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夕
歲月你別催,該來的我不推
該還的還,該給的我給
歲月你別催,走遠的我不追
我只不過想弄清原委
讓蛻變更完美
----李宗盛”
?44歲,在小鮮肉縱橫的娛樂圈,意外“翻紅”
?近日44歲的潘粵明因為畫畫又火了,大家都稱贊他是潛伏在娛樂圈的藝術家,微博的一股清流。
還記得上次潘粵明大火,是因為出演國產劇《白夜追兇》,憑借精湛的演技成功吸引了大批網民的追捧,最終以網站點擊量接近50億,網絡評文9.0的超高口碑,成為去年最受關注的網劇之一。
在對國產劇向來苛刻的豆瓣,這樣的評分意味著什么?答案是“逆天了”,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看,這部作品都堪稱現象級爆款。
而劇中主演潘粵明也憑借《白夜追兇》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戲中他一人分飾兩角,也可以說一人分飾四角,為了達到“精分”的最佳效果,潘粵明將自己關在家中一個月,自言自語,自說自話。
最終,他用極為精湛的演技征服了高要求的觀眾,更被觀眾譽為“毀容式演技”,大家都夸贊潘粵明演技炸裂了。
整部劇下來,潘粵明有一千多場戲,有兩個星期的時間,通告每天就他一個人的戲,每天要拍戲16到18個小時,來回換兄弟倆的衣服,背兩個人的臺詞,所有對手戲都要演兩遍以上。
事實證明,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運。
《白夜追蹤》的成功,一度讓潘粵明成為網絡熱搜詞,也成了雜志、電視、網絡媒體爭相邀約的新寵,各大娛樂節目紛紛向他拋出橄欖枝。
沉寂多年,潘粵明帶著中年人的滄桑和厚度強勢回歸,在小鮮肉霸占熒屏的娛樂圈,他儼然成了粉絲最喜愛的微胖大叔。
曾經的白衣少年,國民小生
在留言區有人說:“沒想到潘粵明演技這么好”,也有人說他“大器晚成”,想必這些留言的觀眾都是00后,因為對于80、90后而言,潘粵明這個人并不陌生。
在《白夜追兇》以前,只要提起潘粵明腦海中會立馬浮現出幾個詞:溫潤、儒雅、書卷氣,無論演什么,眼神都是一片赤誠。
其實,潘粵明接觸到演藝行業帶著一點意外的成分。中學暑期活動,正巧北京兒藝表演班招生,潘粵明跟著同學一起報了名,帶著這種玩耍的心態進入表演班,卻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之后在表演班老師的介紹下,潘粵明在電影《方世玉》里跑了人生第一個龍套,接著又被94年版的《三國演義》導演看中,出演孫休的角色,就這樣,潘粵明開始了跑劇組的生活。
堅持要演戲的潘粵明,曾連續兩年去考北影和中戲,但都被拒之門外,最終被北師大藝術系影視制作的大專班錄取。
大學畢業后,他和北影的一幫本科生到北影廠的樓里亂串,找劇組,自薦,很幸運地被《非常夏日》的路學長看中,出演男主角,憑借這部電影潘粵明拿到了第七屆北京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他身上撲面而來的少年氣息讓人愛慘了,之后的演藝之路,順的就像開掛了一樣。
次年和袁泉主演《藍色愛情》,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和年度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情不自禁》讓他成為電視電影最佳男演員,可以說潘粵明一出道就站在了很多人無法達到的高度。
而在2005年到2008年間,潘粵明仿佛穿越了一般,他是《京華煙云》中的曾蓀亞、《紅衣坊》中的張天云,更是《白蛇傳》里的許仙,無論哪部戲,都可堪稱為國劇經典,潘粵明也一度成為霸占熒屏的“白衣少年”和“國民小生”。
那會的潘粵明,可以說是儒雅書生的代名詞,事業也達到了巔峰。
婚姻破裂,人生跌到谷底
在拍攝《紅衣坊》時,他認識了當年的“國民女神”董潔,他們一度成為大眾眼中的“金童玉女”,戀愛三年后,低調地舉辦了婚禮,次年,寶貝兒子頂頂出生,那時愛情事業雙豐收的潘粵明堪稱人生贏家。
