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天:多云,13~19度。景點:葉卡捷琳娜宮、喀山教堂、涅瓦河岸邊、夜色中的圣彼得堡
1、卡捷琳娜宮又稱凱瑟琳宮:位于圣彼得堡以南約25公里處,是1717年特別為彼得一世的第二任妻子、皇后葉卡捷琳娜而建的夏日別墅。也是其女兒伊麗莎白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亞歷山大一世及尼古拉二世最喜愛的郊外行宮。為了彰顯皇家領地的身份,宮殿所處的一帶(包括亞歷山大宮、亞歷山大花園以及白塔觀景臺等)在其建成后即被稱為沙皇村或皇村。1937年為紀念普希金在此度過童年又改為現(xiàn)名“普希金村”。
葉卡捷琳娜宮是一座兩層樓高的宮殿,正面長達300多米,主要由藍、白、黃三色構(gòu)成,據(jù)說這分別代表著女主人藍色的眼睛、白色的皮膚和金黃的頭發(fā)。建筑師加建了皇宮教堂及作為行政管理之用的廂房,頂部加蓋上五座金碧輝煌、頗具特色的洋蔥形圓屋頂。
和宮外的清新氣質(zhì)不同,宮殿內(nèi)可謂是流光溢彩,被金光所籠罩,極盡奢華。從入口處穿過葉卡捷琳娜宮一層長廊,來到通往二層的主樓梯,主樓梯較有特色,雙向采光,裝飾上有點洛可可的風格,在樓梯兩邊的擺放著大理石雕塑“睡覺的愛神”與“蘇醒的愛神”。二層右側(cè)入口處還有2個展廳,經(jīng)常會舉辦各種文化展出。
在宮內(nèi),金碧輝煌的大廳一間接一間,組成了一條“金色的走廊”、各房間根據(jù)顏色的不同被命名為“紅柱廳”,“綠柱廳”等。宮殿中最宏偉壯觀的房間就是位于主樓梯右手邊的這間寬敞的接待大廳,伊麗莎白在這里接待賓客。大廳兩側(cè)有寬大的雙排窗,窗戶之間以及大廳兩側(cè)的墻壁上鑲有巨型鏡子,廳內(nèi)所有裝飾都為鍍金的,巨大的穹頂上還畫上了油畫《俄羅斯凱旋》,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迷惑人們的感覺,以鞏固伊麗莎白神般的地位。這里不僅是她的接待廳,還是她的游戲室,是伊麗莎白享樂世界的中心,展現(xiàn)出俄羅斯帝國雄厚的國力及至高無上的君權(quán)。
從接待大廳的窗戶望出去,還可以看到綠色的后花園。幾乎每個廳內(nèi)都能看到的打扮成中世紀歐洲風格的男女模特,如果有興趣你可以和他們拍照合影,一般是100-200盧布。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琥珀廳,內(nèi)部通體由琥珀和黃金裝飾而成,極端奢華。這座琥珀廳表現(xiàn)了德國和俄國工匠的智慧。游覽完了宮殿之后,還可以去后花園走走看看,這里的布局沿用了凡爾賽宮內(nèi)的幾何布局,夏天的時候景色最怡人,樹木茂盛、綠草如茵。這是一座人工園林,園內(nèi)修建的都是歐洲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物。花園里可以乘坐馬車,如果有興趣可以坐一下,仿佛自己穿越到了中世紀。
2、喀山教堂:坐落于涅瓦大街,由安德烈·沃羅尼欣設計,建于1801至1811年,它的建筑風格受到羅馬圣彼得教堂的影響,外貌具有典型的18、19世紀帝國建筑特征。喀山大教堂的正前方如今是一座廣場,供游人休憩和玩樂。
教堂呈十字形排開,柱廊排列成半圓形,一直延伸到涅瓦大街上,掩映著背后高達70米的教堂圓頂。柱廊兩端矗立著俄軍統(tǒng)帥庫圖佐夫紀念碑和俄國陸軍元帥紀念碑。喀山大教堂的名稱來自于教堂內(nèi)所供奉的喀山圣母像。據(jù)說它曾多次顯靈,在許多軍事沖突中庇護著俄羅斯人民免遭戰(zhàn)亂磨難。如今的喀山圣母像早已不在,但是俄羅斯人依然堅信,圣母會在俄羅斯再次出現(xiàn)災難的時候出現(xiàn)。
1932年起,教堂被改建為國家宗教與無神論歷史博物館,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說明宗教歷史、宣傳無神論為目的的博物館。在近20萬件館藏中,最有趣的要算俄羅斯?jié)h學家阿列克塞耶夫于1906-1907年間收集的中國民間年畫,這共計1000幅的民俗畫作堪稱世界上最好的中國年畫整套藏品之一。
3、涅瓦河邊:其他同事上游艇去玩了,我對游船不感興趣,想獨自沿涅瓦河邊走走,于是向駐地導游請假,他們都擔心我語言不通,怕走失了,沒關系的,來圣彼得堡不在涅瓦河邊走走會是我的不甘心……我沿著河邊走,或坐在石椅上,或倚靠河邊欄桿,或看鴿子在草地嬉鬧……有一對母女在岸邊小廣場練滑板,我坐在小廣場足有十分鐘……又去了一個小超市,這邊物價不低啊,小白菜要59盧布/2兩,相當35元/斤人民幣,問導游才知道當?shù)夭环N菜,全靠外地運進……涅瓦河是這個城市的靈魂,兩岸風景也是彼得精華……
4、俄羅斯套娃
5、夜色中的圣彼得堡:晚上獨自坐了公交車,回來步行,后來迷路了,搜百度地圖也不行,后來壯著膽子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