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歷史上年少有才的人有很多,如若詳盡道來,不勝枚舉。篇幅所累,今與諸君就說兩例吧!
? ? ? ‘’時來風(fēng)送滕王閣"的王勃。
? ? ?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古絳州龍門人,字子安,唐代文學(xué)家。出身儒學(xué)世家,與駱賓王、楊炯、盧照鄰并稱"初唐四杰‘’。
王勃幼年聰敏好學(xué),他六歲即能寫文章,? ? ? ? ? ? 文采不凡,被譽(yù)為“神童”。九歲時批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
? ? ? 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回家探望父親時,渡海不慎落水,驚悸而死,時年26歲。文學(xué)成就擅長駢文,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 ? ? 唐朝初年,洪州都督閻伯嶼重修騰王閣。歷經(jīng)數(shù)年,終于完工。洪都督廣邀天下文人名士,為騰王閣做序,以紀(jì)念此事。
? ? 當(dāng) 時,年少的王勃,也在邀請之列。王勃接到邀請的時候,人正在馬當(dāng)。馬當(dāng)距離洪州八百里。然而,次日便是騰王閣竣工大典。八百里路程,一夜怎能趕到?
? ? 王勃心中焦急,可又無可奈何。輾轉(zhuǎn)反側(cè),折騰得累了,迷迷糊糊的便睡著了。
? 正熟睡間,河神出現(xiàn)于夢中。自稱愿助王勃一臂之力,刮起十足風(fēng)力,夜行八百里,送王勃至洪州。
? ? ? 果然,次日便到了洪州。王勃如期而至,見景生情,一揮而就寫下名篇巜騰王序》,遂名揚(yáng)天下。其中‘’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堪稱絕句,后世文人皆推崇備至。
? ? ? ? 狂放怪才金圣嘆。
金圣嘆(1608—1661),名采,字若采。字圣嘆。明末清初蘇州吳縣人,著名的文學(xué)家、文學(xué)批評家。
? ? ? 金圣嘆九歲入私塾,因聰穎異常,勤奮刻苦,思想獨立而聞名鄉(xiāng)里。時人譽(yù)為神童。
? ? ? 其人學(xué)問,當(dāng)世無雙。曽批注《三國演義》、《水滸傳》、《左傳》、《西廂記》等名著。尤其對《三國演義》的批注,語言犀利,見解獨到,遠(yuǎn)勝另外兩家(御批乾隆,毛批毛宗崗)。
? ? 金圣嘆年少成名,性格孤傲,而且為人耿介直爽,自然招人嫉恨。這終至給他招來殺身之禍。
? ? 由于不滿于清朝庭的腐敗,金圣嘆組織了一些士子到孔廟的"哭廟"事件。因其言語之間流露出對清政府的不滿而獲罪。被判秋后問斬。
? ? 金圣嘆恃才傲物,根本沒把生死當(dāng)回事兒。每日在獄中,仍不忘吟詩作對,好不愜意。
? ? 時間很快就到了問斬的日子,正好是過仲秋節(jié)。
? ? 這一天的晚上,金圣嘆在牢房里仍如往日一樣思考詩詞對賦,渾然沒把死期掛在心上。心中所想的卻是別人出的一副上聯(lián):‘半夜兩更半’
? ? 這副上聯(lián)讓金圣嘆思慮許久了,始終沒有想出滿意的下聯(lián),似乎成了絕對!
? ? 不知不覺踱到窗下,舉頭望著窗外仲秋明月,金圣嘆突發(fā)大笑道:‘半夜兩更半,中秋月明中?!K于對出來了!好不快意??!可以好好睡一覺了。
? ? ? 說完,如釋重負(fù),倒頭便睡。
? ? ? 次日,金圣嘆被押赴刑場。行刑前金圣嘆對劊子手說:我死后,在我口袋里有一封信,你拿出來后看看!
? ? ? 言畢大笑就義。劊子手打開就兩字: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