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2010年日本上映的一部電影,改編自村上春樹同名小說的《挪威的森林》,由陳英雄導演,村上春樹親自擔任編劇,松山健一、菊地凜子和水原希子等人主演。
這部電影是講述男主角渡邊的高中好友木月突然自殺身亡,渡邊和木月青梅竹馬的女友直子都受到很大的打擊,后來渡邊決定離開這個城市,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學習和生活。幾年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渡邊和直子在東京重逢,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渡邊發(fā)現木月的死給直子帶來的巨大無比的傷害,直子不僅沒有從悲傷中走出來反而越陷越深,于是渡邊決心要幫助直子走出陰霾,帶給她幸福和快樂。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渡邊發(fā)現直子的心理疾病不斷的加深,這也給渡邊的生活帶來了無形的壓力。也就在這時候另一個女孩綠子出現在了渡邊的生活中,綠子的氣質深深的吸引了渡邊,于是渡邊在陰郁的直子和活潑的綠子之間徘徊,直到有一天直子自殺了。
這部電影從標題到海報上來看都像是愛情悲劇故事片,然而從小說的整體到電影的細節(jié)上來說更接近于希臘悲劇式的探究人性的哲學電影。同名小說的字數不多,電影的人物關系結構簡潔明了,但是人物的對話和情節(jié)描述上來說隱藏著太多需要解讀的信息,可以說這是一部四兩撥千斤的經典作品。
這部電影就像是把對于西方悲劇文學的理解濃縮在了一個膠囊里一樣,從解讀看不懂的且不合理的細節(jié)中探究人性哲學幾百年來對于“真實人性”的理解,探討被人類文明幾千年來重重包裹和捆綁之下被壓抑的真實欲望。
木月
整部電影有倆個多小時,木月的鏡頭一共加起來不到三分鐘,但是木月帶給男女主人公渡邊和直子的內心傷痕是一輩子的都無法愈合的,他是一個看不見的角色且至始至終都出現在電影里。
木月的自殺給身邊人帶來的內心沖擊形成的痛苦就像疾病一樣向著四周繼續(xù)傳播,亦如同漣漪一樣慢慢的擴散,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改變了很多人正常的人生軌跡,只是村上沒有描寫太多人而已。
木月自殺的原因電影并沒有交代清楚,只通過直子在與渡邊的談話中回憶道自己和木月無法完成正常的性交,哪怕一次都沒有成功能過。據直子說原因是因為她雖然內心愛著木月,但是在“性”方面無法對他產生興趣,久而久之就嚴重傷害了木月的內心,導致木月最后輕生。
問題是直子這種說法是否合理呢?也許有些話不僅故事中的人物無法直接說出來,就連小說作者本身也無法直接提示讀者,我們只能通過自己的理解去審美東方式的藝術作品。
渡邊
渡邊是電影的男一號,《挪威的森林》中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只有渡邊一個人,而其他人都是通過客觀和側面的描寫讓讀者去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的。但盡管是這樣,電影還是給了渡邊一個很大的空間,因為在片中渡邊心里到底如何看待直子和綠子倆人與他的感情糾葛的沒有透露,只是通過渡邊的談話來講述了他在倆個女孩之間的選擇,可是人的語言往往并不與內心的想法統(tǒng)一。
在影片中,渡邊只有在第一次與直子東京重逢的時候露出了抑制不住驚喜的表情,那是一種貌似在枯燥無味的生活中突然發(fā)現能讓他的內心重新燃起希望的表情。事實也證明他非常的愛直子,但是他犯的最大的錯誤是他根本沒有發(fā)現直子在木月死后患上了重度抑郁癥,當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的時候,他決心要幫助直子從抑郁癥中走出來,可是他最后明白自己根本幫不了她。
渡邊是一個非常平凡而且普通的年輕人,就像我們現實生活中碰到的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他雖然深深的愛著直子,但是他的愛并沒有到至死不渝的程度,渡邊也很勇敢的想去和直子在一起,但是他也一度對于直子那種冰冷的愛產生了恐懼。渡邊穿著短袖在挪威森林中感到了寒冷和孤獨,也許他問過自己能不能一輩子和這樣的直子生活下去,也許他的腦海中也閃過了綠子的身影。
《挪威的森林》本來應該像甲殼蟲樂隊唱的那樣浪漫和憂傷,歌中唱到“我曾經擁有一個女孩,但是當她離去后,我發(fā)現一切都不美好了”。而對于渡邊來說,直子所在的療養(yǎng)院是“Kongeriket Norge”,這是挪威這個國家的全名,挪威語意為“通往北方之路”,而日本的最北方就是寒冷的北海道。
那片“北方的森林”就像直子的內心世界,當渡邊懷揣著熾熱的愛走進去后才發(fā)現,那是一片寒冷無比的地帶。他知道自己有責任必須待在那里,他覺得愛一個人就要堅強的活下去,他不會像木月那樣丟棄直子離開人世,可事實上渡邊退卻了。
渡邊一步一步看著直子的生命走到盡頭,可當直子痛苦的抓著胸膛哭泣的時候,他什么都做不了,他怕自己多說一句話會更傷害直子,他怕自己的任何舉動都會讓直子更加痛苦,而他所感受到的又何嘗不是當年直子在木月身上感受到的那種心中的愛被壓抑的感覺呢。直子和木月一定也有這樣的一個過程,沒有任何一個人是突然產生輕生的念頭就會自殺的,那需要經歷非常痛苦的階段。
影片中渡邊幾次去療養(yǎng)院看過直子,可是送別的情景只有一次,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這也是渡邊與直子的永別。在離別的那天直子問渡邊:“如果我一輩子都不能和你正常性交,你能接受我嗎?” 渡邊回答:“我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 ,聽到這個回答直子的雙眼濕潤了。
曾經坐在冷風中,此刻躺在冰雪上,直子把渡邊當做木月一樣的去對待,渡邊的欲望被直子用手和嘴發(fā)泄掉了,愛與性被分割成了倆個獨立的存在,就像愛一個人和與這個人做愛是倆件完全不想干的事情。
性是可以獨立存在的,但是愛卻不能獨立存在,這就是為什么渡邊和直子的永別會在寒冷冬天的原因。其實村上的劇本如此設定也暗示了渡邊已經無法忍耐這種冰冷的愛了,因為渡邊根本體會不到直子對他的愛,直子只是把自己當成了木月而已,于是渡邊還是離開了直子的內心世界,離開了那片挪威的森林。之后石田老師一直給渡邊寫信,告訴他直子的病情不斷地在加重,直子不想在這個時候和渡邊見面,于是內心孤獨無助的渡邊就去找綠子和好去了,因為渡邊此刻真的需要別人對他的愛和關懷。
直子最終還是自殺了,可是連渡邊可能都沒想到直子的死能給自己帶來如此巨大的沖擊,他在無限的痛苦和更加孤獨的世界里不斷地回憶和反思,于是他終于明白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和多么的懦弱,他在撕心裂肺的悔恨中迷失了。他是不是也體會到了直子面對木月自殺時的那種痛苦呢?
就如同所有的重度抑郁癥患者一樣,也如同直子一樣,渡邊的思維能力變得緩慢,他的記憶力變得遲鈍,在影片的結尾,綠子在電話里問渡邊此刻在哪里,他恍若隔世般的看看四周,接著說出了和曾經的直子同樣的話:“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現在在哪里?!?/p>
綠子
她是整部小說和電影中最重要的角色,是一切謎題的答案,如果沒有綠子《挪威的森林》根本看不懂。(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