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慶世界杯攀巖賽做志愿者
by Amy, 微信公眾號:EasySayE
4月29日到5月1日期間,我有幸加入了“2016國際攀聯世界杯攀巖賽(重慶站)”志愿者的行列,體會了許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到重慶、第一次做志愿者、第一次接觸攀巖、第一次參與國際賽事、第一次零距離接觸世界冠軍和世界頂級運動員……有點數不過來。
到達重慶機場,我的志愿者體驗緩緩拉開了帷幕。
領教了攀巖的不可思議和魅力
本屆大賽有抱石和速度賽兩個項目。
抱石分男女兩組,通過預賽、半決賽、決賽角逐名次。在每個比賽里,運動員都要依次在攀巖墻上攀爬5條預設的攀巖路線,每次限時5分鐘,以雙手控穩“top”點、裁判判定“OK”為成功完成該路線,完成的路線越多為勝。在完成路線數量相同的情況下,運動員從巖壁上掉落的次數越少,分數越高。在同樣未完成路線的情況下,攀到“bonus”(得分點)越多得分越高。
視頻鏈接:抱石賽女子冠軍Shauna Coxsey(英)完成決賽5號線
比賽路線全面考驗運動員的各項攀巖技巧,每個人到達終點的方式都不相同,翻轉、旋轉、跳躍、跨越、倒掛、懸吊等等,不愧為“巖壁芭蕾”,每每讓觀眾驚呼、贊嘆,我們因此領略了運動員們攀巖的優美、力量和想象力。場上的表演充滿了智慧和張力,場下運動員們的肌肉緊實、強健,對這所有我只想盛贊兩個字:性感!
速度賽男女各一組,經過預賽后,還要一一通過1/8、1/4、1/2決賽才能爭奪冠亞。運動員們兩兩一組,在巖墻起點分居左右側,腳踩感應器,向A、B兩條100米高的相同路線發起沖刺,在終點處手拍計時感應器,誰快誰取勝。
如果不是親眼目睹,你不會相信運動員們象蜘蛛人一樣奮臂疾飛,男子最快只需6點零幾秒就到達了終點,而世界紀錄竟是5秒6!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速度賽是兩兩對抗決出名次,而不是靠最好成績。這種激烈的對抗競爭,極大地考驗著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預賽表現有望進前三的,卻在決賽搶跑、失手、終點失拍感應器,使得速度賽多了來自意外和不確定性的魅力。
最具戲劇性的是冠亞軍的角逐,在俄羅斯運動員Kmitrii先拍了終點感應器后,捷克運動員Libor一臉懊惱,隨即提出申訴要求重來,理由是自己搶跑了。所有人認為塵埃落定的時候,申訴生效,冠亞軍重新比拼。在ready聲后,運動員剛爬出起點,一聲刺耳的聲音叫停了比賽,這次,捷克申訴人libor真的搶跑了,起點處不客氣地亮起了紅燈。同一人兩次搶跑便取消比賽資格,俄羅斯賽手需要重來一次沒有對手的比賽,只要孤身完成規定路線,不論快慢他都是冠軍了。于是,他慢吞吞地爬到了終點。
結交了朋友
除了協辦方的相關負責人、來自重慶各個高校的年輕志愿者們,我還認識了一個來自廣州的女孩梁嘉歆,我們的結識頗具傳奇色彩。
梁嘉歆,網名Keledoll,“友心人”心理學社區的創始人。我在《城市畫報》知道了“友心人”→關注友心人公眾號→參加了友心人組織的攀巖線上分享會→和我國攀巖運動員Banson互加好友→在Banson朋友圈看到了重慶攀巖世界杯志愿者的招募啟事并成功參與→我分享賽事視頻到攀巖分享群,Keledoll回應了我,我們相約見面→賽事第二天和Keledoll見面認識。兜兜轉轉,在書里看到的人物居然活生生地從屏幕后跳到我的生活里來了。
拓展了人生新的可能
? ? ?原定28號晚到重慶,29號早上在酒店集合做接待組工作的,自己愚蠢地誤了機,重買了29號中午到重慶的機票,聽說我能蹭接運動員的車回酒店,沒想到打了接機負責人電話后,他安排我逗留在機場接機。我是以“英語”志愿者的身份應征的,到了國際航站樓和負責人接頭后,沒想到他留下了一個男學生接機,卻把我帶去了國內航站樓接機,要接完三撥人才跟著最后一輛接待車回去。這個意外留下了一些伏筆。
接待單上那幫我原以為應該在國際航站樓的俄羅斯運動員在國內到達廳出現了,原來他們是在烏魯木齊經轉,總共20小時才到了這里。盡管很累,一行七人還是默默等待我的安排。接機負責人叫車時給司機時發錯了我的號碼,司機到機場的第一時間接不到人拖延了一些時間;我不知道運動員們的交通費用可以以歐元回酒店結算給組委會,致使領隊特意到機場找換點換了人民幣才上車……經過這好一番波折,相信他們對我足夠印象深刻的了。
我接待的俄羅斯隊包攬了男女速度賽冠軍,我向他們道賀并和世界冠軍Dmitrii Timofeev合影(下圖左),也得到了與Stanislav Kokorin(下圖右)在Facebook上互相關注的機會。Stanislav是實力強勁的速度賽選手,可惜臨場發揮失誤,名列第8。
我還和他們的朋友,來自哈薩克斯坦才20歲的小伙子Yerzhan互加了微信——他現在居然就在武漢大學生活。葉爾占在軟件學院學習兩年了,說一口挺流利的中文,從重慶回武漢后,還要參加下周在南京的世界杯賽。
今年的攀巖世界杯賽在中國有三站,與這些世界頂級運動員們的相識向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攀巖世界的大門,也許我會因此追攀巖世界杯賽,也可能會把他們的國家納入我的旅行目的地。
我接待的最后一撥人是來自廈門房地產業的11人觀摩團,在一起回酒店的車上,他們了解到我在對攀巖陌生的情況下不遠千里從海口到重慶做志愿者,表示很驚奇。他們準備承辦廈門6月的國家級攀巖賽和10月的世界級攀巖賽,卻毫無經驗,找我詢問關于本次賽事志愿者安排的情況時,力邀我擔任廈門攀巖賽的志愿者。這意味著我又有機會近距離觀看國際賽事,又能與運動員們重聚了。
我堅信,這次志愿者經歷不止是種體驗,也在刷新我人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