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思考者有一些共同特征,他們會系統認真地思考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會對自己不理解的問題進行提問;他們不關心對他們智力水平的界定,也不理會智力試驗的結果;他們認為無論記憶好壞、反應快慢,學習最重要的是堅持不懈的投入,以及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優秀的思維技巧。
他們了解要想做到公正需要養成特定的思維特質——謙遜、勇氣、整合性、自主性、換位思考、堅毅及對推理的信心。
不容易被外界干擾……不會輕易相信某人的唯一論斷……總是考慮事情的各種可能性,不論處理的事情是十分確定的,還是十分復雜的……都能權衡不同證據……能夠抵抗住偏見的影響。
具有思維勇氣就意味著個體能夠公正地面對各種意見、信念和觀點,即使這會讓你感到痛苦。我們必須培養思維的勇氣,必須不畏懼不遵從大眾觀點可能受到的社會嚴厲懲罰。
這些人的思想背后隱藏著對被反駁的恐懼,很少有人會去挑戰自己所屬群體的意識形態和信念系統,這是思維懦弱的第二種形式。這兩種形式都使我們不能公正地考慮自己和他人的觀點。?
我是一個批判性思考者,我愿意檢驗我的信念,并且愿意放棄那些不能被證據和理性思考支持的信念。我會時刻跟隨證據和推理的腳步。我的真實身份是一個批判性思考者、一個終生的學習者、一個通過建立更加合理的信念不停尋求提高自己思考水平的人。
思維自主意味著堅持用合理的標準進行思考。這意味著自己要對事物進行思考而不是不加判斷地接受別人的觀點。思維自主的思考者在決定接受或者拒絕某觀點的時候不依賴于他人。只有證據證明他人的觀點是合理的時候,他們才會接受他人的觀點。
他們仔細地建立自己思維和行動的準則,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他人提供的準則。他們不局限于常規做事的方式,經常批評他人對社會習俗和現實的盲目接受。獨立思考者努力探索有深刻見解的觀點,不管這些觀點是否被社會接受。獨立的思考者不是任性的、頑固的、對他人合理的建議不負責任的,他們是自我檢視的思考者,審慎地對待自己的錯誤和思考中的問題,他們能夠自由地選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觀點。
做到思考公正就是要拒絕不加判斷的接受,沒有親自對這些觀點的優缺點進行思考就不能接受這些觀點。沒有思維自主性的人在思考其他觀點時,要么是非常容易被這些觀點動搖(因為我們沒有能夠看穿操縱與宣教),要么會歪曲這些觀點(因為這些觀點與我們從前形成的信念系統不一致)。
■如果我重新過這一天,我應該做出哪些改變?為什么? ■我今天做了哪些對自己長期目標有益的事情? ■我所做的事與自己的價值觀相一致嗎? ■如果我以今天的方式生活10年,最終,我能夠完成一些有價值的事情嗎? 每個問題花上一點時間是很重要的。時常或每個星期回顧一下這些問題是很有用的。
每個星期寫一定數量的日志條目。按照下面的格式將重要的事件記錄下來: ■描述那些對你情感重要的事件(你非常關心的事情)。 ■一次只記錄一個事件。 ■單獨描述自己在這一情況下的行為,描述要詳細和準確。(你說了什么?你做了什么?你是如何反應的?) ■在你描述的基礎上,分析在事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挖掘事件的深層含義。 ■評價你對事件的分析有什么含義(你在這一事件中學到了什么?如果你可以重新來過,你會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哪些改變?)
