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作為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首,自古以來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與推崇,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詞。以下是精選的10首關于立春節氣的古詩詞:
一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唐: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春郊已遍青。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好景吟難盡,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賞析:張九齡通過描繪立春時節積雪初融、春回大地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美景的贊美和喜悅之情。
二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
賞析:杜甫在立春日回憶起昔日長安的繁華景象,對比當前的漂泊生活,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憂慮。
?
三
《詠廿四氣詩·立春正月節》
唐 元稹
春冬移律呂,天地換星霜。
冰泮游魚躍,和風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殘雪怯朝陽。
萬物含新意,同歡圣日長。
賞析:詩中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冬去春來、萬物復蘇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和對自然的熱愛。
?
四
《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
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
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風光向晚好,車馬近南稀。
賞析:白居易與友人春日同行,共賞山水之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風光的熱愛和與友人共度的愉悅之情。
五
《立春后二日》
唐:羅隱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云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賞析:羅隱連用七個數字,既暗寓正月初七是人日之意,又含蓄表達了詩人在掰著指頭計數,盼望、歡呼著立春之日到來的心情。
六
《減字木蘭花·立春》
宋:蘇軾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賞析:蘇軾以歡快的筆觸描寫海南絢麗的春光,寄托了他隨遇而安的達觀思想。
?
七
《立春偶成》
宋:張栻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賞析:這首詩通過描寫立春時節冰雪消融、草木萌發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生機盎然的喜悅之情。
?
八
《漢宮春·立春》
宋·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
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
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
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
賞析:辛棄疾通過描寫立春日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和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同時,詩中也流露出他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
九
《木蘭花·立春日作》
宋:陸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青衫塵滿帽。
身如西瀼渡頭云,愁抵瞿塘關上草。
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旛判醉倒。
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
賞析:陸游以醉狂之態寫沉痛之懷,表達了報國無門之憤和歲月流逝的感慨。
?
十
《立春日》
宋:范成大
彩勝金幡夢里,茶槽藥杵聲中。
索莫兩年春事,小窗臥聽東風。
賞析:范成大通過描寫立春時節的習俗和氛圍,表達了對春天到來的期待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
?
這些古詩詞都以立春為主題,通過不同的角度和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