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山墻的主人馬修和瑪麗拉兄妹由于年齡漸長本想收養一個男孩兒,幫忙干活。中間人陰差陽錯的把安妮帶到了他們的身邊。
他們脾氣古怪,性格怪異,但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所以才會留下安妮想為這個無家可歸的孩子提供一個溫暖有愛的家。
馬修六十來歲,身材笨拙,肩頭佝僂,灰白的長發至肩,密而軟的胡子成褐色,總體來看是個古怪的人。他不喜歡在陌生的圈子里出入,不愿到可能與人搭訕的地方去,看見姑娘會羞怯,害怕,慌張。
來接安妮時沒有因為是女孩而把她留在車站,一路上安妮的奇思妙想,滔滔不絕的話語都引起了馬修的興趣。在他眼里這個孩子聰明,美麗,開朗,活潑,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是他從未聽說或想到過的。
馬修勸說瑪麗拉收養安妮,對安妮闖的禍總是抱著寬容的態度,在圣誕節為安妮準備了夢寐以求的泡泡袖的裙子,對安妮無聲的愛都藏在了生活中。但凡夸獎安妮的人都是好人,安妮做的事情都是正確恰當,有她的理由。
他們就像是精神上的知音,心靈感應的伙伴,能夠感受和理解彼此的內心。他所呈現的是一個慈父的形象,寵愛和呵護著安妮的天真和美夢,讓她在幸福的生活中快樂成長。
瑪麗拉,高高瘦瘦,棱角分明的臉龐,帶著古板苛刻的神色。烏黑的頭發高高盤起,偶爾呈現出些許白發,但不失優雅和知性。她嚴肅認真,不茍言笑,就像一位保持著威嚴的母親。為了防止孩子被寵壞,而更加肆無忌憚或是嬌縱任性,從不夸獎她,不承認她與眾不同的可愛。
因為不想安妮被送到尖酸刻薄的人家而放棄原則選擇收養安妮。瑪麗拉有著柔軟和善良的內心,對安妮的遭遇有著深深的同情。但這絲毫不影響也改變不了她的個性和脾氣,內斂深沉,固執,有著深深的憐愛之心。
瑪麗拉為安妮做的裙子都是顏色淡雅,樸素的樣式,她認為女孩子就應該穿得大方得體,而不是一味追求流行。
教給安妮生存的本領,從生活習慣,家務活到農活,磨煉她的意志和決心。做面包,準備茶點,洗涮餐具,擠牛奶,撿雞蛋,安妮在不斷的學習中逐漸適應了綠山墻的生活。
瑪麗拉嘴硬心軟,即使對安妮要求嚴格,但對她的惡做劇,白日夢,調皮和任性總是表情嚴肅批評,心里無限寵溺。瑪麗拉感謝安妮給綠山墻帶來的快樂和希望,為安妮的積極的生命活力而欣慰。
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她接受了安妮的照顧個陪伴,她變得柔軟和細膩了,放下了那引以為豪的自尊心。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融源于信任,依賴,習慣和愛。每個人的愛都不一樣,或明目張膽的偏愛,或深遠持久的熱愛,亦或平平淡淡的專屬之愛,無需宣之于口,亦珍藏于心。只有相同的人才回懂得它的意義和價值,是理解,珍惜,為彼此付出和著想,像對方一樣愛惜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