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澳洲布村的夏天好熱。就連喜歡喝冷水的當地人,出門前,都要往杯子里多塞點冰塊。
火辣辣的太陽,毫無保留地灑向大地,烘烤著萬物。氣溫直線上升,公交站的遮陽亭似乎要被融化了。
等車的乘客們,都不由自主地躲到陰涼的地方,避免暴曬。我也腳步匆匆地找到一處陰涼處等車。
2 、兩個外孫外出度假歸來,學校還沒開學,女兒女婿要工作,今天我要去照看他們。
我和女兒住的地方,相距不遠,但要轉車。以往需要我去他們那里,都是來回接送我。
今年新年聚餐,他們喝了點酒后,不能酒駕,我成功嘗試了這條Bus的路線。
我快速地劃了一下谷歌地圖,我乘坐的590路,18分鐘后方可進站。而598 路,3分鐘即可開車,且在女兒家門口下車。
雖然這條路線陌生,但我不想被烈日曝曬。還是快速跳上598路。還有2分鐘開車,掃描車內的乘客,終于看到公交車后排位置上,有一個亞洲面孔的女孩。
我走過去,想讓她幫助確認,手機上查找的路線圖是否正確(因有以往迷路的陰影)
她中文不流利,但能聽懂。她很快幫助我確認行程,并告知她馬上就要下車。讓我下車前,提前一站,按鈴提醒司機。
我又回到公交車前排。乘公交車出行以來,總結我的經驗教訓,已慣于把谷歌動態地圖與記憶建筑實體兩者結合起來,公交車是動態,建筑實體是靜態。以此確認目的地的準確性,很靠譜。所以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量坐在視野開闊的公交車前排。
3 、我遠遠看到,超市廣告牌上,那個大大的藍色A字后,懸在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默念,到了,到了,就要到站了。
我先背起雙肩包,隨后帶上大沿遮陽帽,又拎起裝滿雜七雜八的大布袋,準備下車。女兒家就在馬路對面山坡處。
下車我轉身的瞬間,發現公交車上,幫我查看地圖路線的女孩兒,與我一同下了車。
你不是在前面下車嗎?“我不放心,送您到家就好了。她輕輕地說。邊說邊和我一起穿過馬路,到對面去乘回程的公交車。
茫茫人海中,我們擦肩而過,都談不上一面之交?她不放心什么呢?怕我語言不通 ,怕我迷路,怕我中暑,怕我在烈日下,踽踽獨行,遲遲找不到歸處?
“我不放心”簡短的話語,如一陣清風拂面,像家人一般貼心,讓我語塞,讓我淚奔。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猛然間被深深撼動。
歷經滄桑磨難,心靈傷痕累累 ,似乎已被老繭覆蓋。
然而,人們封存在心底深處的善良、純凈與真誠,一旦相遇清泉之水,竟也會叮叮咚咚地流淌出來,成為一種生存的狀態,一種文化理念。
經常有人問我,你為什么喜歡澳洲?
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一次又一次路遇,一回又一回的心靈沖擊,連接起來的欣喜,感動與愛,就是我喜歡澳洲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