改變你的自我 每天通過回答下面的問題觀察自己的自我中心:當我反思自己一天的行為時,我是否被細小的事情惹怒了?我是否說了一些失去理性的話來堅持自己的意見?我是否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他人?當我對某種事物有強烈的情感的時候,我是否沒能表達自己的意愿,以致后來憤恨自己? 一旦你意識到自己的自我中心思維在起作用,你就能通過系統思考得出更合理的思維方式來代替它。
我們要練習改變自己看待事情的方法,將消極的事件看作積極的事件,將山窮水盡看成柳暗花明,將犯的錯誤看成學習的機會。為了使這個建議更加可行,我們應該給自己一些具體的指導。例如,我們可以列出5~10種會令你感到沮喪、氣憤、難過、擔心且經常發生的消極情景。然后我們可以找到帶來消極情緒的不合理的定義,再用一種更加合理的定義來代替它們,并做出自己新的反應和情感反饋。
論何時當你感到一些消極的情緒時,問自己“是什么思維產生了這一情緒?這一思維有沒有缺陷呢?我的假設是什么?我應該做這些假設嗎?我做此思考所依據的信息是什么?這種信息可靠嗎”等。
一個可取的辦法是用任意的次序使用下面的所有策略。 (1)利用“浪費”的時間。 (2)每天解決一個問題。 (3)將思維標準內化。 (4)堅持做思維日記。 (5)練習思維策略。 (6)重新塑造你的性格。 (7)改變你的自我。 (8)改變你看待事物的方法。 (9)關注自己的情緒。 (10)分析群體對你生活的影響。
大腦擁有三個基本的功能:思維、感受與需求。要認識到所有的問題都以先前的問題為基礎,所有的思維都以先前的思維為基礎。提問時,對之前的問題持有開放的態度,也要不斷地對它們進行思考。
問題在批判性思考者的大腦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關于問題的三種重要分類是:基于事實的問題、基于偏好的問題和基于判斷的問題。批判性思考者能夠區分這些問題的類型,因為問題的類型決定了思考的類型。對于批判性思考者,不僅要提出對問題類型的提問,也要提出與所要達成目標相關的重要問題(包括那些能夠讓我們檢查自身目標的問題)。蘇格拉底式的系統式提問方式是能夠優化我們思維的有效提問方式,而蘇格拉底式提問方式首先要求確定問題的優先等級。
在修讀任何一門課程之前,問你自己:我該如何讓這門課的課程設計能夠促進我進行有效學習?我該如何發展重要的洞察力、理解力、知識和能力?我該如何學習來解決這一領域的問題?
不論你是否聽、說、讀、寫,你都希望思維變得清晰、縝密、準確、有相關性,能夠對復雜性做出反應,具有廣泛性,并且著重于合適的觀點。合格的讀者、寫作者、表達者、傾聽者以及思考者認識到,他們各自擁有處理問題、使用信息、做出推論、得出結論、做出假設以及在觀點中合理質疑的方式,并同時考慮到推理的結果和意義。
個體在生活中需要重視兩大類型的決策: (1)那些或多或少有明顯長期影響的決策(基本的職業選擇、伴侶的選擇、價值標準的選擇、人生觀的選擇和基本的教養方式選擇等)。 (2)那些對我們生活有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慢慢顯現出來決策(如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其中包括我們的飲食等)。
我們強調的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需要不斷地做決定,并且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高我們決策的能力:①對生活中決策的本質以及作用進行批判性的反思;②根據決策的本質以及作用,系統地采用那些增強我們決策行為合理性的策略。區分清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需要的”,我們就可以處理很多問題。
要做的是盡可能地去推理,直到我們想清楚這些問題的重要方面。當你思考問題的時候,分清楚哪些問題是你可控制的,哪些問題是你無能為力。將你無能為力的問題擱置一邊,集中全部精力去解決你有能力處理的問題。擔憂那些我們無能為力的問題是無意義的,這還會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
作為一個積極解決問題的人,個體要從一個長遠角度不斷思考所做的決策。從長遠來看,我想要什么?從長遠來看,什么是值得追求的?從長遠來看,什么將會是對我一生都有意義的呢?這些都是你經常要自問的重要問題。應該警惕日常生活中自欺欺人的二元思維:決策主要是為了實現短期滿足,在某些情況下,才要服務長遠利益。在這個模式中,我們追求眼前利益卻不敢公開承認,而那些高于眼前利益的長遠價值在我們的日常決策中被忽視掉了。
