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市附近的小島上,有一個人煙稀少的小漁村,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大多以打漁為生,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靜悠閑日子。
等到來年的2、3月,Dindim又會離開漁村,帶著對老人的思念,游泳回到南美洲南部的海島生活。
Dindim 和老人的感情十分要好,在小漁村里,它和老人幾乎是形影不離,非常親近,只要看到老人就一個勁的搖著胖墩的身體撲上去親親,老人也會蹲下來把頭湊上去和這只企鵝一起親親,一幅幅很有愛的畫面…
至于為什么,
那要追溯到五年前的2011年了。
老人從前是個泥瓦匠,退休后就在漁村里幫忙打漁,有一天打漁回來,就看到海灘上躺著一只全身污漬的企鵝,奄奄一息,看上去已經快不行了,那只企鵝就是 Dindim。
Dindim 身上的污漬全是石油,因為美洲南部的海洋上油田很多,原油泄漏事件時有發生,所以 Dindim 就是因為海水被石油污染而受此遭遇。這樣的事件在當地不止是第一次,曾經在美洲南部的福克蘭群島附近,有一處油田在5個月內發生了3次原油泄露,直接造成了數百只麥哲倫企鵝死亡。
當時老人眼看這只麥哲倫企鵝危在旦夕,就立馬抱著它跑回家,用清水給它全身上下清洗,然后用企鵝喜歡吃的沙丁魚給它喂食補充體質,悉心照顧了一個禮拜, Dindim 開始好轉,胃口見漲,羽毛也開始變的光滑,沒過幾天小家伙終于可以站起來活蹦亂跳了。
Dindim 完全康復后,并沒有馬上離開,反而留了下來呆在老人的家里,這一留就和老人相處了近一年。這一年里,老人也比從前的生活更有樂趣,他和Dindim 像小伙伴一樣非常親密地玩耍,相互作伴,非常愉快。正因為這近一年的融洽相處,Dindim 和老人建立了極其深厚的信任和感情。
但畢竟,小動物和人類的生態規律還是不同,它們在固定的時間要回到自己的棲息地,于是 Dindim 終究還是離開了小漁村,離開了老人,游著泳回到了美洲南部的的棲息地。
老人為此獨自傷感落淚,在他看來,在茫茫的海洋世界里,在千里迢迢的彼岸,Dindim 這一離別就是永別,分開就不會再見。
Dindim 走后,老人帶著郁郁寡歡又過起了從前的孤獨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似乎又回歸往常的平靜。
天吶! 竟然是 Dindim??!太不可思議,曾經那一只 Dindim 竟然從南美洲南部游了回來,而且還回到這個鮮有人知的小漁村,奇跡般的更是出現在他們曾經相遇的地方…
可要知道,麥哲倫企鵝的棲息地在南美洲南部,Dindim 要游過5000英里(8000多公里)才能到達小漁村!
記掛著當年老人對它的恩情,
只身游過8000多公里的茫茫大海,
回到當初的小漁村,
看望和陪伴那位孤獨的老人。
“你怎么才來呢?我等你很久了…”
“這么遠游累了吧?走,回家我給你弄好吃的!”
“什么?你還想在沙灘多待會兒,我陪你吧!”
于是,就這樣,在老人滿眼的期盼里,每年的6月,這只可愛的麥哲倫企鵝就如同和老人有了約定一樣,如期而至出現在小漁村的海灘,和老人相聚。
五年來,他們彼此從未缺席。
老人說:我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著 Dindim,
我相信它對我也是一樣的。
巴西環球電視臺報道了老人和 Dindim 的故事后,有生物學家說,人和企鵝之間有如此深厚的信任和感情,可能是 Dindim 把老人看成是自己的同類了。
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他們彼此擁有著世上最美好的信任與陪伴,
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