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找我聊天,她說:我養兒子養的操碎了心了,我和我老公都焦慮了,怎么破?
我看到這內容莫名的激動了一下,感謝她的信任,找我聊聊天,我問:什么事情讓你碎了心,是孩子的行為還是學業?
她說:行為啊,上課不認真啊,......郁悶到走不出情緒。
我問:你家娃不是和我家兒子一樣大嗎?還沒開始上小學啊?
她說:就是怕上學了也這樣,這個行為就不對了。
?我問:你能接受他就是這樣不優秀的樣子嗎?
她說:不能。就是不能接受他吊兒郎當的樣子,萬事不上心,不是他不會,而是他不會爭取發揮。
我說:孩子真心是來修練我們的。
后面開始說她的故事,我說我的故事。然后聊完后,我知道她還是很焦慮,但我看到自己一點東西,我想把他整理出來。
焦慮是什么,我體驗過,就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擔憂,看到此時此刻的現狀導推出無數負數的畫面讓自己在提前擔心。
我在聊天時問自己,我現在對孩子的學習或者成長焦慮嗎?
我感覺沒有,或者是焦慮度不高,更多的是期待和信任,或者我知道自己在做中,就像圖媽說的,如果真的我們這樣做了,孩子還是不好,或者被老師或者他人說不好,看看自己的所做所為,然后承認,是的,他和我是這樣,同時問問他們的想法,調整前進,邊修正邊成長。
焦慮是什么,是外界標準,是很多的必須一定,對自己對他人的不滿意,對未來的過分擔心。
前段時間我對自己的二建也有過焦慮,來不及了,但現在我不焦慮,因為我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進行中,我就這樣穩穩的前進,走到哪算哪,把心安下來,把事往下做,一個腳步一個腳步的向前走,持續的做,結果會自然而然,若結果美好,鼓掌,若結果有點偏差,明年繼續,同時今年有所收獲。
我和朋友的提議是做好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我知道她聽不進去,因為她想要是馬上立即改變兒子的方法或者妙藥。
昨天晚上我問我老公:你說,我學習認真嗎?
他說:認真?
我說:你也覺得我認真?
他說:你這還不叫認真,那什么叫認真了哈?
我說:有道理,聽了你的夸獎,能力高漲了,我決定再認真的學一節哈哈。
我想到高自尊,高能量,我想到圖媽說的高支持,我想到了自然而然的影響,我想從自己身上去嘗試,去試試看。
我想到為什么我最近這么喜歡看考證的書,因為我發現萬物都是通,我在看書時發現育兒育已的方法,我發現改進自己的方法。無形中自己的格局在提升,在深入的學習建筑方面的知識 ,而這些知識 和以前學過的知識可以貫通,可以聯結。所以這些文字就有了生命,他們滋養著我,我喜歡這個過程。
我又想到以前我研究的問題,如何把一件事做到有趣,或者如何和一件事情聯結在一起呢?
這時又出現了圖媽的形象,圖媽說:開始就少量的做,一點一點的做,慢慢的引入,有時他想狂做,允許,有時他不想做,可以,同時問問他,好奇他的想法,他一定是有原因。他一定是有原因的,他一定是有原因的。重要的事說三次。
對于我自己,發現這事有趣的點,和自己喜歡的東西相結合,用一些工具讓自己看來很努力 ,然后久而久之,大腦會這樣認為的,然后行動力又開始出現不一樣。(此處是我自己的體驗所感,不一定適合于別人)
找各種各樣這件事的優點,放大他,慢慢的就喜歡上他了,喜歡上了就會更有行動力,成就感,價值感又成了新的動力不斷推著我們前進。一個又一個好的循環就出現了。
好吧,今天就寫到這里吧,還好這不是作文,即時跑題了也覺得自己棒棒的,因為這是我心里最想表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