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跑完三千米
壓腿時發現汗滴了八滴,與前兩天的汗流浹背不相映襯,溫度比前兩天低了三度
有六個聯系人給我發來了29條新消息
還是那一對剛剛脫單的小情侶在超市里摟摟抱抱
右側燈光下的情侶們在變換著體位
每一天總是有不一樣的數據,每一天總是有不一樣的細節在變化。而我總是會捕捉到這些細節。
...
四個project的member
三個project的leader
五場考試,趕了四個策劃,寫了三篇作文,做了三個slides,趕著基礎已經消失殆盡的專業課作業
這可能是連續第五天熬到1點半,明白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身體在1點后就會出問題。
這還是我犧牲了我的每日英語時間,犧牲了我的每天僅有的游戲時間,犧牲了我的睡覺時間,甚至犧牲了我上課聽課的時間,每天早上從早八課開始抱著電腦和手機,一直忙到夜晚一點,不停地打字,不停地聯系別人,不停地討論不同的事情的思路的情況。
半天不開電腦,消息就會爆炸,或許就是說我的情況吧。
武漢大學的好基友和我開玩笑說,從認識我開始,這是第一次看到我說boom這個詞。
sigh,我真的沒想到,這一周會這樣。
第一次被工作壓力影響到我這周正常的內心,所應有的節奏
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我在內心一直在思考兩個問題,為什么我這么閑,我的極限在哪里?
到了第十五周,when struggling to survival,感覺臉被打的很疼的同時,也算是找到了答案。
這或許就是我的極限。這或許就是這7個project堆在一起,所有的期末考試堆在一起,所有的比賽堆在一起的時候,我最終能夠得到的結論。
或許我只是個辣雞吧,就這么點,也許在某些大佬看來根本不值一提的projects,就已經把我壓到了極限。
快結束了吧,明天趕完這一周的作業之后,或許就已經結束了吧,這一周……
sigh
細節的變化,或許就是這一周我能找樂子,leisure的時候。除此之外,只有工作,這便是第十五周。
...
繼果學長和小裕洋之后,現在該到我寫感慨了,或許更多的可以看成是個2017上半年的總結。
上周六結束了轉專業考試,昨天我得到了成績,最終高數71,英語79,總分150分,目前排第二(誰知道會不會有偏差,畢竟我只拿到了大約15個轉院的數據),以一個不太完美,但已經足夠的成績收場。最終我還是決定放棄了我目前在計算機專業所獲得的全部榮譽和成績,毅然選擇了進入了數學系,一個別人看來無法就業的純理科專業。我在信科這個學院所能繼續生活的日子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這個決定是很多人理解不了的。因為本專業的GPA并不低,參考了下前10%的數據,也只有我一個人選擇了離開。去了一個明顯總體強的多的學院。放棄了所謂大佬的光環,而寧愿去受虐,承受一年學兩年知識,同時還要學WISE雙學位的壓力。確實,我在信科認識了很多很好的朋友,他們也很愿意幫助我,與我分享內心的喜悅與苦痛。計算機三班這個集體,也是一個很好的集體,大家都過得很好,班委們也都很棒。如果時間線往前推三年,推到高中,這就相當于選擇轉學,這個決定我做不了。
或許這就是高中與大學我的差別了吧,變得比以前要更加堅定,更加不容易受到感情上的約束。
有的時候,我挺相信命運的,有的事情必須是要做的,那么就一定要完成它。
最終我還是沒有妥協于目前在信科過得安逸的日子。
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獨立做這么一個大的決定。
...
剛進大學的時候,想法很簡單,心情也很簡單,每天晚上去圖書館一個人學習,跑步,早睡早起,認真聽課。
事實上,大學怎么可能和高中時我的想法一樣呢?
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要做,各種項目要帶,各種DDL要趕,這一切才是大學的真正圖像。
但不一樣的是,沒有人真正意義上會去要求你趕這些事情。
所有的決定都是自己做的。
所以我沒有什么怨言。
進大學以來,我一直把它當作信條,那就是:所有的決定自己做,所有的責任自己擔。
或許這就是我目前在帶project的時候作風非常迅速,非常要求隊員責任感,又很討厭不負責任的人的原因吧。
alas,這種人還不少。
估計給我內心里拉黑也拉不少了。
到了大學,很多人說我的行為不可思議,他們不相信我會有這么明晰的界限,以前我在高中是個很隨和很隨和的人。
可惜我變了不少。
為了保護自己,為了讓自己的感性因素占比更低,我選擇了啟動冷漠因子。
對于人品有問題又想懟我的人,我肯定能把你弄死。
就這種。
說出來我自己都怕哦。
...
