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回老家,我們一家三口住在弟弟家。早餐小弟買來燒餅油條,聞著燒餅的焦香,看著上面撒 了一層的白芝麻,我拿起一根油條,夾在燒餅里,咬上一口,好香。燒餅夾油條,我吃到了久違的家鄉的味道
看我吃得貪婪,弟弟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家鄉人,經營著一家燒餅店,他周圍的朋友都在某寶上開了自己的小店,他心生羨慕,也注冊了個賬號,在網店上賣燒餅。但因為個人經營,沒有良好的包裝,到客人手里,燒餅已被風干變味。
網上的生意慘淡,他也并不在意,因為自己的燒餅實體店深受周圍人的喜愛,紅紅火火。
后來他接到一個訂單,遠在新疆的客戶要買一個燒餅,他勸客戶不要買了,因為長途運輸過去,燒餅早已變了味道。客戶堅持要買,他也就寄了。2塊錢一個的燒錢,快遞費花了18元。
一周后,他的網店出現了一個唯一的五星好評,評論上這樣寫道:燒餅雖然風干了,變味了,但我終于嘗到了故鄉的味道,謝謝。
聽著這個故事,我的眼里泛起淚光,那一刻,我和故事中買燒餅的人心靈相通。我們都是在外打拼數年,在外地結婚生子,扎根他鄉的孩子。這樣那樣的原因,我們不能經常回到故鄉,吃一口從小吃慣的食物。一個風干的燒餅,圓了思鄉的夢。
02
記得父母在世時,我還在外地努力打拼,每年都回家。在那個種滿蔬菜,瓜果的小院子,住上幾天,身心放空,城市的喧囂和事物的煩雜統統被隔絕,感覺像住在世外桃園。
父親愛做飯,院子里隨手割一把韭菜,放上雞蛋,蝦仁,很快,一碗熱氣騰騰的三鮮水餃便端上桌,咬一口,滿嘴的鮮香。有時,父親也騎上自行車,出去買早餐,一般都是燒餅油條。
吃完飯,我會陪著母親圍著院子外面的池塘走一走,那時,母親得了腦溢血,治療后留下后遺癥,大腦有一些混沌不清,行動遲緩。我和她說說自己在外的事情,她很開心,偶爾隨口附和著我。我知道她沒聽懂,但女兒陪她聊天這件事已讓她滿心歡喜。
如今,蔬菜滿園的小院已不在,為了等待拆遷,院子里蓋滿了房子,沒有地方種上一把蔬菜,父母也已過世。
這次回家,就是為了祭奠父母。父親離世兩年,而母親,已經離開我十四年了。
墳地離城市很遠,女兒在車上睡著了。因為路不熟,我們遲到了,我把睡著的女兒留在車里,一路悲痛哭泣奔向墳地,那里,眾多的親戚朋友已等待多時。
我跪在父母的墳前嚎啕大哭,不能自己的悲痛中,我聽到了女兒撕心裂肺的哭聲:“我要媽媽,我要媽媽”,她第一次看到上墳的場面,看到眾人一起痛哭,尤其是自己的媽媽把她拋下不管,一路哭泣著奔向她不熟悉的地方,把她嚇到了。
我向著她跑,她向著我跑,我緊緊的抱住她:“孩子,媽媽在,媽媽在”。
回頭望望漸遠的墳冢,輕輕對女兒說:“媽媽的媽媽和爸爸都不在了”。
父母已不在,女兒尚年幼,我站在他們中間,默默地感受著死亡和新生。
03
這次回家,看到了年邁的叔叔,姑姑,他們滿臉的皺紋象田地里縱橫交錯的溝壑,但他們的生命依然鮮活有力,操持家事,下田干活,一屋子的孫男嫡女,享受天倫之樂。 讓我感嘆生命短暫的同時又增添了對生命的向往,等我像他們這般年紀,是否會有他們一樣的滿足和快意?
我也看到幾年前那個還是滿嘴童音的小男孩,如今長成嗓音渾厚,瘦瘦高高的美少年。我看到他大踏步的,毫不猶豫地邁向青春的門檻。
當年的我,就像這少年跨進青春的大門一樣,毫不猶豫,義無反顧地離開家鄉,去遠方找尋自己的夢想。不管前途如何,不管人情淡薄,只是想逃離,想遠去。
04
如今,我在老家,吃著從小吃慣的食物,一個燒餅的故事,一段思鄉的情愫,足以讓我潸然淚下。人至中年,歷經塵事,褪去了表面的浮躁和虛華,追求內心的歸屬和安寧,故鄉和故鄉里的人就時常入到夢中。早餐桌前那一刻的淚光,是客居他鄉十余載的所有故事和經歷。
如今,一年一次的回家就像做客,匆忙幾天又要回到自己居住的城市,那里有我自己的小家,有孩子的幼兒園,有常來常往的鄰居。
如今,他鄉變成了故鄉,故鄉卻成了遠方。
但,故鄉是永遠的故鄉,不管你想,還是不想,她始終在那里,不管你回,還是不回,她始終在那里。