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WF朵拉
長大,不是一個人獨自彷徨走夜路,也不是一個人在迷霧中苦撐到崩潰;長大,是懂得如何分享,也懂得與家人一起分擔突如其來的陰霾。
高處有高處的陽光,而低處也有低處的陽光。
? ? ? ? ? ? ? ? ? ? ? ? ? ? ? ? 1
小時候遇到事情總是第一個先想到自己的爸爸媽媽,覺得他們就是我的世界,隨著時間慢慢推移,自己越長越大。
開始學會慢慢獨立,遇到事情也不在喜歡跟父母溝通,如果父母問的多了管的多了,明知道父母是愛自己的,但還是會覺得父母嘮叨,總感覺控制了自己的自由。
所以,當自己做媽媽后,也盡量學著放手,從孩子小時候,就讓孩子自己來,有人會說,你這媽媽太懶了,孩子那么小,你就讓孩子自己穿衣服,讓她自己學著穿鞋子,自己吃飯。
可我覺得這恰恰不是懶,而是對孩子的一種放權,同時也是一種鍛煉,放手,并不是意味著我們父母什么都不管,而是適當時候給予孩子幫助。
父母懂得在合適的時機放手,孩子的心智才會得到快速的成長和進步,遇到事情時也會更容易體諒和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 ? ? ? ? ? ? ? ? ? ? ? ? ? ? ? 2
朋友前段時間吐槽,說她上初中的兒子太難管了,我問她怎么了,為什么這么說,她說以前兒子遇到事情總是第一時間問我,找我解決問題,現在什么都自己解決。
我說,你兒子是全都不說,還是其中一部分不說呢?她說是一部分吧!大事的話,他還是會找我商量,小事的話,就很少給我說了。
我說,那太好了,證明你兒子長大了,你應該開心??!怎么還煩惱起來了,這就是你兒子長大成熟的一個標志啊!
她說那不對?。∥覐拈L大到現在,遇到事情還是找我父母?。≡趺此€沒長大,就想著獨立呢?
我說,那你覺得你父母事事管著你,你真的開心嗎?你覺得你自由嗎?她沉默了一會說,有開心也有不開心吧!
我繼續追問,那你是開心多呢?還是不開心多呢?她說,不開心多吧!不過我從小已經習慣遇到事情找父母。
所以,長大了也還是一樣,如果遇到事情不找父母,我就會害怕、無助,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是啊!習慣挺可怕的,它會讓我們形成依賴,間接的阻礙我們成長。
正因為你小時候沒得到自由,那對于你兒子這里,你才更要學會放手,你希望你的孩子復制你的童年和人生嗎?
你希望你的兒子長大后,也和你一樣遇到事情就找你嗎?你希望你的兒子也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變得不獨立嗎?我相信這個結果,不會是你想要的,對嗎?
如果不是你想要的結果,我建議你在適當的時候學會放手,遇到事情時,讓他學會自己處理事情,讓他學會慢慢長大。
? ? ? ? ? ? ? ? ? ? ? ? ? ? ? ? 3
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有我另一個朋友,她家庭條件屬于中上層,所以經濟比較富裕,她結婚前一直忙于事業,一直到快35歲時,才有了一個兒子。
圖片
兒子出生后,全家都對她兒子都格外寵愛,什么事情都不舍得讓她孩子自己弄,都是大人幫孩子全部弄好。
有一次我們聊天,她說她兒子都一周都沒吃上排骨了,我說你們上的學校那么好,學校會沒有排骨,她說排骨是有,就是我兒子不會剔骨頭。
我說姐姐,你沒弄錯吧!你兒子都上4年級了吧!怎么會不會吃排骨剔骨頭呢?他平時在家是怎么吃飯的呢?
她說,我兒子吃魚吃排骨,都是我們幫他把魚刺和骨頭剔出來的,弄好后他才吃的,從來沒自己弄過,聽完我詫異。
這到底是什么概念,愛孩子究竟可以愛到什么程度,最后究竟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呢?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學校不吃排骨的原因竟然是自己不會剔骨頭。
如果她不和說,我還以為她在為其他事情苦惱呢?我怎么也沒想到,竟然是因為這樣的一件小事,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都不會相信的,因為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我就在想,她兒子就因為不會剔骨頭就放棄吃排骨,那以后他生活中再遇到其他事情呢?還是要回到家里找爸爸媽媽嗎?爸爸媽媽如果不在身邊,那他就要輕言放棄嗎?
他處于這樣的一個人生態度來面臨未來,以后他會變成什么樣子,可想而知呢?如果家底豐厚,他可能不會為金錢而擔憂,但他的人生絕對會錯失很多本該屬于他的精彩。
如果家底不豐厚,他可能會在某一瞬間幡然醒悟,埋怨他的父母,讓他錯失很多本該屬于自己的機會,讓他的人生留有太多遺憾。
通過朋友兒子的事情,讓我想起了我曾經讀過的一個故事,里面講的是一個小男孩渴望解脫父母的束縛,渴望變得獨立變得有擔當,也能成為父母一束光的故事。
小男孩當時數學考試連連失利,演講比賽被淘汰,想加入一個高年級的街舞隊被拒絕,她媽媽就想給她方法,讓他順著自己的方法去解決眼前的問題。
但小男孩拒絕了,雖然小時候用媽媽給的辦法和方法,是把什么都做好了,也避免了很多錯誤和失敗。
小時候他覺得自己的媽媽就是一個諸葛亮,可長大后,他卻覺得,自己像是被一位能干的導游帶著,在各個景點迅速奔跑。
所有的路徑都已標明,所有的奇觀都在旅游手冊上事先預習過。這樣的旅途,雖然不會讓自己迷路,不會讓自己受苦,可也沒有神秘,沒有驚喜,更沒有勝利感。
所以當小男孩再次遇到困難時,他拒絕了媽媽的幫忙,雖然數學沒有考好,但他用自己的方法一點點的在進步。
雖然演講他沒講好,但他卻總結出自己到底哪里出了問題,雖然沒有加入街舞隊,但他用自己的方法,讓團隊的隊長主動教他學習如何跳舞。
結果是,他雖然沒有按照媽媽的思路去解決問題,但他用自己的方法,把問題解決的也非常好,看到自己用自己的方法一點點的去解決自己的問題,他瞬間感覺輕松自在,精神上也快速得到了成長。
所以,媽媽們!孩子已經長大,媽媽們向后撤退一點兒。愛孩子沒有錯,但孩子需要愛的同時,更需要一個寬廣的跑道。
要知道,這種撤退不是疏離,是深愛。如果父母的愛是紫藤蘿瀑布,也要讓孩子的愛長成一棵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