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給一個朋友的朋友開發票,那人除了稅點多給了20元的快遞費,寄發票只需要6塊錢快遞費,我順手就把她多轉的14塊錢給退了回去,結果對方并沒有收錢,而是發了一堆表情。
我當時想,她這是想要表達啥?是覺得我很真誠,還是覺得我過于實在?或者覺得我笨,有錢都不賺,有便宜也不貪?或者是用多余的14塊錢犒勞我的辛苦?!( ? _ ? )
這件事兒雖是個小事兒,倒是激起了我關于金錢的許多思考出來……
我發現對于金錢,我一直非常較真,甚至很認死理:我天然就不喜歡占人便宜,也不喜歡被人占便宜;錢就是錢,情就是情,該談錢就別談情,要談情,先把錢談清楚。一碼事歸一碼事,最討厭不清不楚,模凌兩可。
關于金錢,我一直有個個人規條:
是我的,一分錢都要摳回來;不是我的,你給我個金山銀山,我也給你守護得分毫不差。
這幾年,因為一個契機我莫名其妙就做了財務,天天和錢打交道,簡直把我強迫癥的特質發揮到了極限。
比如每次對賬,我要是找不出多了或者少了的錢的原因,我就各種不舒服,不吃不喝也要弄明白根源是啥,簡直就是福爾摩斯在世,一點點抽絲剝繭,直到看到真相才罷休。
誰曾想:我這個小學六年級起就數學不及格的人,竟然現在做起了財務,天天和一堆數字打交道,還做得有模有樣,說出來我自己都有點不信,偏偏這一切就那么真實的發生著。
好吧,我承認,我是在變相小自戀了一把。
關于金錢,我想到現在最流行的說法:財務自由。
有人把財務自由從低到高做了如下精細描述:
菜場自由,想買什么菜就買什么菜;
飯店自由,想吃什么隨便點;
旅游自由,想去哪兒去哪兒;
醫療自由,得個啥病都不愁;
汽車自由,想買什么車就買什么車;
學校自由,給孩子想選什么學校就選什么學校;
工作自由,想上班上班,不想上班就當老板;
國籍自由,想變成哪個國家的人,就變成哪個國家的人。
按上面這個說法,普通人能實現到醫療自由都求神拜佛,阿彌陀佛了。
我也暗問自己,我渴望財務自由嗎?
廢話,做夢都想啊!恨不得去買彩票中個幾千萬啊…
當然玩笑歸玩笑,我其實非常清楚,我擁有金錢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愛著的人和愛著我的人,過上舒適的、有尊嚴的生活就夠了。
至于自不自由,還是看個人幸福指數高不高,金錢是一部分,卻不是全部。
我翻出了去年在日記本里寫下的話:
金錢不是我的最終目的,而是我到達目的地的伙伴。
我真正的目的地是:超越自我的束縛,去創造自己的神奇。是內在自我的實現,去打造自己的國度,創造家人以及自己想守護的人的幸福。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是告訴自己,在這個黑白灰的世界里,成一股不一樣的清流,我自有我的堅持和驕傲,恪守本分,與其羨慕別人的一萬塊,不如踏踏實實賺自己的一千塊,即可。
錢是賺不完的,為什么而賺錢,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