選擇不斷的挑戰自己,這或許是我做的另一個大決定。也直接導致了我這一周的爆炸。
從去年10月進入CPP當苦力到現在,組內除了文獻組和宣傳組我都去過了,我不知道被果學長懟過多少次,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格。所以我到現在,都不愿意接受“浮躁”這一個標簽。
選擇挑戰自己就意味著給自己不斷的添加不同種類的任務,意味著別人會不間斷的給你添加很多任務。速度與質量從來就不是可以兼得的。我到現在還是沒有找到平衡點,到底應該去做什么,應該去放棄什么,我還不知道。
大學就是這樣,活動和機會很多,那么多對你有益的機會呢,是吧。
參加活動之后代表做了決定,去挑戰,那輸贏倒也無所謂啊,又何必去擔心結果呢。
付出一定會有收獲,很多人不信,但我選擇去相信這句話。
所以我選擇了挑戰自己,我去做這些事情,學習很多方面的技術與知識,探索很多未知的領域,我開心就好啦。
也許這只是給自己浮躁找個合適的理由去推脫?
我不管,反正我不接。
你打我哦。
...
最近看轉專業的群,每天都有幾百條問成績,問分數線的消息,大家把它看的比高考還重。
和高中不一樣的就是我心態已經變了。不再是高三那種,為了一場考試天天沒日沒夜的做題,考完之后飯都吃不下,一考不好就要等著被老師和家長合著懟等等的心態了。
那種心態,高考不崩才怪。
到大學,考試根本就不復習了,保持著一個舍我其誰的姿態去考。
沒想到會考出一系列還算穩定的好成績。專業課都沒給我丟臉。
或許這就是好事,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我過得很累,但是我過得很充實,我不需要為我的行為而感到很內疚。而不是高中,做了很多題,高考完之后,發現不過是一坨翔而已。
所以對我而言,一切行為都有機可循,進入大學以來,妥協的次數明顯少了,取代的是直接了斷的放棄,或是持之以恒的堅持。
我不想為你這種人而妥協我的時間,不好意思,你不值得我這樣做。
我做錯了我會道歉,但我沒有錯,你想強加你的意志到我這里?No way。
就目前來看,現在確實也沒有人能夠改變我的軌跡,這種人通常都會被我懟的很厲害。
真實的內心OS
你打我啊。
...
我在信科,沒有留下任何遺憾,朋友們都很好。我在信科中也完成了幾乎所有的人生第一次。
聽過第一次音樂會,玩過第一次轟趴,etc.
或許這是我到時候忽悠學弟學妹的很好的人生的經驗?
蛤
我沒有留下任何遺憾。
是任何。
我想表達什么呢?
一時想不起來了
不想了,留作懸念吧。
...
壓力大的時候,總會有很多的感慨。高中的時候,時時刻刻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智商有問題,然后給基友倒一大桶的苦水。現在壓力大了,卻發現自己根本就不想說了。
基友們用不上了嗎
只是我自己越來越獨立,越來越不愿意去依賴別人了吧。不知道是不是冷漠因子起效了。感覺現在自己已經是一個人從頭走到尾,并沒有什么人陪伴,一切都是如此。
小裕洋和我說孤獨在我們眼里會是越來越珍貴的一筆財富。
現在想想也許對吧
雖然我真的不想接受這個現實
sigh
...
果學長告訴我,大一的成果的50%以上都要拋掉。
也不知道大二我還會不會選擇這挑戰的道路。
應該不會了吧。
我只是想認認真真學一學數學和經濟啊。
內心深處那還殘存的執念,驅使我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去給我思考,去給我寧靜。
這可能是我目前最大的渴求
一直想著去補一下文學這一塊的書,多修修心,我不愿意甘愿這一切,我內心對于文科還有我自己的那種執念,還不能放棄。
可是什么時候會有時間給我閱讀那些大家的名作,或是閱讀通史,閱讀英文小說呢?
算了吧,你《經濟學人》看完了嗎?
sigh
...
很慶幸能夠遇到CPP這個大佬集中營。也已經在里面找到了知己,很幸運,也很希望能夠保持下去吧。
不知道后面還能呆多久
我覺得我不會走吧
...
目前手上帶的project已經有兩個快要結束了,還有一個社會實踐,沒有經驗,純靠隊友brainstorm,就開始做,注定就是一個冒險的決定。
前兩天得到的消息,隊伍并沒有進入校重點,對我可能是個挺大的打擊吧。
或許得接受這個苦果,畢竟proposal是你寫的,策劃也是你肝的。
慢慢加油,做事情不要浮于表面
這個實踐好好帶好,信科就已經沒有我的地方了,我也就可以放心離開了。
可別打臉。
...
Live and learn
Live and let live.
這可能是我最喜歡的兩句idioms
我還希望能夠學習,能夠讓別人因為我更強大。
之后好好重新的再凈化一下自己,別太急,慢慢來。
...
信科再見咯
數院的小伙伴們你們好
我叫LL,請多指教
也不用指教了
我在數院群呆了這么長時間
估計都認識我了
突然笑死。
...
寫的很亂,想到什么寫什么。
真的是時候該矯情下了
事情還會不斷的來,但我不會再不斷的接。我要學會靈活接鍋
233
突然想起來還有面試
如果面試真的不小心除了偏差的話
你們就當這份感想不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