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一切都重新規劃了下,制定了目標,或許是因為感覺時間越過越快,對生活越來越沒安全感了吧。
93年的自己,活到今天,說不上有多好也談不上過的有多失敗。或許,只是因為在同一個地方待太久,有點麻木了,覺得還是多學點東西給自己留條后路或多個選擇比較好;
93年的自己其實也愛玩,也想過著自己想干嘛就能干嘛的日子,可是現實告訴了自己:生活不止有遠方與詩,更有眼下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93年的自己也曾有過夢想,只是錯過了而已,現在正試著再找回來,畢竟再小的夢想也需要才華的支撐,所以有多余的時間總會不斷地努力提升自己;
93年的自己越來越懂得長輩們的不容易,也知道了哪怕世界沒那么光明,但其實也沒那么黑暗。
在2017年最大的改變就是生活不再是吃喝玩樂得過且過了,最近看的其中一本書《自控力》,自己更加清楚的知道:所有成就都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沒有付出何來的收獲?沒能抵抗住誘惑,又如何支撐起自己的天空?不合理安排一切,哪來空余的時間提升自己?不提升自己,哪來的機會擁抱更美好的人生?
有時候一想到從畢業后就待在廣州幫人家忙,沒有再去學什么就后悔,整整空白了七年多的時光,后來往好的想,至少多了點和別人在校學習的不同閱歷。現在的自己總是把自己丟在優秀且自己喜歡、想去成長學習的人群里,想著:寧可在優秀的人群中努力奮起,也不想待在另一個層次里當個格格不入的人。
時間流逝的越快,越清楚的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不摔倒,那就站好走穩,哪怕世事難料。我不是個只懂的享受生活的人,但其實自己更不是一個會為了達到目標就把生活節奏制定成一個課程表來完成的人。可,看了《自控力》這本書后,覺得人還是有規劃點好,不然總會一不小心把今天就可以完成的一切留給了明天,明天復明天。
鄰居家的兒女們在國外發展起來了,回老家接父母出去一起生活。別人總說他們兩老口子現在出去是適應不了的,還是留在老家好,說他們兒女們都要工作,不可能總陪著他們兩老口子,人生地不熟又語言不同,沒必要那么折騰了。可是老婆子和老爺子不這么想啊,他們想陪在子孫的身邊,享受天倫之樂。老婆子和老爺子覺得學語言這個問題不大,哪怕每天就記住一個單詞、會一句短語,一年學下來也不少了,足夠讓他們和別人日常交流了。后來,事實證明了他們的選擇沒有錯,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他們的子孫們不用再來回跑,總是擔心父母在老家過得好不好,而他們自己也不用每天牽掛著子孫們卻只能久久見一次面。
生活大概就是這樣吧,唯有努力并堅持下去,日子才有機會變得更美好的。其實,只要開始了就不晚,晚的是遲遲沒有行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