件,而無需手動管理這些文件,同時在代碼中引用這些資源文件也是通過Foundation框架中的Bundle類作為接口獲取這些資源文件。
從物理文件的角度來看,一個項目的所有文件包括可執(zhí)行代碼都被按照既定的「Bundle標準」打包好,all in one,簡潔明了,便于使用。從操作系統(tǒng)的角度來看,系統(tǒng)(OS X/iOS)自然知道「Bundle」是按怎樣的標準打包的,因此可以解析其中的資源文件以及調(diào)用包中的可執(zhí)行程序,這也是為何你雙擊一個「Bundle」程序就啟動的原因,雖然它們從本質(zhì)上來看都只是文件夾而已。從程序代碼的角度來看,所有的資源文件都是按既定標準乖乖呆在某個地方,而開發(fā)者并不用關心具體的文件在哪以及如何調(diào)用,因為這樣的設計必然包含了程序上的接口,也就是Foundation框架中定義的「Bundle」類(在此之前是NSBundle,在Swift3后改成了Bundle),使用Bundle類定義的接口就可以更友好地引用資源文件了。
包結(jié)構(gòu)/Bundle Structure
iOS的包結(jié)構(gòu)如下所示:
MyApp.app
MyApp
MyAppIcon.png
MySearchIcon.png
Info.plist
Default.png
MainWindow.nib
Settings.bundle
MySettingsIcon.png
iTunesArtwork
en.lproj
MyImage.png
fr.lproj
MyImage.png
從以上包結(jié)構(gòu)可以看出,這樣設計的目的之一是解決本地化資源文件的引用問題。把本地化資源引用交給系統(tǒng)自動化處理即可,開發(fā)者無需關心其細節(jié)。
除此之外,每個iOS的「Bundle」都包含了Info.plist文件,這也是「Bundle標準」中定義必須要有的,該文件其實是個配置文件,供操作系統(tǒng)和開發(fā)者使用。因為有了這個「Bundle標準」,也才使得可以在Runtime通過「Bundle類」來獲取程序相關配置項。
Tip:獲取配置項
了解「Bundle」是為了更好地使用「Bundle」,在此之后寫「Bundle」相關代碼的時候應該能少不少疑惑。
程序的很多配置項都是在Info.plist中定義的,那如何獲取相關配置項呢?
let nameSpace = Bundle.main.object(forInfoDictionaryKey: "CFBundleExecutable")
let version = Bundle.main.object(forInfoDictionaryKey: "CFBundleVersion")
// 很多代碼中會使用 Bundle.main.infoDictionary[CONFIG_NAME]的方法獲取配置項,這也是可行的
// 只不過蘋果開發(fā)文檔中更推薦上面代碼中的接口
PS:通常在Xcode中查看Info.plist文件顯示的并非真實的配置項字符串,查看真實配置項字符串可以通過Ctrl+配置項,然后在彈出菜單中選擇Show Raw Keys/Values
,如下圖所示:
關于「Bundle」相關API詳細使用,可查看官方文檔:Bundle Class Reference
總結(jié)
說了這么多,總結(jié)下就是蘋果設計了「Bundle」這個東西來解決來一堆本來開發(fā)者需要自行解決的問題,但前提是開發(fā)者必須先知道啥是「Bundle」。
「Bundle」其實是iOS開發(fā)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概念,剛開始iOS開發(fā)時可能并不會接觸到這個概念,或許在copy代碼的過程中接觸到了,但也沒深入理解過。但作為一個程序員而不僅僅是代碼的搬運工,理解它并利用好它是我們的職責。所以我抽空上開發(fā)者官網(wǎng)簡單看了眼這個「Bundle」的概念,然后做了這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