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bugly創建一個測試的應用:小魚兒
-
1.1、創建應用
1-
1.2、查看創建應用的 App ID 與 App Key,待會這個兩個值有用
查看創建應用的 App ID 與 App Key
-
二、bugly 在項目中集成
-
2.1、通過CocoaPods集成
在這里我主要說下在創建Podfile
文件不要再vim Podfile
了,看下面我的操作-
(1)、cd 進項目
cd 進項目
-
(2)、生成
Podfile
文件pod init
-
(3)、用xcode打開生成的
Podfile
文件,導入pod 'Bugly'
platform :ios, '9.0' target 'JKBuglyTest' do use_frameworks! pod 'Bugly' end
-
(4)、保存并回到終端 執行pod install
pod install
-
-
2.2、打開項目導入相應的代碼
-
(1)、在工程的
AppDelegate.m
文件導入頭文件#import <Bugly/Bugly.h>
提示:如果是Swift工程,請在對應bridging-header.h中導入
-
(2)、初始化Bugly
在工程AppDelegate.m的application: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方法中初始化:-
Objective-C
- (BOOL)application:(UIApplication *)application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NSDictionary *)launchOptions { [Bugly startWithAppId:@"此處替換為你的AppId"]; return YES; }
-
Swift
func application(application: UIApplication, 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 launchOptions: [NSObject: AnyObject]?) -> Bool { Bugly.startWithAppId("此處替換為你的AppId") return true }
-
-
三、Bugly符號表的配置 (自動配置:XCode + sh腳本),直接上傳dSYM文件(默認方式 )
3.1、自動配置請首先下載和解壓自動配置符號表工具包
-
3.2、配置Xcode編譯執行腳本
-
(1)、在
Xcode
工程對應Target
的Build Phases
中新增Run Scrpit Phase
在`Xcode`工程對應`Target`的`Build Phases`中新增`Run Scrpit Phase` -
(2)、打開在
1.1
中下載的工具包中的dSYM_upload.sh
,復制所有內容,在新增的Run Scrpit Phase中粘貼
打開在`1.1`中下載的工具包中的dSYM_upload.sh,復制所有內容,在新增的`Run Scrpit Phase`中粘貼 -
(3)、修改新增的Run Scrpit中的 <YOUR_APP_ID> 為您的App ID,<YOUR_APP_KEY>為您的App Key,<YOUR_BUNDLE_ID> 為App的Bundle Id
5721545898241_.pic_hd.jpg -
(4)、腳本默認在 Debug模式 及 模擬器編譯 情況下不會上傳符號表,在需要上傳的時候,請修改下列選項
-
Debug模式編譯是否上傳,1=上傳 0=不上傳,默認不上傳
UPLOAD_DEBUG_SYMBOLS=0
-
模擬器編譯是否上傳,1=上傳 0=不上傳,默認不上傳
UPLOAD_SIMULATOR_SYMBOLS=0
至此,自動上傳符號表腳本配置完畢,Bugly 會在每次 Xcode 工程編譯后自動完成符號表配置工作。
-
-
四、開始測試bug的功能
-
4.1、做完上面三大步,我們在項目里面寫一個崩潰的代碼,在bug后臺是可以看到的,但是符號表卻沒有上傳上去,提示:我是在3.2中的UPLOAD_DEBUG_SYMBOLS=1 Debug 模式編譯上傳
#import "ViewController.h" @interface ViewController () @end @implementation ViewController - (void)viewDidLoad { [super viewDidLoad]; NSArray *array = [[NSArray alloc]init]; NSLog(@"value = %@",array[2]); } @end
在運行后,崩潰,我們可以在bugly后臺看到一條崩潰信息,但是顯示的符號表沒有配置
查看bugly -
4.2、在上面我們可以看到 bugly的符號表沒有上傳,那么我們還有一個 dSYM文件 沒有設置
-
(1)、什么是dSYM文件?