一項關于問題解決維度的研究發現,一些思維元素在問題解決上的作用非常突出。請注意下面的內容。 (1)弄清楚你的目標、目的和需求,并經常重新整合。在達到目標、實現目的、滿足需求的過程中,認識到問題帶來的障礙。 (2)明確地識別你的問題,然后對它們進行分析。在可能的情況下,逐個分析問題。盡可能清晰、準確地描述問題。研究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清晰的歸類。制訂周密計劃,比如,你必須做些什么來解決這個問題。將你能控制的和你所不能控制的問題區分開。拋開你無法控制的問題,集中精力在可能解決的問題上。 (3)確定你需要的信息,并積極尋求這些信息。 (4)仔細分析、解釋和評估收集的信息,把所有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論記錄下來。 (5)計劃你的行動,并對其進行評估。在短期內,你可以做什么?長遠來看呢?分清哪些在你的操控下,哪些沒有。明確認識到自己在金錢、時間和能力方面的限制。評估你的選擇,在具體情景中考慮優缺點。 (6)采用策略性的方法解決問題。這個策略可能是直接行動,也可能是深思熟慮的等待觀察。 (7)行動后,密切注視行動所產生的影響。根據情景需要,隨時修正行動策略。隨著獲得的信息增多,我們必須隨時調整我們的策略、分析以及我們關于問題的陳述。
直面承認自我中心和社會中心思維的存在并敢于破除這些思維,我們就可以成功地應對我們與生俱來的自我中心思維和社會中心思維。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自我中心思維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就會陷入一個狹隘和自私的角度。如果我們對社會中心思維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就會陷于偏激的群體性思維中。
要做到公正和多角度思考首先要做到思維謙遜,其次在解決問題時從多種互為沖突的角度進行大量的推理。這種客觀與洞察理解重要事實以及大規模沖突的復雜性和多面性有關。擁有此項客觀能力的人可以對事件有多方面的洞見。他們能夠權衡不同角度的利弊,樂于扮演質疑者的角色,但是決不會為了質疑而質疑。
人數更少的群體是公正批判性思考者。他們掌握思維工具和方法,但是卻不想去操縱控制他人。他們用批判性思維、公正心、自我洞見和真實想法來尋求公眾利益。他們足夠智慧,知道自利的人怎樣用人性的知識和能言善辯來追求自身的利益,能夠察覺說服和社會控制的技巧。他們不會受到控制,也不會控制他人。
正如我們之前所講,人類心理通常是目光短淺的、不自由的和從眾的。與此同時,它又是擅長自我欺騙和合理化的。人在本質上是高度自我中心、社會中心和自私自利的。人們的目標不是獲取事實而是獲取好處。不是通過理性過程來獲得自身的觀點信念,而是反感理性批評。盲信、擔心、偏見和自利是人類思維的主要特征。自我欺騙和缺乏自控是人類思維最重要的特點。這些破壞了人們思維的完整性。如果你指出大多數人的錯誤,他們可能會暫時沉默。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就像橡皮筋一樣,這是暫時的拉伸,不久后還會回到原樣。
對于理性人來說,思維、情感和需求的一致性是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投入的基礎。簡而言之,通過主動地審查、分析和重構,你就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有多么不合理和自我中心。意識到這種非理性后,你就可以主動地使用策略性思維,用理性思維取代非理性思維。我們可以通過將非理性思維明確化,來一點點去除自身的非理性。如果我們一點點地去除自身的非理性感受和需求,我們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擁有健康情緒和需求的理性人。
策略性地思考必須成為一生的習慣,我們必須用這種思維方式代替慣有的思維習慣,代替那些無意識的、自我中心的思維習慣。簡而言之,通過在頭腦中形成一幅深刻全面的“大圖”思維框架,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全面地考慮觀點,我們能夠將自己的直接自我中心傾向減到最小。我們可以有效地分析我們生活中事件的重要性,進而無論在大風大浪的生活海洋中,還是在瑣碎平靜的日常湖面上,我們都能掌握好正確的人生方向。
