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性子特別著急的人,什么時候盡快的把事情做好。工作也是,生活也是。最近搬新家,需要買家具。早就聽說買家具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所以一直很頭痛。好在有另外一個同事同一時間也需要買家具,所以兩人互相激勵著,折騰了三個禮拜之后,終于算是搞定。一點點小經驗,供參考。
首先要確定預算以及想要家具的材質。由于房子比較小,所以一開始,所以一開始我們就確定了買板材的家具。目前國內板材比較有名的吉林森工的露水河板材。為了安全起見,所以一開始我們就鎖定了露水河板材。材料是基礎,在材料安全的情況下,再談美觀。露水河的官網上有授權客戶這個欄目,將哪些客戶買了他們的板材很清楚的列了出來,完全可以照著這份名單按圖索驥。
再次就是全面撒網,尋找目標品牌。這個階段是比較沒有成就感的階段,因為此時的逛只是處于排除階段,比如這個牌子質量不好,排除,這個牌子價格太高,排除,這個牌子營銷太過,排除。最后剩下的就剩意風、強力還有一位朋友推薦的精工邦威,還有一位同事推薦的歐迪曼。強烈建議是在確定價格之前,如果有網店的,一定要在網店去詢價。因為網店為了吸引顧客去實體店購買,一般會報他們特價商品的價。而實體店首次報價的時候報的都是正常商品價格,所以為了自己有討價還價的能力,一定先上網了解。
第三就是量尺。因為房子的尺寸各不一樣,離開尺寸談家具都是不科學的?,F在好多品牌都有免費量尺的服務,所以確定一家可能會購買的品牌,約他們上門量尺,確定尺寸。這個事就是專業的人和自己干肯定是不一樣的,而且對于房間布局,他們也會提出很多好的建議。這一步一定不可以少,尤其是對于我們這種小白來說。
第四貨比三家。這里說的貨比三家一定是所有貨物要貨比三家。這是我們犯的一個錯誤。我們在逛的時候,只是集中看了一類家具的價格,然后選擇了一家,最后發現除了所看的那類家具便宜外,其他的超過我們的預期。后來又回頭去看別的品牌,浪費了不少時間。品質差不多的品牌不會全線產品比別的品牌便宜,僅僅是其中一兩件單品,貨比三家就是要找出這一兩件單品。當然,在多個品牌購買的一個壞處是為了配套,家具的顏色要大眾化、普遍化,這樣搭在一起的時候才不會突兀。切記。
太過淺顯的心得,獻給跟我一樣曾經毫無經驗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