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尚未用熟悉的工具,任何工具在一段時間不適用后都會生疏不少。剛剛調個打字模式弄了半天就是一個好證明。
周三的時候,有一位跟我關系不錯的朋友過來找我吃午飯。對于一個有午休習慣的我來說,義氣上腦,舍命陪了君子。
我這位朋友在搞一個咖啡廳,自語未實業家。不過貌似好像真是。并且上通天文下搞地理。什么都有自己一套的理論。但接觸深了才知道,他的所謂觀點、想法、意見,全都是拿來主義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跟著潮流,聽那些當紅網紅說啥就是啥!當然不只是直播的那些網紅,什么羅振宇、papi醬的我認為都是。
我這位朋友常常在我面前高談闊論,這次也不例外。跟我說商業地產在深圳還是有很大的天花板的。我一愣,知道他又來一個新名詞新定義了。(因為上次也是,作為后補故事吧最后提到。)
我問什么是商業地產呢?(感覺自己好白癡,但面對我朋友這樣的問題很必須問,不然會肯定會出現信息不對稱,溝通嚴重障礙)他說:那些可租憑商鋪就是啊。瞬間我三觀受到了震蕩。
他說:
“我朋友的朋友在XX地產的老板,那XX花園放假5年翻了3倍,但那里的商鋪,卻只從20000元/平方米漲到了25000而已。所以現在的商業地產的天花板還是很高的,上升空間還是很大的。我們完全可以往這進行投資,肯定比跟買賣房屋一樣好賺。”
以上是原話,我腦抽了到現在竟然還可以復述出來,估計是三觀震蕩不輕。
對于什么是商業地產我就不多說了,吃瓜的都會有自己的見解。但對于這些商鋪為什么租金的漲幅相對于居住房來說這么小呢?其實大家有沒考慮過實體經濟問題呢?居住房首先有著可居住的特性,跟商用店面的屬性有特異性的不同。另外,店鋪租金漲幅小,是因為實體經濟差,老板都賺不了多少錢,還加店面租金的話市場上沒多少時尚80以上的人會接受。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自由市場反應出來的現象。
當我闡述了這個觀點后,我朋友說:你看XX MALL里面的店面不一樣租滿租保了嗎?入場費還得40萬呢!
我只是調侃的說了一句:感情你生活中完全只有奢侈品啊!
XX MALL里面的所謂爆款店面,都是國際名牌或者偽國際名牌的店鋪。里面樣樣都是度娘搜索里面名列前茅的牌子。價格當然也是比六杠大隊長還杠杠的。而且也不看這些品牌在平常的日子里客流量或者說銷售量有多少?
我曾有幾位朋友在這些奢侈品做過銷售員,他們說看的人多,買的人少。雖然天朝的土豪滿地跑,但每月營業額都僅僅足夠付各項支出。甚至常常虧損。
對于像我這樣的普羅大眾來說,可能7-11、雜貨店什么的會更適合我。然后越來越貴的店面租金,他們又如何承受呢?因為很多人都網購了分割了他們的占有市場。
這個就是我朋友說的商業地產租金為什么上不來的我的觀點和結論了。說白了就是供需。而我朋友卻一位認為是個掉進去全都是黃金的坑。
不過身為一個資深朋友、聆聽著,在我嘗試提出觀點無果后,就默默的聽他繼續高談闊論,偶爾插幾句題外話聊聊別的不至于我本就小的眼睛連眼皮都打不開。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根本就不缺乏各類的信息。只要你想必須就會給到你。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版本、人、網紅、書、推送、RSS給到你。而嚴重缺乏的,是有效的、真實的信息。度娘是個萬丈染缸,一進去首先就是各類廣告、詐騙、欺詐鏈接,之后…之后自己再慢慢找自己的要的東西吧騷年!所以,看事物最好看本質,任何的東西都先保持了懷疑的眼光,最起碼有保留的態度。一味地毫無保留的接受信息,不看本質,超級計算機的硬盤也會報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