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單身久了是什么感覺?
我說:其實還蠻好的。
精力完全屬于自己,不用花在某個確定的人身上,徒增許多無謂的煩惱。
只是偶爾……
一人提著沉重的商品從超市出來,卻無人分擔。
一人傷心哭的不能自已,卻無人訴說。
一人在家做飯總是吃不完,卻無人分享。
會感到孤獨,除了偶爾無助外,都還蠻好的。
經常聽著閨蜜甜蜜的分享戀情趣事,也會無比向往,卻在異性接近時,內心冒出似有似無的抗拒。
甚至會幻想,如果我們還在一起......
記得故事伊始,
我溫柔可愛,他幽默體貼。
恨不得整日黏在一起,說抱著個手機聊到天亮一點兒不夸張。
“徹夜長談”這樣浪漫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在這之前,看舍友與男朋友膩膩歪歪的煲電話粥,充滿不解與不屑的我,直喊“夸張!”
直到那時,才懂什么是:
真情流露!自然而然!
后來,到了故事的尾聲,我們……
冰冰涼涼,再無關愛。
冷眼相對,毫無感情。
兩散時,我也開始明白:原來失戀者的悲傷真的不是矯情,不需偽裝,不受控制,無法預計......
生理上,或是食不下咽、茶不甘味;亦或是輾轉反側、寢不安席。
精神上,或是萎靡不振、意志消沉;亦或是無所事事、行尸走肉。
在我看來,失戀帶給人最負面的信息:無限掠奪人身上如血液般重要的信念,使人一段時間內喪失愛的能力。像個膽小鬼一樣縮在自己的保護殼中,害怕受傷,畏懼付出,待到下一個人出現時畏手畏腳,有所保留。
或許,感情就是有如此魔力,輕易地就能掌控一個人的情緒。
我們的故事結束于端午節之際,失戀給我帶來的憂郁悲傷,給端午染上了更為陰郁的色彩。
記得當時我已提前訂好返鄉的車票,但在安檢時,父親關心的視頻,使我的情緒猶如野草,雜亂無章瘋狂生長,唯有直視。
就這樣,眼淚不自覺的奪眶而出,流過慘白的雙頰,掉落在呈現著父親面龐的屏幕上。
盡管努力忍住潮水般的情緒,盡量調整語氣,可脫口而出的依舊是對家人的謊言:“我趕不上火車了,就先不回家了。”
無論多么努力,情緒的口子一旦裂開,再次縫合便不再為主觀意志所控制。
畢竟是血脈相連的至親,父親或多或少能感受到女兒的傷心,大概在他心里使我哭的如此傷心原因是:不能回家過端午節,無法與家人團聚吧。
也正是這個美麗的誤會,給我多留了一些空間。
回學校的地鐵上,留給人們的是一個戴著帽子,頭簡直已扎進胸膛卻還止不住眼淚的悲傷少女。
或是對分手這個既定事實的不甘,亦或是對戀人的不舍,少女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再見一面吧!
無懼結局,只求無憾。
跌跌撞撞回到學校宿舍,收到了他的回復:“你沒回家就好好在宿舍帶著吧,我沒辦法陪著你了,學院還有活動。”
拒絕見面的消息在踏進悶熱的宿舍時,準時收到。回復的語言雖委婉,卻堅定。此時,室內的高溫對于心涼的人,仿佛一種慰藉,不至寒意蔓延全身。
有些事,努力爭取過,便不再遺憾。盡人事過后,靜聽天命便是唯一出路。
回想我們分開的原因,可能是沒有真正了解彼此的內心,喜歡僅停在膚淺的表面,新鮮感過后的空虛,不知如何填補,想改變卻無從先手,不知所措下走到分開的境地。
故事敘寫時,我常控訴他的“冷漠”。
抱怨他沒有對我分享日常趣事、瑣事、煩事。
抱怨他沒有將內心所想曝光在我的面前。
抱怨他沒有在我失落時給予暖心的安慰。
抱怨他沒有在我受傷時體現出明目張膽的關愛。
分開后,我想很多時候他只是不懂表達,卻被誤認為是冷漠的表現,要知道慢熱的人總是背后偷偷字句斟酌,他是害怕急于求成而一無所獲,享受的是細水長流的感情。
當時的我,渴望熱烈的歡喜、炙熱的愛情。
當兩個人的目標出現分歧,各有想法,不懂中和時,結局大概只有像兩條相交的線那樣,在短暫的陪伴過后,必然走向分開。
不是不愛,只是不懂。
不得不承認自己偶爾也是個天真的孩子,交了朋友就想成為今生摯友,談了戀愛便想成為攜手一生伴侶。期待美好一直延續,盼望著真摯熱烈且長久不散的感情,卻忽略了美好無法永存。
宿舍夜談,被追問是否忘記了前任?
怎么說呢?
記得,顯得太矯情;忘記,顯得太薄情。
雖然偶爾會想念,但更多的是遺憾。后悔當初詞不達意,沒有把愛意完全曝光,因怕受傷而有所保留,沒有以最真誠的狀態對待彼此。
那我期待得到的愛情到底是什么樣子?
我認為好的愛情如果有一百步,應該是狹路相逢勢均力敵的兩個人各自向對方走五十步,畢竟感情是雙向的,只有一個人主動的感情真的撐不了太久的。而我想要的好感情是真摯熱烈且長久不散的。
初中我認為愛是關注;后來認為愛是心動;再后來認為愛是心定;現在我認為愛是在認定一人后,不斷地因其而心動。
對愛的認識是不斷變化的,不變的是我們無論何時都需要愛來豐富生活、滋潤心田。
最后,還有一腔熱忱和滿腔孤勇贈與你、贈與我、也贈與未來。
祝好!
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
還有更多精彩內容到下面找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