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大樣本調查,有兩個階梯是最妨礙人們晉升的:一個是從業務能手,成為合格的主管、合格的領導者;一個是從副職成為正職。
2-工作規劃表格
最左邊的一列,是領導者自己的團隊工作規劃欄。
右邊與團隊工作規劃欄相平行的,是每一個下屬的工作計劃欄。把下屬的工作計劃,納入到整體工作中,讓下屬從全局的視角看待自己的工作。有三個好處:
A.可以有效地在整體最優的角度上,對工作進行提議;
B.有助于和其他成員達到協同;
C.在你和下屬之間、團隊中有經驗的成員與新手之間形成多維度的指導關系。
3-工具背后的邏輯
第一欄是工作任務,第二欄行動計劃,第三欄行動結果。
表格的核心是第四欄,當下屬的工作結果出來之后,你如何評價。如果是特別滿意和基本滿意,就應該給出即時的反饋,表示贊賞。如果是新人,或者是新工作,作為上級,只要 “ 基本滿意 ” 就應該表示鼓勵。完美主義的領導者尤其需要注意。
完美主義的領導者要把工作重點放在過程之前和過程之后。過程之前:分解工作計劃時,要多激發下屬的參與,加強“提議管理”環節。一旦計劃擬定之后,就應該全權放手,要給下屬足夠的信任感。過程之后:進行復盤。在復盤之后,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下與下屬共同探討改善之道。
如果工作結果不令人滿意,就引出了改善計劃欄和底線補救欄。這時,首先一定讓每一個下屬知道,他們的工作成果不能達到標準,不能令人滿意,會影響到誰,下屬與誰合作更能有助于解決這個問題。最理想的情況,是要努力培養下屬的求助思維,要讓他學會在關鍵時刻直接找到合適的人選,同時把這個情況及時向你報備。建議:如果不是特別要緊的事情,領導要學會能夠忍住自己,不插手后續工作。要學會用一只眼睛瞄著這個事情。
相反,如果事情很緊要,而領導又有著極強的專業能力,可以及時出手幫助下屬達成目標。放權不插手,和及時親自動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選擇,領導者需要有一種權變思維。
在下屬工作欄里,改善計劃這一欄有四個選項:第一是自己想辦法、獨立解決問題;第二,與同伴協作,合作解決問題;第三,向熟手、高手求助,解決問題;第四,向領導求助,請求其他人幫助、換人解決問題。下屬能夠懂得根據具體問題恰當地選擇某一個選項,是下屬力提升的一個方面。
而從領導者的角度,有兩個誤區需要防止:
A.領導的指導行為,一定要做到精準化,爭取帶來下屬能力的切實提升。
要注意:不是你的情緒和態度影響了下屬,而是你的行動會影響下屬。領導者放權之后,如果還要親自出手,一定要知道,這是個指導下屬的好機會。
B.最后一欄,是團隊工作和下屬工作的底線在哪里,對此應該有什么補救措施。當下屬的工作結果出現之后,領導者應該要在給出評價結果的同時,預想到什么時候該觸發何種補救措施。
---------------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