潘粵明自己也在采訪中說:以前實在太順了,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到了什么年紀該有的就都有了。
原以為生活會一直保持歲月靜好的模樣,可在大家各種羨慕、嫉妒他時,倆人卻在2012年爆出婚變,他們離婚的消息占據了各大頭條,眾人一片嘩然。
開始有多美好,結局就有多殘酷,他們不是和平分手,而是上演了一場離婚大戰。女方率先發起責難,驚爆出潘粵明嗜賭、不顧家庭等等。一瞬間,曾經的白衣少年成了十惡不赦的渣男。
他什么都沒說,而是一紙訴狀把董潔的經紀人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經紀人把一切責任都推到了董潔身上,可潘粵明仍然對前妻報以最大的善意,不相信她所為。
若不是真心愛過,怎會在如此境地還想著護她周全。
雖然最后潘粵明勝訴,可這次婚變依然把他擊到了谷底,整整五年的時間,他都游走在娛樂圈的邊緣。
五年時間的沉淀
婚變之后,潘粵明選擇了避世,他經常把自己鎖在家里,不愿出門,所有人都以為潘粵明事業和人生徹底毀了,輝煌于他而言只是過往。
的確,抹黑容易洗白難,娛樂圈又是最“見利”的地方,沒人愿意冒險讓他挑大梁,自婚變后,潘粵明幾乎從熒屏上銷聲匿跡,偶爾有幾部戲,也只是扮演打醬油的角色。
好在潘粵明在痛過絕望后,選擇云淡風輕的接受人生的跌宕起伏,如他所說:“懂得妥協了,我覺得人也就成熟多了,你沒辦法不妥協,有些事就是活生生戳在那兒,你能怎么著?你想怎么著?”
懂得妥協,何嘗不是一種智慧。
在那段被遺忘的日子里,潘粵明開始靜下心,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重新審視自己,即便做不了男主角,他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演員。
這五年里,潘粵明更像一個跑龍套的,在這部戲里露個臉,又在那部戲里說幾句臺詞,但哪怕只有一句臺詞,他也會全情投入,在演戲時他對自己有著“死磕”般的要求。實在沒有戲的時候,他索性跑到話劇舞臺,默默雕琢著演技。
人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五年的“小角色”經歷,使得潘粵明的演技越發精湛,最初驚艷觀眾的是《唐人街探案》的幾分鐘表演,誰敢相信,那個面目陰森的中年男人會是當年的儒雅書生,這也證明潘粵明的演技愈加醇熟。
專注于表演的好演員,才是潘粵明身上最好的標簽。
繼《唐人街探案》后,隨之而來的《白夜追兇》,潘粵明奉獻了教科書版的演技 ,在靠顏值吃飯的年代,相信潘粵明會憑借“演技”走的更遠。
歷經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潘粵明現在有多火,單看他參加的綜藝節目就會找到答案,可如果你去翻看他的微博,畫風突然就轉變了,這哪里是一個當紅演員,明明就是隱藏在娛樂圈的藝術家。
別的藝人都會利用微博平臺自我造勢或者宣傳新劇,老潘的微博卻和畫畫有關。
哪里有文房四寶,哪里就會畫畫畫,關鍵人家畫工也不差,還有一批粉絲稱他為潘老師,經常在微博里和潘老師交流畫畫心得。
除此外,潘粵明還迷戀書法,沒事兒的時候就手抄《心經》、寫寫小詩,這哪里是當紅演員,分明就是一枚可愛的佛系大叔。
潘粵明的畫都很童趣,能畫出這樣畫的人心里一定住了個溫和明亮的少年吧?
潘粵明不管是20多歲,還是30多歲,還是今天的40多歲,整個人依舊少年感十足,眼睛里依舊保持著最初的那份純凈,是無論經歷了多少黑暗,仍然堅守著自己內心的那種純凈。
那個不諳世事的潘粵明被時間帶走了,生活賜予了他磨難,卻沉淀出了他人生的厚度,當年的小潘變成了如今的老潘,不變的是他身上純凈的少年氣,還有他心中一直想做個好演員的少年夢。
人生最難得的是,無論何時,都保持著少年感,希望我們都能像老潘一樣,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