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周跟著笑來老師我們更新了如下概念:
? ? ? 1.追求安全和安全感的區別。
? ? ? ?之前我們已經學習過,投資的剛需是避險,也就是追求安全;但在更早的文章里,笑來老師也說過要放棄部分的安全感來獲得進步——說實話,當時我的腦海里出現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 ? ? ? 隨著文章的深入,我了解到了安全感本質上還是一種感覺,而人類的感覺特別是未經仔細學習和思考過的感覺往往是本能的、帶有偏差甚至是錯誤的,而教育目的洽洽是以“糾正我們原本并不正確的感覺”為核心目標的。
? ? ? ?由此可見,追求100%的安全感,尤其是沒有受過教育和專門訓練的安全感是多么的不靠譜。
? ? ? ?2.“押上全部”在投資領域和在學習工作領域的區別。
? ? ?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笑來老師引用了“凱利判據”公式f=[p(b+a)-b]/a,其中f 是合理下注占比(相對于總賭本),a 是單次下注金額,b 是每次下注 a 之后若是贏了的話能拿回的凈利,而p 則是贏的概率。
? ? ? ?盡管笑來老師特別指出凱利判據不能直接應用在股票房產投資行為上,因為股票和房產投資決策失誤常常并不會導致“投資”如同賭局下注那樣“這次輸了的話就下的注一點都拿不回來”的情況。不過我理解這個公式可以讓大家對于投資領域的概率問題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 ? ? ?這個公式對于很多人特別是文科出身的同學來說可能比較難以理解,不過通過帶入極端情況下特定的數值就能夠幫助我們來消化了。我們可以把“凱利判據”變形為p=(af+b)/(a+b)。當我們假設f=1,也就是我們說的“押上全部”的時候,可以計算出來p=1,這意味著我們贏的概率是100%。換個說法就是,當我們有百分之百的獲勝把握時,就應該孤注一擲的押上全部——這其實就是在投資領域和學習工作領域是否應當“押上全部”的判斷關健。
? ? ? 投資領域是關注金錢在未來的增值情況,而未來本來就是不確定的,沒有人能100%預測未來,因此“凱利判據”中的p是不可能為1的,那么要求投入比f為100%也是不現實的。而對于學習和工作,其屬性是“投入了必然有回報”,而且投入的程度決定了回報的大小。我們也可以結合上周的概念“知識也是有利息”來理解:投入越多,利息越大,收入也就越多。而同樣的,如果在學習和工作上消極面對,那么知識的利息就是負的,最終的結果不是在成長而是在退化,那必然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