我們要培養自己經常評價自身思維清晰度、準確度、邏輯性、重要性、廣度、深度以及合理性的習慣。比如,要想培養我們評價自己思維清晰度的習慣,我們就要定期地詳細闡述自己的觀點,向他人陳述觀點時要給出的具體例子。同時,我們也要要求他人在陳述觀點時,詳細闡述并且舉例說明他們的觀點。要養成運用思維標準評價自己的習慣,定期反思自己以確定自己是否形成了這些習慣,以及確定我們的思維發展程度。
高級的思考者能夠形成分析自己思維的習慣,會在更深層的思維水平上理解觀點,能夠控制個體與生俱來的自我中心和社會中心傾向,而且能夠做到思維上的謙虛和持之以恒。
當我們發現自己能夠很好地掌握理性生活規則時,我們就接近高級思考者的階段了。一些人已經達到了高級階段,下面羅列的是這些人的特點。當然,我們并不認為所有人在所有這些特點上的發展程度都是一樣的: ■定期尋找思維中的缺陷,并成功地處理這些缺陷。 ■準確地識別出生活中需要得到改善的重要領域(例如,學生、員工、父母、丈夫、妻子、消費者),并通過練習在大部分領域中取得顯著進步。 ■不再極度迫切的強求理性。 ■繼續搜索思維、情緒和行為中存在的自我中心■系統地管理自己的思維,不斷地監控、修改并且重新思考策略以獲得思維的持續進步。 ■擁有深刻的、內化了的思維技巧,批判性思維既是有意識的又是高度自覺的。將批判性思維提升到皮亞杰所說的“有意識”水平。 ■積極地自我評價,主動分析生活中所有重要領域的思維,并且不斷發展出在更深思維水平上的新見解。 ■致力于公平的思維,盡力控制自我中心本性。 ■系統地監控思維中概念、假設、推理、意義和觀點的作用,并且不斷地完善這種監控。 ■對思維有高水平的認識和實際洞察力。 ■自覺地評價自己思維的清晰度、準確性、精確性、相關度、邏輯性以及所有的思維標準。 ■將批判性思維內化為自己的思維習慣。 ■經常地、有效地并且富有洞察力地批評自己的思維,并不斷改善自己的思維。 ■不斷地監控自己的思維。 ■經常有效地、極富洞察力地表達自己思維中固有的優缺點。 ■關注自己思維的易謬性。 ■能夠做到思維的謙遜、公正、堅毅、有勇氣、有同理心、自主、有責任感和公平。 ■能夠很好地控制自我中心和社會中心思維。
完善的思考者的心理品質 以下羅列的是對完善的思考者來說最為重要的心理品質。完善的思考者: ■能夠意識到自己思維的運作。 ■是高度整合的。 ■是合乎理性的。 ■是有邏輯的。 ■是目光長遠的。 ■是深刻的。 ■是能夠進行自我修正的。 ■是自由的。 下面將詳述每一條心理品質。 完善的思考者能意識到自己思維的運作。他們: ■意識到自己的思維和行動模式。 ■深思熟慮地做出思維改變。 ■贊同自己的內在邏輯。 完善的思考者是高度整合的。他們: ■靈活地運用不同的知識。 ■洞察基本概念和原則,組織大量信息。 完善的思考者是合乎理性的。他們: ■能夠概括知識。 ■遵從語言邏輯。 ■合理地使用概念和問題的邏輯。 ■能夠在多重思維框架下推理。 ■能夠通過思考“增加”理解和洞察力。 完善的思考者是有邏輯的。他們: ■經常分析事物的邏輯。 ■綜合分析多個理由和證據。 ■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完善的思考者是目光長遠的。他們: ■采取長遠的觀點。 ■規劃自己的發展。 ■關注最終價值。 完善的思考者是深刻的。他們: ■對自己的基本信仰和價值觀有深刻見解。 ■抓住自己思維和情緒的根本。 ■確保自己的信仰有理性的基礎。 ■了解思維、感受和行動背后的深刻動機。 完善的思考者是能夠進行自我修正的。他們: ■應用思維標準評價自己的思維、感受和行為。 ■發現并批評自己的自我中心和社會中心。 ■關注自己的矛盾。 完善的思考者是自由的。他們: ■追求理性。 ■能夠調整自己的生活模式、習慣和行為。 ■是理性和公平的榜樣。
完善的思考者的內在邏輯 因為完善的思考者成功地將自己的理想和思維、情感、行動聯系起來,他們在行動時是有很高的自我實現感和幸福感的。理性是他們自我認同的重要部分,他們能夠很好地調整自己的思維,能洞察那些企圖利用地位和權勢來威脅他們的策略,能夠對那些因為懼怕權勢而企圖逃避的人表達異議。他們意識到了人類生命的短暫,從而更加珍惜現有的生活。他們努力做到誠實和自我完善,建立沒有自欺和欺騙他人的人際關系。 完善的思考者能夠意識到自身在廣闊世界中的位置,努力去實現自己能夠實現的目標。他們不被他人所控制,有自己的信念和觀點卻不深陷自己的觀點之中,不被自己的偏見和謬見所蒙蔽。 完善的思考者 不論是否存在或者將來是否會出現完善的思考者,都不可能存在“完美的”思考者,因為人類頭腦不可能以一種“完美的”方式運轉。因此,他們會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開發自己的頭腦,以及不斷地反思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