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360行,行行轉產品!”
"群主最好寫一下哪些人不適合做產品,免得入行坑人不倦,害人害己。"
原本按照分享計劃,這篇文章應該是<如何零基礎準備產品實習生面試?>,差不多已經完成文章大綱時,《產品經理成長訓練營》群一個產品經理的抱怨。
細問之下,發現他入職新公司不久,接手前產品經理工作,發現原產品邏輯混亂,BUG一堆。而匆忙交接時需求文檔又很多缺失,整一個大爛攤子,產品進展緩慢,焦頭爛額。
對于他這份無奈,曾經有過在無任何說明文檔的基礎上,做百萬級用戶量的產品大改版的經歷,我感同深受!遂臨時改寫這篇文章。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themselves,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t do it.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Period.(如果你有夢想,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只會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想要什么,就要去努力實現。就這樣!)
很喜歡上面這段話,也一直告誡自己不要輕易的給年輕朋友下結論,尤其是重要的人生選擇。所以,我今天依然不會也不愿寫哪些人不適合做產品這樣的文章。學過數學的都熟悉一個經典的證明疑難問題的方法—反證法。所以我會依據經驗和觀察,寫一寫優秀的產品人一般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和能力,諸位產品新人可以作為參照。
我把它歸納為:五能力,四顆心,三種愛,二鉆研,一初心。
五能力:溝通能力、邏輯能力、學習能力、抗壓能力、協調能力
四顆心:責任心、耐心、同理心、好奇心
三種愛:興趣、思考、成就
二鉆研:懂行業、精業務
一初心:堅持自己做產品的初心
一、為什么需要具備五種能力?
看過蘇杰老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本入門書的,都應該大體上了解產品工作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相對于設計師或者程序員專業硬實力,產品經理的專業技能門檻比較低,這個崗位更多的是考查軟實力。在這些軟實力中,溝通能力是排在第一位的!
做產品立項,分析需求,設計原型,需求評審,設計改圖,程序員改BUG,產品宣講,用戶調研,競品分析,進度管控,爭取資源等等,統統需要溝通。在這里我只是想強調一點,溝通能力不是說扯淡能力,忽悠能力,而是指有效的信息交換。簡言之,很明確的把你的問題描述清楚,很快速準確的理解別人的談話重點,善于分析談話背后的本質,能在多人談話中始終引導話題走向,這才是真正的溝通能力。
如果溝通能力不佳,又想做產品,兼職做一段時間的老師是一個有效的訓練方式。不過切記不要勾搭女(男)學生,也不要誤人子弟。
邏輯能力是排在第二位的。很多產品經理被人調侃或自嘲是產品汪,主要就是邏輯能力不過關,考慮問題不夠全面,經常需求評審時,被程序員揪住邏輯錯誤,問的啞口無言,焦頭爛額,從而威信蕩然無存,試問這樣的人,大家還怎么會相信他能指望帶領大家走向人生巔峰?
關于自我邏輯能力的判斷,推薦看看<批判性思維>、<金字塔原理>、<清醒思考的藝術>、<博弈論>,如果你能很快進入這些書的閱讀狀態,那說明邏輯能力尚可。
摩爾定律提到芯片性能翻倍的周期是18個月,互聯網新技術的產生和迭代周期更短,而互聯網產品迭代速度尤甚。在這個快節奏的行業里,你想不被淘汰,就需要快速更新你的知識結構,就必須具備快速學習能力。它包含自學能力、搜索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等。
抗壓能力和協調能力,對于產品經理也顯得十分重要!做產品經常會遇到資源不足,市場變化快,運營數據不及預期,產品改版被吐槽,用戶量忽然暴跌,一夜間產品歸零(參考自媒體被微信封號,AppStore下架、手游等),這些都需要產品經理具備遠超常人的抗壓和協調能力。做產品5年來,我從自信,到懷疑,到悲觀,無時無刻不缺乏安全感。
好了,下一篇再繼續聊一聊四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