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回首,想起了8年前的自己
那時的我18歲,高一,拼了命加上僥幸考上了市一中(濟源市第一中學),那時的自己可能是很開心的吧……真正踏入學校,走進那么多優(yōu)秀的人中間,才真正體會班里42名的滋味(共52人)——自卑,敏感,害羞,無知,不愛說話,成績跟不上,被窩里偷偷的哭~
那種從骨子里駐扎著的自卑,是我多年都抹不掉的留存
所以如果你問我,孩子身上最不該有的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是“自卑”。什么是自卑?就是當別人在夸夸而談他們的世界時,你會發(fā)現(xiàn)你自己是世界之外的人;就是當別人又會唱歌又會跳舞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時,你卻像個小丑一樣,不知你如何介紹你自己是誰;就是當你老師,你媽媽的口中夸的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時,你心中所有的怨恨……
一代代人,一代代心酸的故事,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地域不公平,營養(yǎng)不均衡,教育不公平,我們不能再讓這樣的心酸故事延續(xù)一代又一代。
我們該怎么辦?說實話我怕看到3年,5年,8年后的孩子們是沒有自信地介紹他們自己是誰的人。
如果沒有遇見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我實在想不出用什么辦法去填補如今11萬多所不足100人的鄉(xiāng)村小規(guī)模學校的空白,即使我們社會上有再多個甘愿做蠟燭的鄉(xiāng)村教師前赴后繼扎根鄉(xiāng)村學校,即使一支又一支的學生乃至社會支教團隊不辭辛勞的奔赴鄉(xiāng)村孩子們身邊,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仍然無力改變如此現(xiàn)狀。我苦苦在想,到底怎樣才能走出這樣的困境。
而這一切,目前真的只有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去彌補。
曾經(jīng)我也會像很多質疑線上教育的人一樣,擔心效果,擔心浪費時間,擔心能否真正幫助到有需求的人。而當我花了2500買了口語課程,認識一些愿意與我說英語的人,我漸漸開始嘗試著去相信。
看到甘肅臨夏中咀嶺馬正文老師在孩子們學習之后,寫出這樣的反饋初見改變,我釋懷了~
再切身深入滬江互加計劃,我才知道,媽啊,已經(jīng)有這么一群人在干這樣一件我困惑多年的事情,并且做到這么好了,我之前都干嘛去了!
互加美麗鄉(xiāng)村和鄉(xiāng)村青年教師公益計劃,這是正常實習7.8月份過后,我死不要臉硬是堅持下來的的收獲。而就是這兩個群,承載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數(shù)百個鄉(xiāng)村學校,承載一萬多名鄉(xiāng)村青年教師。
每天醒來是孩子們陽光燦爛的笑臉和充滿期待的端正坐姿,從清晨7:40跟著孩子們讀詩填詩,到陪伴孩子們畫畫,跳舞,做手工,科學實驗,剪紙,學習互聯(lián)網(wǎng)知識,get財商課程,全英文口語交流……
我曾怕孩子們跟不上節(jié)奏,也跟著老師作畫,但我完全是多慮了,孩子們畫的比我好的多得多。
這些課程在孩子們最需要的年紀,恰到好處的出現(xiàn)了。如果有一天,當學校甚至縣級市級舉行詩朗誦,舉行剪紙藝術展,舉行畫畫展板,舉行小小舞蹈團,您的孩子能夠勇敢的站出來,自信的說“我會,我來!”
當您的孩子在踏出小學進入初中,進入高中,進入大學,除了學習,他們有更多展示他們的機會,我們又何愁我們的孩子學習上沒有動力,不愛學習,不愛說話,沒有自信呢?
孩子們的自信從何而來?
先舉個例子
我有個弟弟,今天讀高三,由于前期種種原因,成績不理想,剛開始我很是糾結他的學習成績,想方設法鼓勵他去補習,去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去課外學習……
但我發(fā)現(xiàn)沒用
后來跟他溝通,發(fā)現(xiàn)他很喜歡書法篆刻,我就讓他趁著一個假期讓他去嘗試,然后家里人反映他周末回家也會拿著毛筆寫了又寫。他跟家里人鬧脾氣,爸媽讓我跟他交流,我又發(fā)現(xiàn)從詢問他書法技巧,讓他指點入手,他竟然說的頭頭是道,最后還心甘情愿把為何跟家人生氣的緣由跟我掏心掏肺說出來~
我義無反顧的說服家里人讓他去鄭州學習,現(xiàn)在,他一個人在鄭州學習,無論是人際,生活,還是學習,他都能自理,自信心,眼界也大大提升,也在嘗試正常上課之余,去自己摸索補習英語、物理學習~他會主動跟你分享書法的學習進度,學習困惑乃至想要下一步的文化課學習……
說實話,我心里一邊是高興,一邊是震撼,我無法預知在一個孩子身上,興趣能讓他有這么大的轉變。
有人可能會問我,我不擔心他考不上大學,文化課跟不上怎么辦?
說實話,不擔心是假的,但我也放心。因為他從他喜歡的事情上學到了很多,那是一種能力,一種見識,能讓他在未來選擇時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怎么做,如何承擔的能力,如何探知的能力,如何在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做出正確的抉擇。現(xiàn)在的時代早已不是那個狀元定終身的時代了,這個時代只要你有一種學習的能力,未來不必擔心。
就像現(xiàn)在在美麗鄉(xiāng)村學習的孩子們,他們通過這種綜合性的課程,學習各種知識,他們的好奇心,他們的創(chuàng)意,他們對鄉(xiāng)村之外人和事的了解,他們對互聯(lián)網(wǎng)帶給他們的沖擊力的震撼,這些賦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遍地開花。
孩子們身上的設計感,創(chuàng)意感,探知欲,新認知,都會在未來,為他們大大賦能。就像我現(xiàn)在依舊能夠記得5年級時我畫的一幅獲得二等獎的楓橋夜泊畫,我不會告訴自己我不會畫畫,這是一種多年前就賦能于我的自信,今天再看魏忠老師的《教育正悄悄發(fā)生一場革命》書中關于楓橋夜泊詩的講解加上當初的那幅畫,更是一種通透。
孩子們的自信從何而來?最好的年紀應有的學習,讓他們賦能。他們完全有自信和城里的孩子一樣去展示,去競爭,去譜寫未來的篇章。
我們遇到了最好的時代,時代已經(jīng)給了我們如此好的機遇。
堅持是一種力量
君君說“杭州之行,你們每一個人都有故事,但我沒有,我是真的沒有”,其實當時我心里是很佩服君君的,因為你沒有那些讓你心痛的故事,卻在為這些鄉(xiāng)村的孩子們堅守著一份未來可以讓他們記憶深刻的故事。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堅持,鄉(xiāng)村青年教師群里每一位青年教師都值得我們尊敬,他們勇敢的肩負著振興鄉(xiāng)村教育的使命、承擔著鄉(xiāng)村家庭走出大山的夢想,他們在積極的探索,給予他們能給予孩子們的一切,給予孩子們他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不自信。鄉(xiāng)村教師的“教育自信”從何而來?
自信,是每一個孩子都該有的姿態(tài)。
徐林姐姐的自信篇,也能讓我們賦能,分享于自己,我分享給每一位。自信練就篇:沒有過度的自信,只有愛不夠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