iOS平臺中,dSYM文件是指具有調試信息的目標文件,文件名通常為:xxx.app.dSYM。如下圖所示:
dSYM文件 -
(2)、XCode編譯后生成dSYM文件設置
XCode Release編譯默認會生成dSYM文件,而Debug編譯默認不會生成,對應的Xcode配置如下:
-
XCode -> Build Settings -> Code Generation -> Generate Debug Symbols -> Yes
-
XCode -> Build Settings -> Build Option -> Debug Information Format -> DWARF with dSYM File
-
-
(3)、開啟Bitcode之后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果你的Bitcode是NO就跳過這步)
-
(1)、在點“Upload to App Store”上傳到App Store服務器的時候需要聲明符號文件(dSYM文件)的生成:
在點“Upload to App Store”上傳到App Store服務器的時候需要聲明符號文件(dSYM文件)的生成: - (2)、在配置符號表文件之前,需要從App Store中把該版本對應的dSYM文件下載回本地(參考“如何找回已發布到App Store的App對應的dSYM文件?”),然后用符號表工具生成和上傳符號表文件。
- (3)、不需要配置自動生成符號表的腳本了,也不要用本地生成的dSYM文件來生成符號表文件,因為本地編譯生成的dSYM文件的符號表信息都被隱藏了。如果用本地編譯生成的dSYM文件生成符號表文件并配置到Bugly平臺之后,還原出來的結果將是類似于“__hiden#XXX”這樣的符號。
-
-
-
4.3、如何定位dSYM文件?
一般情況下,項目編譯完dSYM文件跟app文件在同一個目錄下,下面以XCode作為IDE詳細說明定位dSYM文件。進入 XCode -> 打開工程(已編譯過)-> 在左欄找到“Product”項 -> 鼠標右鍵點擊編譯生成的“xxx.app” -> 點擊“Show in Finder”
如下圖所示:
定位dSYM文件
dSYM文件 -
4.4、看到這里恭喜你 bugy 符號表配置以及上傳你全部完成了,現在我們再去運行一下測試的demo,在崩潰后我們去bugly后臺看一下崩潰信息
bugly的崩潰信息
項目控制器的崩潰代碼提示:在測試的時候記得在info.plist 里面打開網絡
五、如何找回已發布到App Store的App對應的dSYM文件?
-
5.1、通過Xcode找回
-
(1)、打開 Xcode 頂部菜單欄 -> Window -> Organizer 窗口:
打開 Xcode 頂部菜單欄 -> Window -> Organizer 窗口 -
(2)、打開 Xcode 頂部菜單欄,選擇 Archive 標簽:
打開 Xcode 頂部菜單欄,選擇 Archive 標簽: -
(3)、 找到發布的歸檔包,右鍵點擊對應歸檔包,選擇Show in Finder操作:
找到發布的歸檔包,右鍵點擊對應歸檔包,選擇Show in Finder操作: -
(4)、右鍵選擇定位到的歸檔文件,選擇顯示包內容操作:
右鍵選擇定位到的歸檔文件,選擇顯示包內容操作: -
(5)、選擇dSYMs目錄,目錄內即為下載到的 dSYM 文件:
選擇dSYMs目錄,目錄內即為下載到的 dSYM 文件:
-
-
2、通過iTunes Connect找回
- (1)、登錄iTunes Connect;
-
(2)、進入“我的App(My Apps)”的“活動(Activity)”頁面:
進入“我的App(My Apps)”的“活動(Activity)”頁面 -
(3)、在“所有構件版本(All Builds)”中選擇某一個版本,點“下載dSYM(Download dSYM)”下載dSYM文件:
在“所有構件版本(All Builds)”中選擇某一個版本,點“下載dSYM(Download dSYM)”下載dSYM文件:
5.3、提示:更詳細的說明請看Bugly iOS 符號表配置文檔
說明一下:在app上線后,用戶使用崩潰后在在bugly可以看到崩潰的信息以及崩潰到那個類,具體的行數都可以看到,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